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主要的致死致残原因,再灌注治疗是其标准的治疗方案,然而再灌注治疗伴随着再灌注损伤,再灌注损伤的机理目前还未完全清楚,分子、细胞、组织上的改变均与参与再灌注损伤,本文就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预激综合征伴房颤的疗效.方法 选用近3年本院心内科收治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患者13例,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 12例转复为窦性心律,转复时间为0.5~8.2 h.结论 胺碘酮治疗预激综合征伴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常出现ST段抬高,大量循证医学证明再灌注时间是决定这类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指南要求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需在十分钟之内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再灌注治疗,主要依据胸痛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4.
因冠状动脉闭塞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常出现ST段抬高,大量循证医学证明再灌注时间是决定这类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1],国内外的指南均要求在患者就诊后30min内开始溶栓或介入治疗[2].……  相似文献   
5.
高启军 《当代医师》2014,(1):138-141
围生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PPCM)是继发于妊娠的以累及心肌为主的一种心肌病.表现为左室收缩功能减退和心力衰竭.多出现在产前1个月和产后5个月之内,但有少数病例发生早于产前1个月[1].考虑到过度严格的时间限制可能造成漏诊,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议取消了时间上的严格限制,定义为:PPCM是一种特发性心肌病,在妊娠末期或产后几个月内出现以左室收缩功能障碍为主的心力衰竭,且无其他致心力衰竭的病因存在.该病的诊断主要靠排除法.左心室不一定扩张,但是射血分数几乎总是下降至45%以下[2].  相似文献   
6.
高启军  尹琼  万书平 《中医药研究》2013,(11):1400-1400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组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致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常见诱因为饱餐、休克、体力活动、情绪激动、脱水、出血等.低血糖诱发者较少见高龄患者未见报道.本院收治一例92岁女性低血糖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治疗病情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膳食纤维与冠心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1953年由英国流行病学专家提出。自20世纪70年代Burkitt和Trowell的研究指出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病率升高可能与膳食纤维摄入量减少有关以来,DF便成为营养学家、流行病学家以及食品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认识到补充DF可能是过去15年美国冠心病死亡率下降30%的重要原凶,人们更加关注DF在维持健康和预防疾病中的作用。目前国外已有大量关于DF在防治便秘、控制体重、抗癌、降低血胆固醇、预防和控制糖尿病、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以及提高人体肠道免疫力等方面的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围生期心肌病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湖北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年里共有23例发生围生期心肌病,发病率约为1/2400。17例发生于产后3个月,发病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28.3%±8.2%,随访1年后21例中的16例心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围生期心肌病较少见,本院收治围生期心肌病患者总体预后尚可。  相似文献   
9.
高启军  邓长金 《心脏杂志》2019,31(5):621-622
<正>当心脏两个频率相近的独立节律点产生的激动发生连续3次或3次以上完全性干扰,称为干扰性脱节~([1])。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伴干扰性房室脱节临床较少见。本院收治1例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伴干扰性房室脱节引起低血压的患者。1临床资料患者82岁,男性,因"胸痛1天"于2018年11月24日入我院,有脑梗死病史,入院诊断为冠心病急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误诊情况及治疗方法,以提高确诊率,改善预后。方法选用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确诊APE病例47例,对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发病年限分为2组,比较两组的确诊时间及预后。结果APE患者极易误诊,首诊误诊情况依次为心力衰竭10例(21.3%),肺部感染8例(17.0%),急性冠脉综合征(ACS)7例(14.9%),脑梗死2例(4.3%),漏诊1例(2.1%),使用修正的Geneva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早期确诊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APE可并发于多种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误诊漏诊,使用修正的Geneva评分对患者进行筛选,可提高早期确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