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就诊的64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康复护理。采用烧伤健康专用量表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4.671,P<0.001; t=2.842,P=0.003; t=2.271,P=0.013; t=3.509,P<0.001),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可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的应用和分析。方法将13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了胸腔插管闭式引流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天内咯痰和下地活动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明显缩短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也较对照组减少(P<0.05);对于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调查,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6.27%和7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中,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可有效缩短其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服务的需求,为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经查阅相关文献后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番禺某区级医院就诊的1030例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的延续护理的需求度为53.88%~67.86%,最需要得到慢性伤口换药后的注意事项、慢性伤口并发症预防知识、自行换药的技巧指导、日常生活自理的技巧等方面的指导。结论根据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需求内容,护士应提供换药后的注意事项、慢性伤口并发症预防知识为主的延续护理。  相似文献   
4.
正正慢性难愈性伤口(chronic wounds)指经过1个月以上治疗无法正常自愈达到解剖及功能上的原始状态或也无愈合倾向的伤口~([1])。此类伤口或创面不能自行缩小10%-15%/周或不能缩小50%/月~([2])。慢性伤口发病率为1%-2%~([3]),其有着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费用高昂等特点,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患者原发病的治愈以及生存质量由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慢性伤口出院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慢性伤口患者60例,依据SPSS22.0统计分析系统产生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出院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随访3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3.3%和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3%和73.3%,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可独自外出、生活自理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卧床休息、肢体挛缩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花费、换药次数以及患者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伤口患者出院后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治疗费用,值得在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