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声速匹配技术联合常规超声在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4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并有病理结果的88例乳腺结节患者(共125个结节),进行声速(sound velocity,SV)测定。结果 SV判断乳腺良恶性肿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3,最佳临界点为1 565 m/s。以此为界点,SV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7.6%、89%、84.8%。常规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ROC曲线下面积为0.818,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70.6%、74.7%、73.6%。二者联合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4.1%、92.3%、92.8%。结论SV及常规超声在乳腺肿物良恶性的判定上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SV与常规超声联合可以提高乳腺良恶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骨髓干细胞是多种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群的总称,因其提取方便、伦理争议小且有多分化潜能的特点,成为治疗许多疾病的新手段.然而受到移植效率低下、靶向性差的限制,导致其归巢率低,难以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超声靶向微泡破坏(Ultra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靶向给药新方法[1].因其无创、靶向性好的特点,能有效提高靶组织局部药物浓度、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将其与干细胞移植联合,可显著提高归巢率.UTMD技术有希望成为一种新的介导干细胞移植的方法,为进一步治疗缺血性疾病另辟新径.  相似文献   
3.
4.
5.
<正>患者女,8岁,因发现颈部包块7 d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胸骨上窝可触及2.0 cm×2.0 cm质韧包块,下界不清。超声检查:于胸骨上窝探及一囊实混合性包块,大小3.6 cm×3.2 cm×2.4 cm,与甲状腺无明显连通,病变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以实性成分为主,混杂斑点样强回声及无回声,彩色多普勒于病变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1),考虑良性畸胎瘤可能性大。CT检查:胸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的血流特征对其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2个完全实性及接近完全实性的甲状腺结节的血流特征,根据结节大小分成1cm组和≥1cm组。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节的血流特征与良恶性的关系。结果良性结节以Ⅱ级血流、混合型血流为主,恶性结节则以Ⅰ级血流、边缘型和内部型血流为主。良性结节在1cm组以Ⅰ级血流为主,在≥1cm组以Ⅱ级血流为主;恶性结节在两组中均以Ⅰ级血流为主,但随着结节增大,Ⅱ、Ⅲ级血流所占比例上升。1cm组的良恶性结节均以边缘型血流为主,≥1cm组的良性结节以混合型为主,恶性结节以内部型为主。结论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血流特征存在一定重叠性,对鉴别诊断价值有限。结节大小对血流特征虽有一定影响,但即使基于结节大小,其对鉴别结节良恶性依然没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8~2010年对16例急性肾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其中4例因患者家属放弃治疗,2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其余12例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和临床精心护理,均肾功能恢复,脱离血液透析痊愈出院。12例患者中脓毒血症1例,败血症1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2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笑  付汉青  胡虹莺 《新医学》2000,31(11):681
1 引 言 1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不易控制,波动大。胰岛素泵由一个装有常规胰岛素的泵容器,一个小型电池驱动的泵和计算机芯片组成,芯片可以准确控制泵释放胰岛素的剂量,这一切封装在塑料盒内,大小如同寻呼机。针头或者软管插入皮下,通常定位于腹部,通过细塑料管与泵相连。胰岛素泵可以设定持续的基础输注量及餐前大剂量以模拟正常的胰岛分泌。胰岛素泵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本文报告了用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病人2例。2病例报告 例1男,65岁,糖尿病病程为20年。按照WHO诊断标准(198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常规超声诊断为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类的甲状腺单发实性病灶良恶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常规超声发现的106例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行剪切波弹性成像,获得病灶杨氏模量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良、恶性病灶杨氏模量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之间的差异,并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价杨氏模量值鉴别甲状腺可疑恶性病灶的价值。结果良恶性病灶杨氏模量平均值、最大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57、3.87,P均〈0.01),最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9,P=0.577)。杨氏模量平均值鉴别良恶性结节能力优于最大值(P〈0.05)。ROC曲线示平均值30.91 kPa为最佳界点,当界点降至19.8 kPa时,敏感度由76.6%升至100%,而特异度由79.7%降至30.5%。结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平均值对常规超声发现的甲状腺TI-RADS 4类单发实性病灶的鉴别诊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5年开展品管圈活动,以2015年3月-12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前)作为对照阶段,2016年1月-10月实施后作为观察阶段,考核标准均以本院护理质量标准为依据,将两阶段的病人质量(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分级护理、健康教育)、消毒隔离、病区护理管理质量的平均分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病人质量、消毒隔离、病区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阶段,并且观察阶段护理质量较对照阶段相比有显著提高,两个阶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活动对护理质量提高有促进作用,可以作为护理管理体系,推广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