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 400μW/(min·cm~2)剂量紫外线照射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 1 次免疫小鼠(200条/只)可产生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免疫能力。这种免疫力至少可维持7个月。1、3、5、7个月各组中,免疫组与攻击组虫荷均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1、3、5和7个月所获减虫率分别为71.28%、69.63%、62.26%和46.16%,7个月与1、3、5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7个月时小鼠抗日本血吸虫的免疫力可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2012年医院住院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进行调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住院患者细菌培养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305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91株,占62.62%.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标本来源主要有痰液(44.92%)、伤口分泌物(24.92%)和脓液(11.15%);感染科室主要以骨外科、重症监护室(ICU)、神经外科、老年病房和呼吸内科最多见.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MRSA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及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为36.36%.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严重,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对近年来国内报道其不良反应摘要如下。 1药疹 男,19岁。因高处坠落伤术后3个月,骶尾部皮肤溃烂3个月给予5%葡萄糖液250ml+甲磺酸培氟沙星400mg静滴,2次/d。第2天患者出现输液侧手臂皮肤剧痒并伴有大小不等风团,即停药给予相应对症处理2d后皮疹消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情况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标本进行真菌培养,采用ATB分析仪及ATB Fungus3药敏板对分离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537份痰标本共检出真菌93株(17.3%),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最为常见,占72.0%(67/93)。药敏结果显示分离真菌对5-氟胞嘧啶、伊曲康唑、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脑垂体血吸虫病一例同济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武汉430030龚红,李雍龙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武汉430040周游,张昌干患者女性,42岁,工人,武汉市人。因多饮多尿4个月,伴头痛和继发性闭经5个月,于1992年9月14日入院。体检:神志清...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对足和小腿淋巴水肿(Ⅱ级)至足、小腿以至大腿淋巴水肿(Ⅲ级)病人的皮肤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的结果。第一组为病程为2—25年的丝虫性淋巴水肿,共30例18—54岁的印度患者;第二组为因髂部淋巴结切除或治疗睾丸精原细胞瘤或颈恶性肿瘤照射导致淋巴滞留,病程为1—12年,22—65岁的波兰非丝虫性患者20例;第三组为10名正常志愿者作对照。  相似文献   
7.
8.
背景:组织工程技术可以运用人工生物材料对髌骨进行假体置换、移植、重建或再生等手段,治疗严重髌骨损伤.目的:概述组织工程内固定材料及骨支架材料的运用相关研究成果,着重分析人工生物材料在髌骨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70-01/2011-04关于髌骨损伤治疗及其材料学方面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髌骨;材料;治疗"或"Patella;Materials;Treatment"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髌骨治疗措施及材料学相关,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7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在治疗髌骨损伤过程中,人工生物材料最早以内固定材料进行运用,尤其可吸收内固定材料表现出明显优势.单一天然材料或合成材料很难满足临床应用效果的需要,将几种单一材料经过恰当的组合而形成的复合型材料及仿生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龚红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1,15(42):7951-7954
背景:组织工程技术可以运用人工生物材料对髌骨进行假体置换、移植、重建或再生等手段,治疗严重髌骨损伤。 目的:概述组织工程内固定材料及骨支架材料的运用相关研究成果,着重分析人工生物材料在髌骨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70-01/2011-04关于髌骨损伤治疗及其材料学方面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髌骨;材料;治疗”或“Patella;Materials;Treatment”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髌骨治疗措施及材料学相关,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7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在治疗髌骨损伤过程中,人工生物材料最早以内固定材料进行运用,尤其可吸收内固定材料表现出明显优势。单一天然材料或合成材料很难满足临床应用效果的需要,将几种单一材料经过恰当的组合而形成的复合型材料及仿生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确定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和梅氏血吸虫的核糖体RNA(rRNA)基因内部可译区(ITS)的变异性及该区的序列变异是否有助于鉴别这三种亲缘关系相近的血吸虫。 从上述三种血吸虫的雌雄成虫中分离染色体组DNA,用10种引物将这三种虫体的ITS区的双股螺旋定序,用分别位于rR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