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乌司他丁组(B组)、血必净组(C组)、乌司他丁+血必净联合组(D组)各40例,A组予常规治疗,B组、C组、D组在A组基础上分别给予静脉滴注乌司他丁、血必净、乌司他丁和血必净7 d。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动脉血气分析,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28d生存率。结果:D组治疗后TNF-α、IL-6、PCT显著下降,PaO_2、PaO_2/FiO_2升高程度及P(A-a)O_2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其他三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其他三组,28 d生存率则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辅助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较理想方法.方法 选择粘连肠梗阻40例,采用西医手术治疗20例(A组),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20例(B组)作为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A组20例痊愈20例,但复发3例,治愈率100%,复发率15%.B组20例治愈18例,2例中转手术,治愈率90%,复发率5%.结论 手术组治愈率高,复发率高,保守组治愈率亦高,但复发率低,采用中西医结合,是目前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永祺 《现代保健》2012,(11):125-12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较理想方法。方法:对2006年-2011年6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除了3例中转手术开腹治疗外,57例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5.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疗效较好,能明显降低阑尾周围脓肿的死亡率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较理想方法。方法选择粘连肠梗阻40例,采用西医手术治疗20例(A组),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20例(B组)作为临床对照研究。结果A组20例痊愈20例,但复发3例,治愈率100%,复发率15%。B组20例治愈18例,2例中转手术,治愈牢90%,复发率5%。结论手术组治愈率高,复发率高,保守组治愈率亦高,但复发率低,采用中西医结合,是目前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4,4′-二苯基甲烷二胺、甲苯二胺、二乙基甲苯二胺为扩链剂,制备了系列的聚醚型聚氨酯脲弹性体。借助IR研究了软硬段微相中的氢键分布。利用SEM直观地展示了微区特征。通过物性的比较,探讨了芳香二胺扩链剂的结构对称性及空间位阻对聚氨酯脲弹性体的形态及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乳房囊性增生症的疗效.方法 采取中医辨症论治结合常规西药治疗40例乳房囊性增生症患者,结果 40例中治愈3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乳房囊性增生症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间苯三酚分别联合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异丙嗪治疗肾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科自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488例明确诊断为结石性肾绞痛的患者,分成4个治疗组,分别为山莨菪碱注射液加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组(A组)、间苯三酚注射液加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治疗组(B组)、山莨菪碱加异丙嗪注射液治疗组(C组)、间苯三酚加异丙嗪治疗组(D组),于治疗后30min、60min观察不同组间的止痛效果,副作用及24h复发率。结果 A组总有效率92.0%,B组总有效率96.3%,C组总有效率93.2%,D组总有效率95.1%;A组副作用发生率11.7%,B组副作用发生率5%,C组副作用发生率12.5%,D组副作用发生率8.7%;A组24h复发率10.2%,B组24h复发率7.5%,C组24h复发率9%,D组24h复发率8.7%。结论 B组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24h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Procalcitonin,PCT)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及两者结合对老年重症肺炎病情发展和预后的判断意义。方法选取75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在治疗前均测定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PCT水平,同时行APACHEⅡ评分。根据首次APACHEⅡ评分分组,≥20分的33例为高分组;<20分的42例为低分组。追踪14天,存活的52例为存活组,死亡组有23例。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PCT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高分组与低分组相比,血清PCT水平及APACHEⅡ分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死亡组的PCT(3.36±2.76)ng/ml与APACHEⅡ分值(28.05±4.55)分与存活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414,P<0.01)。结论 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有相关性,二者结合综合分析,对判断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知情本研究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单用奥曲肽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比较C0PD急性加重期(AECOPD)(研究组,n=82)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n=36)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D-二聚体(D-D)的差异.结果:研究组APTT(46.1±9.7)s、FIB(5.0±1.8)g/L、D-D(463.2±185.3)u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1±4.3)s、(2.9±1.1)g/L、(81.1±33.2)ug/L, P均<0.05;而TT、PT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AECOPD患者存在明显高凝状态,需要抗凝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