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8篇
  免费   1041篇
  国内免费   899篇
耳鼻咽喉   88篇
儿科学   117篇
妇产科学   142篇
基础医学   1348篇
口腔科学   143篇
临床医学   1474篇
内科学   1568篇
皮肤病学   134篇
神经病学   611篇
特种医学   4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1070篇
综合类   1985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867篇
眼科学   459篇
药学   1231篇
  7篇
中国医学   691篇
肿瘤学   97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561篇
  2020年   405篇
  2019年   372篇
  2018年   414篇
  2017年   354篇
  2016年   352篇
  2015年   515篇
  2014年   631篇
  2013年   583篇
  2012年   937篇
  2011年   1050篇
  2010年   709篇
  2009年   498篇
  2008年   719篇
  2007年   610篇
  2006年   603篇
  2005年   627篇
  2004年   383篇
  2003年   326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293篇
  1999年   268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9篇
  1972年   5篇
  197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索以系统化、标准化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为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适合于眼科医院新冠疫情精准防控切实可行的防控体系。方法:系列病例研究。自2020年2月24日至3月2日期间,以标准化病毒核酸检测联合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等检测作为所有眼科手术患者术前筛查常规检测项目,同时也为返岗员工提供病毒核酸检测。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受检者对鼻咽拭子采样的接受度以及核酸检测结果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99例患者血液学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异常比例,其中SAA检测结果增高13例,淋巴细胞计数减低12例、增高5例,白细胞计数增高11例、减低1例,CRP增高2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阴性。33例本院职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阴性。12%的受访者对鼻咽拭子采样接受度评分较低。受检者在核酸检测前后思想压力评分较高的比例分别为46.7%和6.7%。结论:该项举措一方面为术前新冠病毒肺炎筛查及鉴别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很大程度上排除了隐性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的可能,有利于减少二次传播的风险,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概率;另一方面,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有利于调整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并缓解医护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支气管异物延误诊治的原因。方法对28例误诊的老年人支气管异物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支气管异物病史诉说不清,临床缺乏特异性,医生重视不够,容易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结论老年患者疑为支气管异物者,应详细询问病史,抗感染治疗无效时,应及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抗氧化状态(TAS)联合血脂检测在早老性痴呆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早老性痴呆专科门诊患者54例,作超敏C反应蛋白、总抗氧化状态与血脂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s-CRP、TAS差异非常显著,t1=4.55,t2=2.79,P1〈0.001,P2〈0.01;血脂中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Lp(a)差异显著;t1=3.01,P1〈0.01,t2=2.21,P2〈0.05,t3=2.64,P3〈0.01,t4=1.91,P4〈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总抗氧化状态联合血脂(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Lp(a))检测对实验室诊断早老性痴呆症具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5.
An OUR-QGD gamma ray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system (body knife), made in China, is described. According to its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gamma radiation revolved on a focus, the energy distribution of scattered radiation in its treatment room is calculated. The structural shielding of the wall, roof, and door for a certain treatment room i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local radiation protection law.  相似文献   
6.
Both dopamine D1 and D2 receptors are present in rat retina. D1 receptors are positively coupled to adenylyl cyclase, while D2 receptors are negatively coupled. After intraocular administration of the neurotoxin 6-hydroxydopamine (6-OHDA) there is depletion of retinal dopamine by about 90%, as well as a decrease of the number of D1 and D2 receptor binding sites. Following the 6-OHDA lesion, there is an enhancement of the D1 receptor-stimulated accumulation of cyclic-AMP and a loss of D2 receptor-inhibited accumulation of cyclic-AMP.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some of the retinal D2 receptors are coupled to adenylyl cyclase and some are not.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疼痛与情绪障碍之间的关系,探讨心理及药物治疗对慢性疼痛的干预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9-01/2004-05和Embase1989-01/2004-05有关慢性疼痛与情绪障碍关系的文献,检索词“Chronicache,emotionaldisorder,treament”,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观察对象为疼痛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的患者。资料选择:选取有关慢性疼痛与情绪障碍关系及其治疗干预的文献,进行初审,删除陈旧及重复的文献,然后查找余下的文献全文。质量评价主要考察资料的真实性,调查设计是否严密,实施过程是否严格,统计学处理是否合理。资料提炼:共检索到20篇关于慢性疼痛与情绪障碍关系及其治疗干预的文献,1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9篇试验中,7篇系重复的同一研究,2篇是Meta分析。资料综合:11篇文献均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应用镇痛药合并心理治疗及抗抑郁药,对照组应用镇痛药但未合并心理治疗及抗抑郁药,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论:慢性疼痛与情绪障碍同时存在,应用镇痛药合并心理治疗及抗抑郁药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干预效果优于单纯应用镇痛药者。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疾病并发焦虑抑郁症状2050例心理干预治疗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了解心血管疾病并发焦虑抑郁症状的情况并探讨心理干预等对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对住院的2050例心血管疾病并发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并发有焦虑抑郁症状者占56%;其常表现为类似心绞痛、左心衰竭症状,可并发有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并发有焦虑抑郁患者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差,动态血压检查以非勺型改变者居多;单纯使用心血管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心理干预,焦虑抑郁症状严重者结合抗焦虑抑郁药物疗效显著。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并发焦虑抑郁症状,心理干预治疗等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9.
p53,p16,PCNA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53,p16,PCNA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对62例食管癌标本进行p53,p16,PCNA蛋白测定。结果62例食管癌中,p53,PCNA蛋白阳性表达均为71.0%(44/62),p16缺失率48.4%(30/62)。p16缺失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0.01)。而p53,PCNA蛋白同时表达56.5%(35/62),亦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0.01)。结论食管癌p53,PCNA蛋白同时表达及p16缺失可视为危险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累及胰腺的外科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4年6月~2003年10月手术治疗累及胰腺的胃癌120例。结果本组120例中,根治切除组41例,姑息切除组23例,未切除组56例。根治组41例中经病理证实胰腺有癌细胞浸润者30例,占73.2%,淋巴结转移率为85.4%。其中No10、11淋巴结转移率为73.1%。术后102例得到随访,随访率为85%,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根治切除组为73%、37%、17%,姑息切除组为22%、9%、4%,未切除组为9%、2%、0%。根治切除组1,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姑息性切除组和未切除组(P<0.05),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未切除组(P<0.01),但与姑息性切除组无显著性差异。姑息性切除组和未切除组1、3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但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未切除组(P<0.01)。结论胃癌累及胰腺的根治切除可提高1,3年生存率,选择合适的适应征是关键。姑息切除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对改善预后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