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2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丁雯瑾  范建高 《肝脏》2011,16(2):150-151
第61届美国肝病学会年会于2010年10月29日—11月2日在美国波士顿召开,以下就酒精性肝病的研究作一简要概述。一、病因和发病机制酒精性肝病(ALD)是慢性肝病的常见形式之一。ALD具体的致病机制不详,大部分学者认为可能主要与细胞死亡、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应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8例PBC患者,其中37例接受熊去氧胆酸(UDCA)胶囊治疗,另41例接受UDCA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观察24周。采用PBC-40量表评价生活质量,常规检测血清三型前胶原N端肽(PC-III)、层粘连蛋白(LN)和四型胶原(IV-C)水平。结果 在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疲劳、瘙痒、社交评分别为(18.5±5.5)分、(4.7±1.3)分、(14.4±3.9)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5.5±7.0)分、(5.5±1.5)分、(19.2±4.6)分(P<0.0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23.2±5.5)分、(5.1±1.0)分、(18.1±4.9)分,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ALT、AST、GGT、AKP水平分别为(90.2±17.6) U/L、(81.5±14.8) U/L、(187.1±16.3) U/L、(117.5±28.1)IU/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33.6±24.6) U/L、(124.9±14.9) U/L、(350.4±18.9) U/L、(484.1±52.3) IU/L(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1.3±15.3) U/L、(95.3±18.0) U/L、(199.8±15.7) U/L、(152.6±21.3) IU/L(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C-III、LN、IV-C水平分别为(120.9±20.0) μg/L、(123.4±16.9) μg/L、(92.5±18.5) μg/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93.5±30.0) μg/L、(160.4±20.1) μg/L、(180.2±21.3) μg/L(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1.6±21.5) μg/L、(136.8±15.4) μg/L、(109.4±10.0) μg/L(P<0.05)。结论 复方鳖甲软肝片对PBC患者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可减轻临床症状,并可能具有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糖脂代谢、肝脏脂质沉积及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2只大鼠分成3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制备NASH模型。治疗组在喂养8周后加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干预,12周后处死大鼠。比较各组大鼠体重、肝重,空腹血糖、转氨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脂肪细胞因子,以及肝组织学改变。结果 12周后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明显脂肪变,动物体重、肝重和各项生化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与模型组比,治疗组动物体重和生化指标均有改善,其中AST和TC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动物血清瘦素、抵抗素呈下降趋势,而脂联素呈升高倾向。结论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改善NASH大鼠糖脂代谢及脂肪细胞因子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6.
朱琦  丁雯瑾  房静远  刘文忠 《胃肠病学》2006,11(10):637-638
病例1:患者女.70岁.因“左中下腹痛二十余天”于2006年1月20日入院。入院前二十余天起无明显诱因现阵发性左中下腹痛,无恶心、呕吐,无脓血、黏液便,伴纳差,体重下降约5kg。患者有反复咳嗽、咳痰史2年余。入院体格检查:神清,气平,精神萎顿;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两肺呼吸音清;腹软,左侧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和肌卫,肝脾肋下未及。  相似文献   
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为澳洲最常见的肝病,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通常伴有代谢综合征且主要死于心血管疾病。因此有必要为日常诊疗NAFLD提供诊断依据,对单纯性脂肪肝和NASH作出鉴别,提供治疗对策。NASH好发于肥胖、糖尿病、老年以及系统性低度炎症反应的患者,并且容易进展为肝硬化。NASH肝硬化可并发肝细胞癌或肝功能衰竭,但肝细胞癌亦可见于不伴有肝硬化的NASH患者。综合评估并积极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组分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在NAFLD的众多治疗方法中,减肥至今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丁雯瑾  段晓燕  范建高 《肝脏》2011,16(5):388-392
目的 观察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中瘦素、抵抗素和脂联素的影响.方法 将4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0只)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10只)、低剂量组(12只)和高剂量组(12只)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制备NASH模型.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喂养8周后加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干预(0.5 ...  相似文献   
9.
目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以胰岛素抵抗(IR)和脂质代谢紊乱为基础,目前存在广泛接受的“多次打击学说”发病机制。现有研究报道,吸入空气颗粒物(PM)2.5会诱发肝细胞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影响肝脏的脂代谢,引起肝细胞损伤。此外,PM2.5与IR、肥胖和脂肪合成信号通路之间也存在密切的关联,本综述将讨论这些问题,并分析PM2.5对NAFLD发生机制的潜在影响,为预防和治疗NAFLD患者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消化道肿瘤为最常见的肿瘤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提高,因此胃癌,结直肠癌的防治日益受到重视.除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外,消化道肿瘤与饮食、营养物质等密切联系.生物活性食物成份不仅满足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而且可以影响身体健康状况.目前研究已表明,生物活性食物成份中含有的抗氧化维生素、硒、纤维素等对于消化道肿瘤具有有效的防治作用.现将对这些营养成份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