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经直肠CEUS鉴别诊断直肠癌与直肠间质瘤的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手术切除的直肠肿瘤患者44例,根据术前经直肠CEUS检查结果分为直肠癌组29例和直肠间质瘤组15例,另设同种肿瘤周围正常肠壁分别为对照1组和对照2组。观察造影剂在直肠肿瘤患者的充盈灌注情况,并与各自相应对照组比较。以对照组为参照,采用SonoLiver分析软件绘制肿瘤与正常肠壁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并对曲线形态和峰值强度(IMAX)、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及平均渡越时间(mTT)进行比较。结果与各自相应对照组比较,直肠癌组总体造影表现为"快进快出"的高增强模式,直肠间质瘤组表现为"慢进慢出"的低增强模式。直肠癌组IMAX值高于对照1组[(122.42±15.99)%vs100%],而RT[(6.02±1.54)s vs(8.01±1.63)s]、TTP[(8.30±1.59)s vs(10.73±3.03)s]、mTT[(14.40±2.51)s vs(18.77±4.14)s]均小于对照1组(P均<0.05);直肠间质瘤组IMAX低于对照2组[(55.40±8.33)%vs 100%],而RT[(9.73±1.61)s vs(7.50±1.82)s]、TTP[(18.03±1.91)s vs(9.51±1.24)s]、mTT[(20.17±23.10)s vs(17.92±1.81)s]均大于对照2组(P均<0.05)。结论直肠癌与直肠间质瘤的CEUS表现存在明显差异,结合TIC和造影参数,有助于鉴别直肠癌和直肠间质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5种不同配方佐荆在低免疫原性小鼠黑色素瘤瘤苗保护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增强作用。方法 实验组用5种不同配方的佐剂(FCA,FCA+IL-2+GM-CSF,FIA+IL-2+GM-CSF,FIA+SWZY,FIA+SWZY+IL-2+GM-CSF)和照射灭活的D5黑色素瘤细胞制成瘤苗免疫小鼠,对照组免疫用单纯灭活D5黑色素瘤细胞。末次免疫后3天各组取半数动物检测DTH反应、NK细胞活性及特异性CTL活性,剩余半数动物接种活D5黑色素瘤细胞,3周后再次检测上述各免疫学参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经免疫后的各实验组DTH反应、NK细胞活性、CTL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但成瘤后随肿瘤增大,则呈下降趋势。结论 5种佐剂配方制成的瘤苗均能诱导免疫小鼠对低免疫原性肿瘤的细胞免疫应答。其中佐剂SWZY和FCA增强免疫的效果相当,而毒副作用较小,可望成为一种人类肿瘤免疫治疗的新型佐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γ-羟基丁酸(GHBA)对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1h,分别于再灌注后1.5、3、6、12、24、48、72h,用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和GHBA组海马区的凋亡细胞、Bcl-2、Bax的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GHBA组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5),Bcl-2表达增多,Bax表达减少,且Bcl-2/Bax的比率上调(P<0.05)。结论GHBA可能通过增加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并可影响Bcl-2、Bax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佐剂SWZY对弱免疫原性黑色素瘤瘤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C57BL/6小鼠分为6组,实验组分别用5种不同配方的佐剂(FCA,FCA IL-2 GM-CSF,FIA IL-2 GM-CSF,FIA SWZY,FIA SWZY IL-2 GM-CSF)和照射灭活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株D5制成瘤苗免疫小鼠,对照组免疫用不加任何佐剂的灭活D5黑色素瘤细胞。末次免疫后3d各组取半数动物检测DTH反应、脾细胞的杀伤活性以及免疫小鼠血清及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10的水平,剩余半数动物接种未灭活的D5黑色素瘤细胞,3周后再次检测上述各免疫学参数。结果:与对照组小鼠比较,各实验组小鼠的DTH反应及脾细胞的杀伤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但成瘤后随着肿瘤的增大,则呈下降趋势。成瘤前各实验组小鼠血清及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小鼠(P<0.05),但IL-10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小鼠。成瘤后各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血清及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水平均下降,而IL-10的水平均明显上升,其中FCA瘤苗组和FIA SWZY瘤苗组免疫小鼠的血清及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小鼠(P<0.05),IL-10的水平仍低于对照组小鼠(P<0.05)。结论:用5种佐剂配方制成的瘤苗免疫小鼠均能诱导对弱免疫原性肿瘤的细胞免疫应答,并增强Th1型细胞免疫的应答,但随着肿瘤的形成和逐渐进展,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逐渐减弱。其中佐剂SWZY与FCA的作用相当,但前者的毒副作用较小,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人用肿瘤疫苗的佐剂。  相似文献   
6.
