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4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145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2篇
  1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软组织激光全息扫描鼻眶窝的三维数字图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介绍三维扫描仪在非接触条件下采集面部软组织精确数据的方法 ,为临床整形提供标准的鼻眶窝三维测量数据。方法 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Geomagic软件 ,采集 12例标准汉族人的颜面轮廓 ,并对鼻眶窝进行数据测量和分析。结果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和逆向工程软件可以再现出面部形态有意义的任一角度的三维图像 ,且精确度达到 0 0 1mm ,实验初步确定了鼻眶窝最低点的三维定位 ,描述了鼻眶窝的三维形态特征。结论 此方法可以全面反映鼻眶窝与周围结构形态学上的相互关系 ,三维激光扫描是实现术前设计、手术模拟和术后效果评价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乳房体积生物立体测量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利用立体视觉方法建立乳房体积测量系统 ,并探讨其准确性和精确程度。方法 通过采用两台CCD摄相机从两个不同视角观察乳房模型 ,运用激光投射仪和光栅获得计算机能识别的平行采样点 ,依靠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生物立体测量技术 ,求取乳房模型表面采样点的三维坐标 ,设计乳房体积测量运算模式 ,在Windows下编制程序 ,建立乳房体积测量和分析系统 ,应用所建的测量系统和水体积置换术分别对 12例乳房模型进行体积测量 ,并将两种测量方法及其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 ,观察其精确性和准确性。结果 本系统测量乳房体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处理 ,测试空间范围为12 0mm× 14 0mm× 80mm ,特点是快速、非接触性和非侵入性。与水体积置换方法比较 ,P =0 .4 73>0 .0 5 ,差值的 95 %可信区间为 - 14 .0 2~ 7.0 8ml。结论 本系统可应用于乳房体积测量 ,简捷而且精确 ,为临床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并为软组织形态分析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目前已成为危重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为此,本文就严重烧伤病人发生MOF的情况,结合血中细胞因子TNF,IL-1,PGE_2的变化,探讨了烧伤病人MOF发生发展的某些规律,为临床防治提供一些理论基础,现总结于此,以供借鉴。 1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研究背景 近年随着对各种危重疾病过程病理生理的认识和抗休克措施的不断提高,严重创(烧)伤病人因休克而  相似文献   
4.
利用数字中国人数据集辅助断层解剖学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数字中国人数据集能够用于断层解剖学教学。采用数据集转换、编辑出版中国数字人男性图谱和女性图谱及构建三维模型用于断层解剖学教学。获得了适宜断层解剖学教学使用的男性和女性数据集,出版了《中国数字人女性彩色图谱》和《中国数字人男性彩色图谱》,并构建立大量组织器官的三维模型。因此,丰富了断层解剖学教学资源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膝关节骨性结构在屈伸运动过程中的三维空间形态,为观测膝关节面交叉韧带附丽区的相对位置变化和进一步研究前、后交叉韧带等长重建最佳等长点提供计算机辅助设计新方法。方法 采用实验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新鲜人体膝关节标本进行屈伸运动实验,并通过激光三维扫描方法记录、计算膝关节的空间活动指标,然后重建膝关节计算机三维模型。通过实验中的空间活动指标控制此模型虚拟运动,再现膝关节各屈伸角度下股骨、胫骨和腓骨的空间位置。结果 计算机还原出各运动角度下膝关节骨性结构(股骨、胫骨及关节面)的空间形态,利用软件Geomagic的几何计算功能可分别测量模型中各个运动状态交叉韧带附丽区两点间的三维空间距离。讨论本研究方法可以真实地记录和再现膝关节三维运动过程,从空间结构上更精确、合理地寻找重建等长点,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手术重建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与网状内皮系统(RES)功能关系密切。RES在感染和创伤后功能受抑制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之一与血中缺少具有调理活性的FN有关。为了进一步探讨FN水平变化与感染和创伤的关系,本文对腹腔感染和不同手术创伤病例血清FN水平进行了动态观察,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和测定方法一.临床资料:本文于1984年1月—1985年6月,对12例腹腔感染和45例不同手术创伤的病人进行术前和术后1周内血清FN水平的检测。12例腹腔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资料见表1;45例手术病人包括;大手术24例,中等手术10例,小手术11例。二.测定方法:基本上按Robbins等凝集法加以改进,即将患者的待查血清用含肝素的缓冲液作一系列倍比稀释,然后分别加入用明胶包被的羊红细胞,在37℃培育1小时。离心后再轻轻旋起,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细胞凝集反应。以此法曾测试45例正常人。结果1/16滴度者5例,1/32滴度者37例,1/64滴  相似文献   
8.
影响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质量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计算机X线摄影(CR)图像质量的因素及优化图像质量的方法.方法:分析2000例不同部位计算机X线摄影成像的技术参数、伪影、IP板使用方式及后处理方法,并与计算机X线摄影的图像质量标准作对照研究,分析影响图像质量的各相关因素.结果:2000例中甲级片1720张,乙级片182张,丙级片98张.乙级与丙级片共280张,其中因摄影技术不当所致141张,伪影引起65张,后处理不当74张.结论: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合理设置参数及采取各种针对措施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9.
脊柱融合内固定致邻近节段退变的生物力学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了解融合内固定对腰椎邻近节段的影响。方法:9具新鲜腰1~骶椎尸体标本分别近、远端固定,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施以8Nm纯力偶矩模拟人体行屈伸、左右侧弯及旋转活动,观察L3~4、L4~5、L5~Sl节段运动范围(ROM);随后进行各种模拟手术并安装内固定,依次测定CD内固定(CD)、CD加椎体间植骨(CD-骨块)、CD加TFC(CD—TFC)状态下各节段ROM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各融合术式均可使固定节段达到即刻稳定性,L4~5节段ROM值明显减小;②L3~4节段在屈伸、侧弯和旋转时有明显位移增加,L5S1节段在旋转时ROM值明显增加,屈伸和侧弯时ROM值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相邻节段位移增加、运动模式改变,易继发不稳和退变。  相似文献   
10.
中药对烫伤小鼠补体系统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观察了四种中草药对烫伤小鼠补体活化后的调理作用,结果除金银花外,三七、虎杖和人参对烧伤后补体的过度活化,均有一定程度的调理或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