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CD5 B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57例SLE患者和35名正常人群外周血CD5~ B细胞进行检测,并且同时检测抗dsDNA抗体、抗核抗体(ANA)、抗心磷脂抗体(ACL)、补体C3、C4。结果SLE患者CD5~ B细胞水平[(2.1 0.4)%]与正常人[(1.5±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SLE患者CD5~ B细胞水平(2.5±0.5)%显著高于稳定期(1.4±0.5)%;CD5 B细胞与dsDNA、ANA、抗心磷脂抗体(ACL)升高呈正相关,与补体c3呈负相关。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5~ B细胞明显升高,与SLE疾病活动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肌炎 (PM )及皮肌炎 (DM )均是损害骨骼肌的炎性肌病〔1〕。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以下简称激素 )是治疗二者的首选药物 ,其强大的抗炎作用能迅速控制肌炎改变 ,但另一方面 ,激素的负氮平衡作用 ,能促进肌肉蛋白质分解 ,给患者的康复带来负面影响。生长素是体内合成类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价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阿达木单抗短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滴度的变化,为RA疗效评估寻找新的指标。方法:随机双盲平行试验,纳入40例活动性RA患者,按2∶2∶1的比例被随机分配到试验组或对照组,试验组分为80 mg阿达木单抗+甲氨喋呤(MTX)、40 mg阿达木单抗+MTX两组,对照组为安慰剂+MTX。受试者隔周接受皮下注射阿达木单抗或同等体积的安慰剂,并在试验第0,2,4,8,12周随访,评价疗效及不良事件收集。疗效采用ACR核心标准评定。次要疗效指标包括压痛和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健康评估问卷(HAQ)和CRP。基线时及12周治疗结束后检测RF、抗CCP抗体。结果:试验组32例,对照组8例。12周后试验组患者ACR20、ACR50和ACR70缓解的比例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关节触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持续时间、疼痛VAS评分及健康状况问卷(HAQ)、CRP等次要疗效指标均较基线时水平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RF血清滴度和抗CCP抗体均较基线时水平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及手术方法。方法:2005年10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共实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60例,手术通过胸部3个小切口全程非直视下完成,均为解剖性肺叶切除,同时施行淋巴结清扫;施行左肺上叶切除13例,左肺下叶切除16例,右肺上叶切除17例,右肺中叶切除5例,右肺下叶切除9例。结果:中转开胸2例。余手术均在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50~245min,平均160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50ml;术后引流量100~420ml,平均135ml;住院日7~15d,平均10d。随访1~24个月,全部生存良好。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更加微创的术式,适于经过选择的非小细胞肺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32例SLE患者治疗前后的甲襞微循环检查,采用田牛等报道的加权积分法分析,并进行有关统计学(t检验)分析处理,结果发现:中西结合组(20例),与对照组(西药组12例)两者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前者比后者改善更明显(P<0.05~P<0.01),表明中西结合治疗对SLE患者微循环改善有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7.
1982年3月11日11点20分,洛阳市卫生防疫站接石油燃化一公司医院紧急报告,该院在两小时内收住急性腹泻病人100多例;紧接着又有十多所医院报告类似情况。总共发病284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骨桥蛋白(OPN)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中表达的相互影响及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采用牛源性Ⅱ型胶原配合不完全弗氏佐剂制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取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膝关节滑膜,胶原酶消化法分别培养滑膜成纤维细胞(SFs),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组+脂多糖(LPS)、模型组+LPS+p38途径抑制剂(SB203580),观察SFs中OPN mRNA的变化,分析TNF-α与OPN表达的相互影响及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结果模型组细胞加入LPS刺激后OPN 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1),予SB203580后,OPNmRNA的表达显著减少,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TNF-α可诱导OPN的表达,这一过程可能是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35例RA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抵抗凋亡的能力,包括分析新鲜分离和培养的淋巴细胞凋亡率及其与临床病情严重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新鲜分离的淋巴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3±1.47)%比(3.53±2.04)%,P>0.05]。活化淋巴细胞检测的结果显示,RA组的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08±6.06)%比(18.66±7.27)%,P<0.05],并与DAS28评分呈负相关(r=-0.617,P=0.008)。结论RA患者活化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出现凋亡缺陷,并与RA病情活动度相关。提示这些细胞募集到组织损害和自身免疫炎性反应进程异常的部位并对炎性反应进程的发展和维持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型内源性警报素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致癌性抑制因子2(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ST2)途径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肾脏损害及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ELISA检测50例SLE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HC)血清的可溶性ST2(soluble ST2,s ST2)和IL-33浓度。结果:SLE患者的血清sST2、IL-33浓度及IL-33/sST2比值均显著高于HC。SLE患者的血清s ST2浓度与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24 h尿蛋白、甘油三酯呈正相关,与补体C3呈负相关,线性回归示SLEDAI及甘油三酯作为主要因素影响sST2水平升高(R~2=0.432)。SLE患者血清IL-33浓度与SLEDAI、ESR、24 h尿蛋白、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分期、甘油三酯呈正相关,与C3、C4、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白蛋白呈负相关,线性回归示SLEDAI、C3及e GFR作为主要因素影响IL-33水平升高(R~2=0.380)。SLE患者的血清IL-33/s ST2比值与SLEDAI、eGFR呈正相关,与病程、起病年龄、激素用量、CKD分期、血肌酐、C3、C4、白蛋白呈负相关,回归分析提示IL-33/s ST2比值与CKD分期及白蛋白水平相关(R2=0.442),尤以CKD的相关性较强,该比值随CKD分期的加重而降低,当CKD分期为3级以上时IL-33/s ST2比值显著下降。结论:IL-33/ST2参与SLE发病,血清IL-33和s ST2均能一定程度地反映病情,s ST2较IL-33与疾病活动度关联性更强;IL-33和s ST2不能直接反映SLE的肾脏受累,但与间接反映SLE肾损伤的24 h尿蛋白及其它危险因素有关;IL-33/s ST2比值的降低提示SLE肾脏的慢性、中重度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