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本文报告66例EHF病人白细胞IFN诱生能力。NDV全血法诱生IFN,以WISH—VSV系统、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其效价。结果是,EHF病人白细胞IFN诱生能力较正常人明显增高(7.60±1.36 vs 6.35±1.02,P<0.001),不同病型、病期EHF病人白细胞IFN诱生能力无明显差别,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氢化可的松)不影响EHF病人IFN系统激活。作者认为EHF病人IFN系统处于活跃状态与病毒感染有关,但IFN不能完全阻断EHF病程及免疫病理损害。可采用IFN和免疫抑制剂联合用药治疗EHF,以期获得增强抗病毒能力及减轻由免疫复合物所致病理损害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36例乙脑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初步总结出老年人乙脑的特点,并分析了老年乙脑病人病死率高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至今仍是病死率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其发病情况近二十年来在吉林省亦有增长趋势,且其临床表现具有某些特点。本文就我科1956~1982年间收容的乙脑住院病例共505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14例重症乙脑死亡病人尸检证明乙脑病人死亡主要原因为脑疝。而脑疝在乙脑病变较轻或早期时即可发生。讨论了乙脑发生脑水肿、脑疝的原因即原发性的病毒所致的脑病变与继发性脑缺氧症。提出了在现有综合治疗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通气措施如气管切开,人工呼吸器的使用等以减少急性脑缺氧症的发生,以降低死亡率。讨论了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乙脑治疗中的价值并强调了控制肺部感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乙型亚急性重症肝炎6例,乙型慢性活动型肝炎10例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发现OKT_4~+亚群下降(P<0.001),OKT_8~+亚群增加(P<0.001),OKT_4~+/OKT_8~+比值下降(P<0.01)。对肝炎病人免疫状态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是一个严重的疾病。自1955年Gasser首次报道以来,近年来国内也有不少文献报道。本病主要特征为急性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不全及血小板减少。现将我们诊断及治疗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988~1991年我们采用肝炎灵、小剂量α-干扰素单用或联合应用对96例血清HBeAg阳性的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另以一般保肝治疗的32例作为对照,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及分组 128例患者均符合1990年上海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CAH诊断标准。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史均在0.5年以上,血清HBsAg、HBeAg及抗-HBc全部阳性。随机分为4组;肝炎灵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12~61岁,平均35.8岁。α-干扰素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14~60岁,平均36岁。联合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2~63岁,平  相似文献   
8.
用RIA法检测105例各型肝炎、HBsAg携带者及肝硬化患者血浆前列腺素E_1(PGE_1)水平。大多数肝病患者PGE_1水平是升高的(P<0.5~0.001),重症肝炎升高不明显(P>0.05)。同时发现42例肝病患者血浆血栓素B_2(TXB_2)水平升高(P<0.01);重肝患者PGE_1/TXB_2比值明显下降(P<0.01)。血清总胆红素定量和PGE_1成负相关(r=—0.1982,P<0.05),和TXB_2成正相关(r=0.289 8,P<0.05)。讨论了PGE_1和TXB_2在肝病患者血浆中浓度变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重症肝炎8例,慢性活动性肝炎4例,肝炎后肝硬化3例共15例住院病人在一般保肝治疗基础上,应用前列腺素E_1治疗观察,治疗后60%以上病例食欲增加,黄疸减轻,腹水消退,血小板上升;80%病例谷丙转氨酶下降,患肝性脑病2例意识转清。重症肝炎病人存活率为87.5%(7/8),慢活肝及肝硬化病人治疗好转率为71.0%(5/7)。并对前列腺素E,治疗肝炎多方面肝保肝作用及治疗副反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