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胃相关是指心与胃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笔者从心与脾胃位置、经络、五行、气血功能之间的联系探讨心胃之间的联系。并探讨心胃相关在心病及胃病中的指导意义,是心、胃病治疗的另外一条思路,认为治疗上心胃兼顾,在脾胃疾病诊治上除了调理脾胃之外还应重视养心安神,治疗心系疾病时不忘通胃腑而畅心脉以提高疗效。将心病治胃、胃病治心、心胃同治理论运用到临床中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力农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并发顽固性心力衰竭(RH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12月收治的DCM并发RHF患者80例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米力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脑钠肽等心功能指标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水平高于A组,脑钠肽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A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力农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DCM并发RHF临床疗效较好,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还可降低患者机体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患者结肠息肉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内镜室11年间资料完整的结肠息肉病例665例,息肉885枚。按年龄分组:〈31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0岁五段。将不同年龄患者的性别、息肉部位、大小、个数、黏膜情况、是否有蒂、病理类型等参数进行对比,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各年龄组结肠息肉的检出率明显不同,随年龄的增长,息肉的检出率逐渐升高;不同年龄组结肠息肉患者在不同性别、息肉是否有蒂等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组结肠息肉在大小、个数、表面情况、病理类型以及发生部位等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50岁是结肠息肉癌变的危险因素之一,50岁以上受检者应行全结肠镜检查并完整切除后做病检,定期随访,减少癌变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1岁。反复上腹痛4年伴间断黑便1年余入院。入院前在院外曾多次手术:PTCD、剖腹探查加T管引流,胆囊切除加T管引流、胃空肠吻合术,腼粘连松解术等。入院体检:消瘦,贫血貌,皮肤巩膜未见明显黄染,腹部可见多处手术疤痕,上腹有压痛,未扪及包块.实验室检查:RBC2.8 T/国L,Hb73g/L,肝功能TBI,ALT、AsT正常。胃镜检查:胃呈术后改变,胃内潴留较多污秽食糜,吻合口充血、肿胀、少许糜烂,进入输入襻距吻合口约10cm小肠肠腔见—3×3×4cm~3息肉状新生物充填,肠管狭窄。进入输出襻约7cm未见异常。手术探查与胃镜检查结果相符。病理诊断:小肠腺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 (CagA)抗体与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关系。方法 :对132例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Hp幽门螺杆菌阳性的 118例病例 ,用ELISA方法进行CagA抗体检测。结果 :10 9例消化性溃疡中 ,CagA抗体阳性 90例 ,阳性率 82 .6 % ;9例慢性胃炎中 ,CagA抗体阳性 5例 ,阳性率 5 5 .6 %。消化性溃疡组CagA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 (P <0 .0 1)。结论 :CagA抗体检测在消化性溃疡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60例患者的胃标本进行了银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探讨细胞核仁形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及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结果表明:胃癌组AgNOR和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组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组,而不典型增生组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AgNOR和PCNA的表达异常,可用于临床判断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不予以他汀类药物,研究组患者术前均予以他汀类药物,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变化。结果与手术前对比,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提高;术后第7天,研究组血清 C-反应蛋白水平相比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明显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则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介入术前予以他汀类药物实施强化治疗,能够降低炎性反应,加强调脂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时超声显像法与放射免疫法,对20例老年NUD患者及15例对照者进行胃液体排空时间的测定及血浆胃动素、生长抑素的检测,探讨老年NUD患者目排空运动与胃肠激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老年NUD患者胃液体排空T1/2为39.00±11.65min,较对照组的29.33±7.99min明显延迟(P<0.01).老年NUD患者胃动素浓度为471.5±63.06pg/ml,生长抑素浓度为63.83±11.88pg/ml,较对照组分别下降和升高(P均<0.01).老年NUD患者胃液体排空T1/2与胃动素浓度呈负相关(r=-0.936,P<0.01),与生长抑素浓度呈正相关(r=0.942,P<0.01).表明老年NUD患者胃液体排空障碍与胃动素分泌下降及生长抑素分泌增高相关.  相似文献   
9.
黄梅芳   《中国医学工程》2013,(8):151-152
目的对比使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MSII),比较糖尿病患者(2型)治疗效果及护理情况。方法通过对83例患者分组,对不同方法进行对比研究,CSII组、MSII组分别为42、41例。结果使用两组方法后,将达标时间、低血糖、黎明现象等参数对比,数据显示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SII方法,与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形成相似,能快速、有效地对血糖进行控制,提升患者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原因不明的大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主要累及直肠黏膜、乙状结肠黏膜,甚至可逆行到全结肠及回肠末端。药物保留灌肠是治疗UC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可以使药物直接与病变部位接触,通过肠黏膜吸收药物达到治疗效果。临床证明给药后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的长短与疗效有关,保留时间愈长,疗效愈佳。我科采取加用思密达灌肠可使药物保留灌肠时间短的病人得以延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