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腔颌面部肿瘤病人由于肿瘤位置偏后或需切除下颌骨或部分舌组织,口内创面较大,切口渗液、渗血较多,局部组织肿胀,病人吞咽困难,加上全身麻醉后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唾液在口内滞留、黏稠,同时由于术后舌肌附着关系改变可能发生舌后坠,为避免病人术后发生呼吸道梗阻的危险,常有病人带气管插管返回病房,因此,做好气管插管的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无论肿瘤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均会对患者造成不安和忧虑。肿瘤发生在口腔颌面部不仅加重了患者对生命的担忧,且影响进食和美观,影响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经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断为肿瘤且术后造成面部外形及功能改变的患者192例进行回访,了解患者对面部外形及功能改善需求状况,并根据此调查结果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前列腺癌去雄激素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去雄激素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对2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循证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可减轻前列腺癌去雄激素治疗后的不良事件,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对31例宫颈癌患者实施根治术同期行腹膜代阴道延长术.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9~11 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6个月返院复查和问卷随访,无1例发生阴道挛缩或粘连;28例恢复正常性生活.提示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及积极的胃肠道准备,术后加强会阴护理,做好阴道模具的使用和消毒,密切观察病情,给予详细的出院指导,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并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程系统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癌撤除雄激素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将80例接受去雄激素治疗的前列腺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全程护理组40例采用全程系统跟踪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全程系统护理干预可减少前列腺癌去雄激素治疗后的不良事件,提高前列腺癌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肾癌患者根治性肾切除术后不舒适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由于手术创伤大造成患者伤口疼痛、引流管不适等均可造成患者不舒适,故促进患者术后舒适是我院的护理理念。笔者对80例术前经B型超声和CT检查确诊为一侧肾癌并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肾癌患者进行了术后不舒适的原因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了解患者术后不舒适的相关因素,实施舒适护理,帮助患者解除不适,促进患者舒适。  相似文献   
8.
循证护理对前列腺癌去雄激素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前列腺癌去雄激素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去雄激素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对2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循证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可减轻前列腺癌去雄激素治疗后的不良事件,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旨在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泌尿外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375例浅表性膀胱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5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54例,感染率为14.40%;在送检的54例标本中50份检出病原菌,检出率为92.59%,共分离出病原菌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8株占73.08%;革兰阳性菌11株占21.15%;真菌3株占5.77%,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变形菌属、粪肠球菌,分别占30.77%、17.31%、11.54%;糖尿病(OR=3.328,P<0.01)和术前因尿潴留行导尿术(OR=7.406,P<0.01)是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医院感染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众多,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回顾2007年1月~2008年6月膀胱癌术后行膀胱灌注的患者108例,其中21例膀胱灌注后药物保留时间〈2h,分析其影响因素认为与心理因素、药物及尿管的刺激、膀胱容量减小或短时间内尿液生成过多、尿路感染等因素有关。制定了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饮水干预、严格操作过程中质量控制、利多卡因的应用。通过护理干预,本组患者膀胱灌注后药物保留时间均达到了2h,使患者能顺利完成膀胱灌注治疗,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