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旨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根据患者跌倒不良事件报告表,回顾2016年1—12月32例精神科患者跌倒状况,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现状调查与分析原因,按照80/20原则选定造成跌倒的3项主要原因为:防护措施不足、跌倒风险评估不到位、陪护培训不到位。经真因验证,确定跌倒7项真因:地面湿滑、洗手间不安全、医疗保护措施不足、跌倒风险评估量表敏感度低、风险评估质控不到位、宣传资料不完善、培训方式单一。运用头脑风暴及评价法制定防范措施:改善设施设备、完善跌倒风险评估、规范陪护培训。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跌倒发生率、陪护人员对患者跌倒风险的认知状况。结果陪护人员对跌倒风险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品管圈后患者跌倒发生率由活动前的0.507‰降至活动后的0.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实施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管理,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在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中给予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48例,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48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平均呼吸频率、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肌肉松弛疗法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MECT)后焦虑程度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接受MECT治疗的90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病人均接受MECT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前1h、术后1h及6h各增加1次肌肉松弛疗法。采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自制治疗依从性问卷评定病人接受MECT先后的焦虑水平及治疗依从性,并对两组病人焦虑、治疗依从性得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肉松弛疗法能有效缓解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病人焦虑情绪,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SBAR模式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7—9月104例进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转运交接单进行转运交接;将2021年1—3月106例进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患者设为SBAR组,采用SBAR模式转运交接单进行交接。比较2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前交接时间、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后交接时间、交接双方护士的满意度、转运交接缺陷发生率。结果 SBAR组患者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前交接时间、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后交接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AR模式转运记录单使用后的护士满意度较使用前明显提高(P<0.05);SBAR模式转运交接单后交接缺陷发生率较使用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模式指导下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转运交接,可规范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的转运交接流程,能有效降低转运交接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一种自制鼻胃管固定装置应用于临床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0月住院的97例留置鼻胃管的精神障碍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两组均使用常规方法置入胃管,对照组予传统胶布固定鼻胃管,观察组予自制新型鼻胃管固定装置固定.观察两组病人鼻胃管滑脱发生率、鼻胃管固定处皮肤损伤发生率以及病人主观舒适度、美观度.结果:观察组病人鼻胃管滑脱率、鼻胃管固定处皮肤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主观舒适度、美观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制的鼻胃管固定装置能有效固定鼻胃管,明显降低了鼻胃管滑脱率和固定处皮肤损伤发生率,提高了病人舒适度和美观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