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鉴定试剂盒(分子杂交法)进行分枝杆菌菌种初筛的准确性,并探讨如何快速准确地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混合感染标本。方法采用分子杂交法对20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人工制备结核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和偶发分枝杆菌的混合感染模型,评价基因测序法、芯片法和Hain test在检测分枝杆菌混合感染中的准确性。结果以对硝基苯甲酸(PNB)分离鉴定结果为参照,分子杂交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5.12%(65/86)和98.25%(112/114)。对于人工制备的13种不同比例混合的H37Rv和NTM,芯片法和Hain test均可以准确鉴定出混合感染标本中的混合菌种,而基因测序结果表明,H37Rv:偶发分枝杆菌的比例在10%~90%范围内才能区分出混合感染的类型。结论分子杂交法对于结核分枝杆菌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一旦经该法鉴定为NTM,则具有很高的诊断意义。明确标本中存在混合感染后可以采用芯片法或Hain test对临床上高致病的分枝杆菌进行菌种水平的鉴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使用BACTECTM MGIT960进行分枝杆菌培养时,仪器报告结果为阴性的MGIT960培养管中颗粒的性质及成因。 方法 收集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进行分枝杆菌培养的标本中31份仪器报告阴性但有颗粒形成的培养管,分别对颗粒性物质进行抗酸染色、罗氏培养和BACTECTM MGIT960传代培养。对培养阳性的标本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选择8株培养阳性的标本进行低细菌载量接种试验来分析颗粒形成的原因,包括2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3株蟾蜍分枝杆菌和3株胞内分枝杆菌,每株将1个麦氏浓度的菌悬液用生理盐水连续稀释至10-5、 10-6、10-7、 10-8 倍,各接种到2支培养管。 结果 31份仪器报告阴性但有颗粒形成的培养管,有29份经再次传代培养后获得阳性培养结果,其中24份(24/29)用颗粒直接涂片后进行显微镜抗酸杆菌检查结果为阳性。29份培养阳性的菌株包括7株蟾蜍分枝杆菌,4株胞内分枝杆菌和18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接种量为10-6、10-7、 10-8 浓度的蟾蜍分枝杆菌培养管中均有颗粒形成,阳性比例分别为4/6、5/6、6/6。 结论 BACTECTM MGIT960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时,仪器报告阴性的MGIT960培养管中颗粒多为活的分枝杆菌;BACTECTM MGIT960系统颗粒的形成与低细菌载量有关,颗粒形成也有一定的种属特异性,主要集中在蟾蜍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  相似文献   
3.
薄层凝胶TLA+PNB法培养和鉴定结核杆菌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与L-J固体培养,16SrDNA核酸序列测序方法比较,评价一种快速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鉴定方法 (薄层凝胶TLA+PNB)的应用价值。 方法 实验样本来源于北京胸科医院疑似结核病例,包括痰样本和气管分泌物。所有的样本用NaOH/NALC方法 前处理,然后离心用PBS中和后接种于L-J固体培养基和TLA+PNB固体培养基上。对培养阳性的标本,水煮法提取DNA后PCR扩增16S rDNA核酸序列并测序。最后分别计算2种培养基的敏感度,特异度,培养时间,污染率和TLA+PNB菌种鉴定的敏感度,特异度。 结果实验共包含 211份临床样本。对于抗酸染色阳性的标本,培养阳性率为 77.4%,而对于抗酸染色阴性的标本,L-J 和TLA培养阳性率均为 8.2%。TLA 和L-J敏感度均为 84.2%,特异度均为100%。TLA+PNB培养基在 48例培养阳性的标本中发现 8例 NTM,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100%。污染率TLA 和L-J分别为4.7% 和1.2%。平均报告阳性结果时间 TLA 和L-J分别为10.6-d和22.9-d (P<0.001)。 结论 TLA+PNB 培养和鉴定方法 是一种快速、可靠、廉价的结核分枝杆菌诊断方法 。在基层实验室中,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美罗培南(meropenem,MEM)对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分离的NTM临床分离株,共计207株。采用微孔板Alamar Blue 法测定MEM对纳入的207株NTM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抑菌效果。同时,评价其对46种NTM标准株[30株快生长分枝杆菌(rapidly growing mycobacterium,RGM)和16株慢生长分枝杆菌(slowly growing mycobacterium, SGM)]的体外抑菌情况。结果 在30株RGM标准菌株中,26.7%(8/30)的菌种对MEM耐药。MEM对偶发和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率分别为33.3%(11/33)和82.5%(33/40)。在16株SGM标准株, 56.3%(9/16)的菌株对MEM耐药。在SGM 临床分离株中,MEM对戈登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和堪萨斯分枝杆菌的耐药率分别依次为20.0%(2/10)、63.9%(23/36)、72.7%(16/22)和95.6%(43/45)。结论 MEM对于大多数RGM菌种和部分SGM菌种都显示出一定的体外抑菌活性,其中对偶发分枝杆菌和戈登分枝杆菌则显示出相对较好的体外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X)和甲氧苄啶(trimethoprim,TMP)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探讨SMX与其他抗结核药物的体外相互作用。 