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氯诺昔康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东  吕胜  马玉姗 《中国药业》2006,15(20):56-57
目的 观察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单次使用氯诺昔康的24h镇痛作用。方法 将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氯诺昔康8mg)、B组(氯诺昔康16mg)和c组(对照组),每组30例,A,B组均在术毕注射氯诺昔康.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分别于术后1,4,8,24h作痛觉评分,并记录有无恶心等副作用及术后24h内使用镇痛药物的总次数。结果 使用氯诺昔康的两组患者术后24h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组使用镇痛药的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毕单次静脉注射8mg或16mg氯诺昔康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16mg组的镇痛作用更强,且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分娩时局部和全身应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08.1)、EMbase(1980-2008.1)、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1期)、CBM(1978-2008.1)、CNKI(1979-2008.1),同时筛选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收集有关比较局部和全身应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文献质量,并采用RevMan4.2.10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研究,5909例产妇。Meta分析结果显示,局部和全身应用阿片类药比较进行分晚镇痛.母亲对局部应用阿片类药分娩镇痛疼痛缓解更满意[RR=I.63,95%CI(1.27,2.09)],两组5min新生儿Apgar评分〈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3,95%CI(0.40,1.01)]:结论现有证据显示,与局部用药比较,全身心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母亲对分娩疼痛缓解更满意。但两组均存在对母亲和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因此,要证明哪种途径应用阿片类药进行分娩镇痛更加有效和安全,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体重的格拉司琼剂量,对于改善腰麻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作用及其最低有效剂量确定。 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进行择期剖宫产术分娩的14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A组(n=49,静脉缓慢注射格拉司琼40 μg/kg),B组(n=49,静脉缓慢注射格拉司琼20 μg/kg)和C组(n=48,静脉缓慢注射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3组受试者分别于腰麻开始前5 min,根据组别按照上述措施进行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及χ2检验,对3组产妇一般临床资料、手术相关参数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对3组受试者腰麻后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BP)和心率变化进行统计学比较;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母婴结局等。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取得受试者知情同意。 结果①3组产妇年龄、身高及体重等一般临床资料,感觉平面达T6时间、手术时间、低血压发生率与发生次数、去氧肾上腺素及阿托品使用总量等手术相关参数,以及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产妇腰麻后不同时间点(0、3、6、9、12、15、18、21、24、27、30、33、36、39、42、45 min)的MABP及心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5.606,P<0.001;F时间=4.297,P<0.001)。3组产妇腰麻后的MABP及心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处理=1.103,P=0.335;F处理=0.706,P=0.496)。③本研究产妇术中,均无QT间期延长,无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娩出新生儿均未发生心动过缓、低体温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不良结局。 结论择期剖宫产术分娩产妇腰麻前,经静脉缓慢注射20 μg/kg或40 μg/kg格拉司琼,均不能有效改善腰麻所致的剖宫产术分娩中的产妇低血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格拉司琼复合利多卡因静脉预处理减轻异丙酚注射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例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利多卡因组(Ⅱ组)、格拉司琼组(Ⅲ组)和格拉司琼+利多卡因组(Ⅳ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在给药前均先以橡胶止血带阻断其局部静脉回流.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3 mL,其它患者按其分组分别给予利多卡因20 mg、格拉司琼2 mg或2 mg格拉司琼和20 mg利多卡因混合液.1 min后松开止血带,并推注1/4预计量异丙酚,同时记录注射部位疼痛评分. 结果 4组患者术中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分别为:对照组84%,利多卡因组46%,格拉司琼组52%,格拉司琼+利多卡因组24%.后3组注射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格拉司琼复合利多卡因组异丙酚注射痛、术后恶心呕吐及寒战的发生率更低(P<0.05). 结论格拉司琼复合利多卡因静脉预处理可以有效减轻术中异丙酚注射痛,并且还能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及寒战.  相似文献   
5.
