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余寒  龙珊珊 《四川医学》2015,(2):228-229
目的通过脑涨落图分析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的神经递质。方法选择50例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50例健康患者作对照,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4、6周末行脑涨落图检测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谷氨酸、乙酰胆碱、多巴胺功率,用疼痛量表(MOSPM)评定疗效。结果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在治疗4周、6周末后疼痛程度、疼痛产生的影响以及疼痛影响的天数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6周末和对照组比较γ-氨基丁酸(GABA)、5-HT、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多巴胺(DA)、谷氨酸(Glu)实测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HT、NE在4周、6周末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6周末的中枢神经递质相对功率均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6周末5-HT相对功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6周末NE相对功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与脑内神经递质失调有重要关系,脑涨落图仪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诊断、疗效判断以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对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分别口服阿立哌唑、氯丙嗪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评定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阿立哌唑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的总正确数、持续反应数、完成分类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总错误数、持续错误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氯丙嗪组仅持续反应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吉米沙星戊酯颗粒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以盐酸溶液(9→1000)为溶出介质,转速50r·min-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量,检测波长263nm。结果:吉米沙星戊酯在2~20μg·mg-1浓度与其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20min取样,溶出度在90%以上。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吉米沙星戊酯颗粒的溶出度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2014-2017年四川省儿童患者(≤14岁)的主要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17年四川省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对儿童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细菌鉴定系统测定细菌的耐药性,所有上报数据经WHONET5.6软件进行汇总、处理和分析。结果 2014-2017年,四川省儿童组革兰阳性菌分离率占前3位的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中占前3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的病原菌主要来自痰液,占70.6%~74.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从21.5%上升到24.8%。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先升后降,2014年为69.4%,2015至2017年从81.7%降至78.2%,未检出对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属菌株。对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从0.9%降至0。非脑脊液分离的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检出率范围为1.1%~3.2%。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近3年呈下降趋势,从10.2%降至6.6%,略高于2014年6.1%;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从46.1%降至14.7%。耐亚胺培南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从0.4%升至1.1%,1.5%升至7.7%。头孢噻肟耐药大肠埃希菌从47.9%降至39.9%。耐氨苄西林流感嗜血菌从40.9%上升至69.4%。结论 近4年来,对耐亚胺培南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氨苄西林流感嗜血菌都呈上升趋势,应加强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的管理,减少或延缓耐药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青少年抑郁症中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疗效,优势及应用前景.方法 选择36例伴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单一药物治疗组(n=18),rTMS联合药物治疗组(n=18),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冲动量表(BIS-Ⅱ)评定冲动情绪水平、自我伤害行为筛选量袁评估其外显行为、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2周末,rTMS联合药物治疗组患者抑郁症治疗有效率为84.6%,单一药物组有效率为3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末rTMS联合药物治疗组较单一药物治疗组,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F=249.35、301.03、25.69、34.87、2.95、151.31、64.33、41.81)均有明显下降(P<0.05),BIS-Ⅱ总分及各项因子分(注意因子、运动因子、缺乏计划因子)(t=3.841、3.410、2.863.3.372),自我伤害行为筛选量表总分及忧郁孤独因子分、自残自杀因子分、退缩与自我批评因子分也均有明显下降(t=3.341、3.293、2.817、2.234)(P均<0.05).结论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不仅可以尽快改善抑郁症状,而且能降低自伤自杀行为的风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余寒  龙珊珊  蒋硕  周勇 《四川医学》2019,40(8):811-814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低频刺激辅助运动区治疗强迫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择58例强迫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n=29例)、药物联合r TMS组(n=29例),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4、6、8周末行Y-BOCS评定临床疗效,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药物治疗组Y-BOCS评分在治疗的第6周、第8周末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r TMS治疗组Y-BOCS评分在治疗的第4周末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r TMS治疗组Y-BOCS评分在治疗的第4周、第6周、第8周与药物治疗组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氟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强迫障碍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80例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舒血宁联合组和单用组,于治疗后1、2、4、8周末分别通过简明精神病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药物副反应量表进行评定。联用组和单用组在疗效上无差异,但联用组其治疗显著高于单用组,药物副反应方面少于单用组。舒血宁联用利培酮治疗晚发性精神分裂症能增强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减轻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