迟林  胡晓蕾  齐旭  刚宝芝  魏成群  赵庆杰 《医学综述》2014,20(19):3630-3631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浆叶酸和维生素B12(VitB12)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43例脑梗死患者血浆叶酸、VitB12、Hcy水平,并根据叶酸水平将Hcy分为低于正常组(A组)、正常偏低组(B组)和偏高组(C组),比较叶酸与Hcy的相关性;同样,根据VitB12水平再将Hcy分为A、B、C三组,比较两者相关性。结果叶酸A、B、C三组之间Hcy水平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VitB12三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与叶酸和VitB12相关系数rs分别为-0.560,P=0.00和-0.302,P=0.00。149例高Hcy(>16 mmol/L)患者中,叶酸和VitB12水平都在A组和B组的占73%(108例),都在C组的占4%(6例)。叶酸水平在A组和B组,而VitB12在C组的占11%(17例);VitB12水平在A组和B组,而叶酸在C组的占12%(18例)。结论叶酸或VitB12的绝对缺乏或相对缺乏是高Hcy血症的重要原因。叶酸和VitB12水平与Hcy水平均呈负相关,且与叶酸的相关性强于VitB12,但在部分人群中其相关性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背景:肢体恶性肿瘤如侵及神经干,手术切除将给患者带来肢体功能障碍。欲修复神经干,需找到符合神经再生条件的理想材料替代。目的:研究用4000cGy高能电子线一次照射的大白鼠坐骨神经离体节段(10.0mm)原位再植后神经再生的可能性。设计:随机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本实验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和第三临床医学院完成.实验对象为30只Wistar雌性大白鼠(由哈医大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干预:将Wistar雌性大白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成A组(单纯手术组)、B组(放射手术组)和C组(正常对照组),A,B组术后分别于7,14,21,28,35,42,49,56,63和70d观察测量各项指标,与C组(常规饲养1周)进行对照。主要观察指标:骨神经功能恢复(SFI)、电生理指标和组织学观察。结果:4000cGy放射线对神经组织有严重损伤。A,B两组光镜下和大体所见无明显差异,均于术后8~9周,呈现神经再生轴索形态良好,功能有一定程度恢复;两组计量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10),除SFI外,各项指标均于术后一段时间达到C组均值水平。结论:经4000cGy高能电子线一次照射10mm大白鼠坐骨神经离体节段,原位再植不妨碍神经再生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魏成群  齐旭  胡晓蕾  迟林  赵庆杰 《医学综述》2012,(18):3089-3090
目的对伴有癫痫发作的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进行临床分析,以降低误诊率,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4例伴有癫痫发作的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在治疗静脉窦血栓的同时,辅以抗癫痫药物治疗。其中2例在急性期2周内死亡,病死率为14.29%,其余12例经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CVST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对合并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头颅CT/MRI显示局部出血或缺血性梗死的高危患者可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9.
女患,61岁,患者于2002年3月8日下午在咳嗽后突然出现颈及双肩背部疼痛,继而出现头痛,疼痛剧烈持续不缓解,并伴有双下肢无力感、二便失禁,病程中无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头CT及MRI无著征。既往患肝血管瘤病。入院时  相似文献   
10.
慢性紧张型头痛(chronic tension-type headache,CTTH)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头痛类型,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完全清楚.CTTH的中枢性疼痛机制可能与无视盘水肿性特发性颅内高压(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without papilledema,IIHWOP)和静脉窦狭窄有关.鉴于CTTH会给患者带来持久的痛苦,其防治十分重要.文章对IIHWOP伴CTTH与静脉窦狭窄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