咪唑安定或氟哌啶醇辅助硬膜外麻醉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比较咪唑安定或氟哌啶醇加杜冷丁在辅助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 61例全身状况ASA评分I-Ⅱ级妇科手术病人硬膜外麻醉后随机分为M组和H组,M组31例,咪啶安定0.05-0.07mg/kg加杜冷丁1mg/kg静脉滴注;H组30例氟哌啶醇0.1mg/kg加杜冷丁1mg/kg静脉滴注。观察其用药前后焦虑视觉类比(AVAT)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顺行性遗忘,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浓度的变化,以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结果 AVAT评分二组无差异;Ramsay镇静评分,顺行性遗忘及术后病人满意度M组优于H组(P<0.01)。用药后潮气量,每分通气量和血氧饱和度二组均下降(P<0.01),降低程度M组>H组(P<0.01)。注射部位疼痛M组<H组(P<0.01,躁动及反复加药次数M组>H组(P<0.01)。抑制应激H组优于M组。结论 咪唑安定可减少杜冷丁引起的局部疼痛,其良好的镇静,抗焦虑,明显的顺行性遗忘,降低病人对手术和麻醉的不良记忆,作为硬膜外辅助用药有较好前景,但应注意其对呼吸的影响,用药后躁动及药物作用时间短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6.
马玉姗  柳慧  林雪梅 《四川医学》2012,(8):1338-1340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静脉预处理减轻异丙酚注射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例拟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Ⅰ组(0.5mg布托啡诺组)、Ⅱ组(1mg布托啡诺组)、Ⅲ组(利多卡因组)和Ⅳ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在给药前均先以橡胶止血带阻断其局部静脉回流。Ⅰ组和Ⅱ组分别经静脉给予布托啡诺0.5mg和1mg;Ⅲ组给予利多卡因20mg;Ⅳ组给予生理盐水2ml。1min后松开止血带,并推注1/4预计量异丙酚,同时记录注射部位疼痛评分。结果 4组患者术中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分别为:0.5mg布托啡诺组68%,1mg布托啡诺组46%,利多卡因组52%,生理盐水对照组88%。布托啡诺组和利多卡因组注射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1mg布托啡诺组注射痛发生率低于0.5mg布托啡诺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静脉预处理可以有效减轻异丙酚注射痛。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头针结合康复治疗对脑血栓形成恢复期偏瘫患者临床治疗作用。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脑血栓形成恢复期偏瘫患者106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采用头针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第4周,采用NIHSS评分标准和ADL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发现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针结合康复治疗对脑血栓形成恢复期偏瘫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持续高氧暴露时,新生大鼠不成熟肺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推测其在高氧肺损伤机理中的作用。 方法 随机将足月SD 新生大鼠80只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每组40只。高氧组出生后立即置入氧体积分数>95%的持续高氧环境中饲养,空气组则持续空气中饲养。两组分别于暴露于高氧或空气中4、7、10 d时随机抽取8只,麻醉后取肺组织,比较两组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O-1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并计算两组肺组织面积积分光密度(IOD)值。结果 病理学检查显示,高氧7 d,可见肺泡结构破坏,肺泡壁大量炎细胞侵润,肺间隔增宽,可见明显肺水肿改变。高氧10 d,肺体积缩小,正常肺泡数目减少。肺泡结构破坏,局部纤维增生,肺纤维化明显。肺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蛋白阳性表达主要表现为肺泡上皮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及肺泡巨噬细胞胞浆呈棕黄色,高氧4、7、10 d 组IOD值表明各时间点肺组织的HO-1表达均高于空气组(P<0.05)。结论 持续高浓度氧可促进不成熟肺组织HO-1表达增加,这种表达增加可能与不成熟肺组织高氧肺损伤病理生理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持续吸入高浓度氧气对新生大鼠的肝损伤,探讨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在损伤肝组织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方法 足月SD 新生大鼠100只随机分为空气组 (N组) 和高氧组 (O 组),每组50只。高氧组出生后立即置入氧体积分数>95%的持续高氧环境中饲养,正常对照组则持续空气中饲养。两组分别于暴露高氧或空气中4、7、14 d 随机抽取8只,麻醉后取肝组织,比较两组肝细胞凋亡指数,检测Nfr2在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肝细胞凋亡指数及Nrf2的表达于各时点高氧组均高于正常组 (P<0.01)。高氧组7、14 d与高氧组4 d比肝细胞凋亡指数及Nrf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持续高浓度氧气吸入可致新生大鼠肝损伤,Nrf2表达增加,启动机体自身抗氧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