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浅谈怎样作好临床医学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教育模式的改变,现代学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对临床教研室和教员的要求不断提高,简单重复既往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临床教学的要求,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才有可能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生,把医院建成一流的临床医学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其相关技术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作用。方法对12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检查和治疗,主要包括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后网篮取石、网篮机械碎石后网篮或/和球囊取出结石碎片、球囊取石并球囊清理胆道;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或塑料支架置入引流等治疗。对诊断和治疗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ERCP检查发现结石显影120例,敏感性为93.8%,较腹部超声(BUS)检出率(80.5%)明显增高(P〈0.05)。插管成功率96.1%,一次性取石干净89例;68例次行EST后取石网篮取石,26例行网篮碎石后取石,22例行EST后取石球囊取石,7例先行ENBD后择期取石。取石后行ENBD 14例次,行塑料支架植入引流术2例。平均住院(5.8±1.1)d,术后患者腹痛症状消失,经复查结石均取尽。ERCP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19例(15.4%),其中并发高淀粉酶血症14例,并发急性胰腺炎2例,电解质紊乱2例,消化道出血1例,均经内科保守疗法治愈。随访发现结石复发1例,未发现死亡病例。结论 ERCP及其相关技术是胆总管结石安全、微创、经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肝、胆、胰腺疾病中的广泛应用,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也日益明显,其发病率约为5%~7%[1],严重影响了该项技术的临床疗效。如何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是医务工作者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气胸一般需立即采用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少数需手术治疗。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需要手术治疗,创伤大,并发症多。我们对3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纯甲型副伤寒杆菌鞭毛蛋白并制备其抗血清.方法酸裂解法分离副伤寒杆菌鞭毛蛋白,通过半饱和硫酸铵提取、AKTA Explorer蛋白纯化系统除盐及弱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所获得鞭毛蛋白的产量通过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纯化后的鞭毛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通过免疫印迹试验和双向免疫扩散试验,确定血清中是否有抗鞭毛蛋白抗体产生及其效价.结果SDS-PAGE提示,纯化的鞭毛蛋白为1条相对分子量为52×103蛋白带;免疫印迹实验亦提示条带在52×103处;蛋白定量测得每1克湿重的细菌可提取(4.8±0.5)mg鞭毛蛋白;抗鞭毛蛋白抗血清效价为1:64.结论经酸裂解法可获得高产量的鞭毛蛋白,其抗血清易于制备,滴度高,该抗血清可能在拮抗脓毒血症炎症损伤作用方面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在胆胰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胆胰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率为75.2%,诊断明确率远远超过B超与CT,有62.4%的入选者采用了治疗性ERCP,其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结论 ERCP在诊断与治疗胆胰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胰腺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并发胰腺炎(PEP)的危险因素,为PEP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 896例ERCP患者,分为PEP组(n=285)及无PEP组(n=1 161),对比分析两组各相关危险因素,涉及患者因素、操作因素及术者因素。结果患者因素中女性、年龄(小于60岁)、胰腺炎病史、无胆总管结石、疑有Odd i括约肌功能障碍者易并发PEP(P〈0.05);而有无胆红素增高、胆总管直径过小(小于0.4 cm)、有无壶腹部憩室、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与PEP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操作因素中胰腺显影、胰管括约肌切开术、胆道括约肌气囊扩张术患者在PEP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无PEP组(P〈0.05);而治疗性或诊断性ERCP、Odd i括约肌测压术、胆道括约肌切开术患者在两组中所占比例无显著差异。术者操作例数少、操作时间长、插管困难或失败与PEP的发生相关(P〈0.05);而ERCP操作失败与PEP无关(P〉0.05)。结论年龄小于60岁的女性,且有胰腺炎病史和疑有Odd i括约肌功能障碍、胰腺显影差、术者熟练性差、插管困难等是PEP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某单位由腺病毒7型引发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方法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1起由腺病毒7型引发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进行调查。结果 2013年1月13日~2013年2月4日,共有1400人的某单位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其中440例(31.43%)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有咳嗽(95.45%),381例有咽痛(86.59%),375例咳白痰(85.23%);全部有咽部充血;白细胞计数在(4.00~9.00)×109/L范围内有283例(64.32%);肝功异常36例(8.18%);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患者74例(16.82%);存在肺部CT异常266例(60.45%);腺病毒基因阳性111份(25.23%),其中82份(73.87%)标本的反应产物经测序证实为腺病毒7型。均经过抗感染及抗病毒治疗好转出院。结论此次疫情主要是由腺病毒7型引发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具有传播快、感染率高的特点,多为轻症呼吸道症状。  相似文献   
9.
鞭毛蛋白与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致大鼠肺损伤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鞭毛蛋白与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致大鼠肺损伤的差异。方法 鞭毛蛋白经颈静脉注射以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血清中TNF-α含量,并观察动脉血气分析、肺组织湿干比值(W/D)和肺病理变化程度。结果 用鞭毛蛋白成功建立了大鼠肺损伤模型。鞭毛蛋白致肺损伤大鼠的动脉氧分压(PaO2)、TNF-α、W/D和肺病理变化程度较脓毒症致肺损伤大鼠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鞭毛蛋白可用于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入选的91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同步放化疗治疗组46例,采用IP方案化疗3个周期,21 d为1个周期,化疗第1天开始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总剂量为60~70 Gy,疗程为6~7周;单纯化疗组45例,予以IP方案化疗3个周期,21 d为1个周期。疗程结束后评价并比较以上两组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同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与单纯化疗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同步放化疗治疗组毒副作用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发生率虽然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明显的近期疗效,并且患者的耐受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