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1.
妇科手术中无痛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姜星  谭玉红  黄彩贤 《河北医药》2005,27(5):329-330
目的探讨无痛技术在妇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妇科手术患者自愿要求无痛手术287例患者为试验组,其中人工流产170例,钳刮38例,清宫53例,诊刮26例,无麻醉手术220例为对照组,其中人工流产120例,钳刮35例,清宫41例,诊刮24例。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缓解疼痛分别为287例和6例,人工流产综合征分别为0例和25例,宫颈口松弛分别为223例和27例,术后阴道出血停止时间(≤6d)分别为256例和133例,这四项P<0.05,差异显著;试验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30ml分别为273例和208例,手术时间(≤4min)分别为227例和173例,这两项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无痛技术应用于妇科手术中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B超引导下游离脐静脉穿刺术用于产前诊断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游离脐带穿刺术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对153例因各种原因行产前诊断的孕妇进行B超引导下游离脐静脉穿刺术。结果:1.43例18w-21w孕妇穿刺成功率为87.3%,60例22w-28w孕妇成功率97.5%,50例28w以上的成功率为100%,总成功率95.5%。2.并发症:96例穿刺经过胎盘,胎盘渗血32.3%(31/96),脐带穿刺后渗血16.3%(25/153)。胎儿心动过缓者占5.9%(9/153)。术后未出现晚期流产、胎死宫内、早产、宫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游离脐带穿刺术用于产前诊断是一项成功率高而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住院13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同时进行植物血凝素(PHA)皮试及体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观察二者的相互关系,及其与患者的临床转归的意义。一、材料及方法(一) 检测对象:病毒性肝炎病人130例;正常人41名(供血者及本院职工、学生)。(二) 试验方法1.PHA皮肤试验:PHA冻干粉剂是广州医药工业研究所生产,批号810,514,用  相似文献   
4.
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理,多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意见仍有分歧。目前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分泌性中耳炎。究竟是因咽鼓管的阻塞,抑中耳腔的炎症引起?为了探索这个问题,本实验采用豚鼠耳泡(auditory bulla)的细菌培养,及细胞涂片,耳泡及咽鼓管的病理切片检查,了解某些中耳腔积液的发病机理(豚鼠的耳泡,相当于人的中耳腔)。我们应用银夹夹住咽鼓管的近咽口处,造成咽鼓管的机械性阻塞,应用烧红的铝丝烧灼咽鼓管腔,导致咽鼓管及耳泡的炎症感染。由于豚鼠非常娇嫩,情况稍有不  相似文献   
5.
脐静脉穿刺用于产前诊断230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游离脐带穿刺术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对230例因各种原因行产前诊断的孕妇进行B超引导下游离脐静脉穿刺术。结果:102例18-21周孕妇穿刺成功率为90.5%,72例22-28周孕妇成功率97.8%,56例28周以上的成功率为100.0%,总成功率96.1%;169例穿刺经过胎盘,胎盘渗血29.2%(49/168),脐带穿刺后渗血17.8%(41/230)。胎心过缓者占5.2%(12/230)。术后未出现早产、宫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脐带穿刺术用于产前诊断是一项成功率高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用自制全细胞抗原建立了ABC-ELISA检测MP-IgG抗体方法,其敏感性高于常规ELISA和以美国产抗原建立的CF方法,特异性和重复性也好。应用该方法检测了62例来自广州市两家医院儿科肺炎住院儿童的血清和79例广州市某高校健康大学生体检血清.结果显示肺炎儿童组8例抗体阳性,占病例总数的12.9%,抗体最高滴度为1∶800,一般为1∶200~1∶400,其中有2例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增高4倍或以上,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阳性例数和P/N比值均增高(有显著性差异,t检验分完。1为P<0.005和P<0.01);大学生组50例抗体阳性,抗体最高滴度为1∶12800,一般为1∶1600~1∶3200。提示,在广州市儿童和大学生中存在MP感染;支原体过儿童肺炎占儿童肺炎病因一定比例。MP感染率和抗MPIgG抗体水平在儿童中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的趋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广州市某大学86年级新生自入学开始至1年半期间内,从先后三次健康检采集血清标本共1064份,应用微量补体结合试验测检其肺炎支原体(MP)抗体,阳性率第一次(1986.9)为者225名,血清的MP补结抗体阳性率(阳转率)分别为0.89%(2/225)、22.42%(50/223)和20.0%(35/175)。第二、三次血清MP补结抗体阳转率较第一次的阳性北有非常显著差异(P值<0.01)。提示该批大学生在入学一年半期间内,可能发生过MP感染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免疫印迹分析肺炎支原体抗原与抗体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MP国际标准株FH株和地方株北京82株兔免疫血清对自制的FH株,北京82株全细胞抗原和美国产CT抗原三种抗原作了免疫印迹分析。同时用以上三种抗原分析了62例肺炎儿童血清和79例健康大学生血清。  相似文献   
9.
用自制全细胞抗原建立了ABC-ELISA检测MP-IgG抗体方法,其敏感性高于常规ELISA和以美国产抗原建立的CF方法,特异性和重复性也好。应用该方法检测了62例来自广州市两家医院儿科肺炎住院儿童的血清和79例广州市某高 校健康大学生体检血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