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4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接触式激光刀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自2003-05-2007-08,选择有颈肩或腰腿疼痛,影像学检查证实有椎间盘膨出或突出,不伴有骨性椎管狭窄的患者,应用美国进口SLT-Touch接触式激光刀,采用PLDD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248例,其中颈椎间盘突出症8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61例,共301个椎间盘。结果采用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随访时间2个月~5年,优:187例;良:47例;差:14例。优良率94.35%。结论接触式激光刀能量释放精确,对周围组织热损伤小,PLDD技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微侵袭、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37例下肢严重创伤濒临截肢肢体采用急诊显微修复与重建方法治疗,包括胫腓骨骨折MIPPO技术钢板内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血管神经修复+游离皮瓣移植,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瓣移植+血管神经修复,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或髂骨块与游离皮瓣组合移植+骨折钢板内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断肢再植+游离(肌)皮瓣移植。结果37例手术全部成功,皮瓣或骨瓣一期成活,其中2例侧胸皮瓣周缘约2cm浅层坏死,经换药2周而愈。伤肢均最大限度的恢复了外观及功能,能参加日常生活及工作。提示急诊显微修复与重建治疗严重肢体创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接触式激光刀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自2003年5月至2007年6月选择有颈肩或腰腿疼痛,影像学检查证实有椎间盘膨出或突出,不伴有骨性椎管狭窄的病人,应用美国进口SLT-Touch接触式激光刀,采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23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8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54例,共287个椎间盘。结果随访4个月-5年,采用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评价,优185例,良39例,差11例,优良率95.3%。结论接触式激光刀能量释放精确,对周围组织热损伤小,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肢严重创伤“濒临截肢肢体”的急诊显微外科修复与重建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5例下肢严重创伤“濒临截肢肢体”行急诊显微外科修复与重建。治疗方法:胫腓骨骨折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行内固定架或外固定架固定+血管神经修复+游离皮瓣移植;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瓣移植+血管神经修复;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或髂骨块与游离皮瓣组合移植+骨折钢板内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断肢再植+游离(肌)皮瓣移植。结果35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皮瓣或骨瓣一期成活,其中2例侧胸皮瓣周缘约2cm浅层坏死,经换药2周而治愈。伤肢均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外观及功能,能参加日常生活及工作。结论下肢严重创伤“濒临截肢肢体”的急诊显微外科修复与重建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肢严重创伤濒临截肢肢体急诊显微外科修复与重建的应用效果。方法下肢严重创伤37例,应用4种方法治疗: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或髂骨块与游离皮瓣组合移植、骨折钢板或外固定架固定;断肢再植并游离(肌)皮瓣移植;胫腓骨骨折钢板或外固定架固定、血管神经修复并游离皮瓣移植;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瓣移植并血管神经修复。结果37例手术全部成功,皮瓣或骨瓣一期成活,其中3例侧胸皮瓣周缘约2cm浅层坏死,经换药2周而愈。伤肢均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外观及功能。结论急诊显微外科修复与重建能提高下肢严重创伤濒临截肢肢体的治疗效果,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关节镜辅助C形臂监控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12年12月,对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采用关节镜辅助C形臂监控微创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6周。术后膝关节出现不同程度活动受限3例。按照膝关节Neer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3例,良4例,可3例,差0例。结论采用关节镜辅助C形臂监控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存在切口小、关节面复位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翻修的原因。方法对31例患者行全髋关节翻修术,对髋臼或股骨缺损者进行修复重建。通过术前X线片和术中所见,推测翻修原因。结果31例患者中共有30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36月,平均18.7月。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2.56±17.31)分升高至术后平均(75.40±12.52)分。术后所有患者双下肢均恢复或保持等长,髋关节疼痛缓解。并发症为术中发生股骨骨折1例,无1例发生感染或髋关节脱位。结论引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主要原因是无菌性假体松动。翻修术中应合理地选择髋臼或股骨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方法,同时也应重视提高初次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下肢严重创伤"濒临截肢肢体"的急诊显微外科修复与重建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5例下肢严重创伤"濒临截肢肢体"行急诊显微外科修复与重建.治疗方法:胫腓骨骨折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行内固定架或外固定架固定+血管神经修复+游离皮瓣移植;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瓣移植+血管神经修复;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或髂骨块与游离皮瓣组合移植+骨折钢板内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断肢再植+游离(肌)皮瓣移植.结果 35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皮瓣或骨瓣一期成活,其中2例侧胸皮瓣周缘约2 cm浅层坏死,经换药2周而治愈.伤肢均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外观及功能,能参加日常生活及工作.结论 下肢严重创伤"濒临截肢肢体"的急诊显微外科修复与重建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