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byllum (Thunb)Makino系葫芦科绞股蓝属(Gynos temmaBl)植物。国内外学者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它有抗疲劳、抗炎、抗溃疡、延长细胞寿命、防治糖皮质激素副作用、抗过氧化脂质、抑制肿瘤生长、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血清中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单胺氧化酶(MAO)、胆碱酯酶(CHE)的活性变化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速率法对健康对照组和慢性乙肝疾病组的NAG、MAO、CHE活性进行测定,应用肝穿刺活检对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的纤维化活动度进行观测。结果 慢性乙肝组各种酶的活性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G、MAO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CHE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NAG、MAO、CHE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性显著,可以作为检测肝纤维化程度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体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50例未治疗患者及55例HARRT治疗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水平,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 未治疗组患者除IgM外,IgG、IgA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补体C3则低于健康对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IgG、IgM、IgA水平较未治疗组显著下降,而补体C3显著升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Iga、IgM、IgA水平与CD_4~+T细胞计数显著负相关,与病毒载量正相关,而补体C3则与CD_4~+T细胞计数正相关,与病毒栽量负相关.结论 AIDS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紊乱,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变化与病情明显相关,动态测定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对于判断病情、衡量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估计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青蒿素类中药单体(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单独或联合利福平(RVP)及异烟肼(INH)对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初步研究此类单体是否具有逆转细菌耐药性的作用.[方法]刃天青显色法判断各中药单体是否有抑菌或杀菌作用;MB/BACT系统(生物梅里埃)检测RFP或INH联合中药单体是否有逆转细菌耐药的作用.[结果]单独使用时各单体均不能杀灭结核分枝杆菌;RFP联合青蒿琥酯(200μg/mL)或二氢青蒿素(200μg/mL)可使11株耐RFP菌株中的9或6株变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82%或55%;INH联合上述中药单体则亦可使11株耐INH菌株中的10或7株变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0%或64%.[结论]青蒿琥酯及二氢青蒿素有较强的协同相应抗结核药或逆转结核菌的耐药性的作用,但青蒿琥酯敏感率较二氢青蒿素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HBVDNA的表达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定量PCR技术测定了 170例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 )患者的血清HBVDNA ,同时应用肝穿刺活检对肝组织的炎症活动程度及纤维化活动度进行了观测。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DNA载量越高 ,其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越强 ,且HBVDNA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比例明显增加。结论 HBV复制是启动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病变的一大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同步检测唾液和血清中多项生化成分,探讨唾液与血清中相同成分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唾液生化成分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比色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18例健康体检者与22例患者唾液和血清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尿酸(UA)、尿素(Urea)、肌酐(Cr)、钙(Ca)、镁(Mg)、磷(P)、钾(K)、钠(Na)、氯(CL)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唾液与血清中的各项生化指标按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Cr、Urea、AST、cTnI、UA、CL、K、Na、LDH、CK-MB、HBDH、CK、Myo、Mg、P、Ca;心功能异常组唾液AST、CK、CK-MB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nI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功能异常组唾液Cr、Urea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功能异常患者唾液AST、CK、CK-MB、cTnI与病情明显相关,肾功能异常患者唾液Cr、Urea与病情明显相关,唾液AST、CK、CKMB、cTnI、Cr、Urea测定有望成为新的疾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临床实验室特征.方法 回顾56例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者的实验室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者,外周血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中马尔尼菲青霉呈酵母相(37C)或菌丝相(25℃);外周血细胞计数三系均降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CD4细胞显著减少(<50个/μL);T总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杀伤性T淋巴细胞均异常;肝功能受损患者(占63%),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升高,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结论 艾滋病中晚期患者如出现相关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特征,提示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肺结核患儿粪便中Mtb-DNA,并初步评估其临床效果。 方法 收集肺结核住院儿童粪便标本76份,应用实时荧光PCR检测Mtb-DNA,检测结果与20例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粪便实时荧光PCR检测Mtb-DNA、76例粪便抗酸杆菌涂片检查以及41例患儿痰标本的涂片和(或)培养、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粪便实时荧光PCR检测敏感度达到23.68%(18/76),特异度为100.00%(20/20),肺结核患儿粪便PCR阳性率[23.68%(18/76)]明显高于涂片阳性率[6.58%(5/76)],41例患儿中痰涂片和(或)培养阳性例数(15例)和痰PCR检测阳性例数(18例)高于粪便PCR检测阳性例数(11例)。 结论 实时荧光PCR检测儿童粪便Mtb-DNA,是一种特异度高、比较敏感、非侵入性且相对安全的儿童肺结核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能同时检测CD3、CD4、CD8表型及胞内因子IFN-γ、IL-4、TNF-α的多色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流式细胞术;评价六条结核特异性多肽的性能。方法将结核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的PBMC,用结核特异性多肽或PMA刺激培养后,通过胞内细胞因子流式检测术,收集荧光标记阳性的淋巴细胞等;从而确定各亚群IFN-γ、IL-4、TNF-α阳性细胞的数量及百分率,得出两组间及各多肽间的性能差异。结果 1.各多肽均能刺激活化结核患者PB-MC产生IFN-γ等细胞因子,但百分率较低;IFN-γ及IL-4多数小于1%,而TNF-α则在大约10%左右。与对照组比较,IFN-γ及TNF-α的均值分别高1-12倍或1-3倍,IL-4+/CD4+T淋巴细胞活化率的倍数较小,而IL-4+/CD8+的倍数则较大;2.不同多肽刺激产生细胞内因子的比较:除多肽H256与H210活性能刺激CD4+亚群分泌更多IFN-γ外,其余各多肽刺激产生因子的性能无统计学差异;3.对于IFN-γ及IL-4因子,各多肽均无CD4+或CD8+亚群差异,但各多肽均可刺激CD8+细胞亚群产生更多TNF-α;4.双阳性(IFN-γ及TNF-α阳性)多功能T细胞分析,经多克隆刺激剂(PMA)活化后,IFN-γ+/CD4+及IFN-γ+/CD8+T细胞分别有83.0%及79.9%(均值)为双阳性细胞,而经多肽刺激后则为68.1%及65.7%(均值)。结论多色流式胞内因子染色能很好地检测特异性多功能细胞;所用的6条多肽均能活化结核特异性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但细胞因子的活化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膜蛋白基因(env)的准种与变异特点.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对5例艾滋病患者血浆HIV-1env基因C2~V3区进行PCR扩增,产物经纯化后克隆至pMD-18T载体中,每例患者分别挑取5~8个克隆,共34株,完成阳性克隆的鉴定、抽提纯化和测序,将获得的DNA序列及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并计算其氨基酸同源替换率(ds)与非同源替换率(dn)的比值.结果同一患者体内HIV准种株平均为83.5%,各克隆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8%~99%之间;不同患者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在75%~91%;34株序列的V3区平均变异频率明显高于C2~C3区(P<O.05);而V3区和C2~C3区的ds/dn比值均>1.结论艾滋病患者体内有大量HIV准种存在,基因的变异在V3区发生较频繁,免疫选择压力在该区变异中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