方法 采用微孔板Alamar blue法测定TMP联合SMX对121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设计方法,抽取1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观察SMX在与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卡那霉素、氧氟沙星、利福布丁联用时MIC值的影响,以H37Rv为对照,通过计算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观察SMX与其他抗结核药物之间是否存在协同作用。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MDR菌株、非MDR菌株、敏感菌株间MIC的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90.08%(109/121)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可以被MIC为1/19(TMP∶SMX)μg/ml的复合制剂抑制生长, 5株菌株的“TMP∶SMX=1∶19”的MIC为2/38 μg/ml,仅有7株“TMP∶SMX=1∶19”的MIC≥2/38μg/ml,包括敏感株5株,MDR菌株2株。“TMP∶SMX=1∶19”对敏感株、MDR菌株及非MDR菌株MIC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111,P=0.946)。对于H37Rv,SMX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药后,除了利福布丁表现出协同作用(FICI为0.281)外,其余药物均表现为无关作用。对18株临床分离株,SMX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药后,77.78%(14/18)表现为与利福布丁协同,FICI范围为0.205~1.063。 结论TMP联合SMX有较好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并且这种活性与细菌对其他药物是否耐药无关;SMX与其他常用抗结核药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准确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WebofScience、CochraneLibrary、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广泛收集文献,根据QUADAS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最终纳入16篇相关文献,共计18项研究。应用Meta—Disc软件对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比值比进行合并分析,对纳入的研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采用Meta回归分析异质性的来源。Meta回归会生成相对诊断比值比(relativediagnosticoddsratios,RDOR)。当RDOR〉1.0,表明某个研究特征比没有这个特征的诊断准确性要高。结果最终纳入16篇文献,共计18项研究综合分析所有数据,合并敏感度为0.91(95%CI:0.90~0.93);合并特异度为0.97(95%CI:0.96~0.97);合并诊断比值比为283.02(95%CI:157.37~509.00);受试者工作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829。研究间异质性来源与结果判断相关,紫外灯判读试验的精确性比肉眼判读试验的精确性高5.66倍(RDOR--5.66,95%CI:1.32-24.22,P=0.0225)。结论对纳入的研究分析证实,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临床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很高,表明该方法在结核病的快速诊断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46份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分别进行涂片镜检,罗氏培养以及实时定量PCR和LAMP法检测。结果涂片镜检,罗氏培养实时定量PCR和LAMP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0.89%,45.53%,54.47%,57.32%。以罗氏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LAMP法诊断的敏感性为96.19%(101/105),特异性为76.87%(103/134),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是Κ=0.71,两法具有很好的吻合性。以实时定量法为标准,LAMP法的敏感性为90.07%(127/141),特异性为93.33%(98/105),两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是κ=0.83,P〈0.001。结论 LAMP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罗氏培养和RT-PCR有着较高的吻合性,很适合作为临床检测项目开展。  相似文献   
8.
涂片显微镜检查是结核病实验室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萋-尼(Ziehl-Neelsen, Z-N) 染色技术和荧光染色技术。Z-N染色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廉价和特异度高等优点,目前使用广泛;荧光染色法较Z N染色法检出率高而阅片强度低,但由于传统汞灯光源的荧光显微镜(fluorescence microscopy,FM)价格昂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发光二极管荧光显微镜(light emitting diodes,LED)是结合了发光二极管与荧光显微镜技术的新型显微镜,已有的数据显示LED显微镜较Z-N染色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敏感度高,具有与荧光显微镜媲美的高敏感度和相似的特异度, 而LED显微镜的价格远远低于荧光显微镜,这些优势预示着未来在结核病领域,LED显微镜有逐步替代传统光学显微镜和传统荧光显微镜的可能。但现有的LED显微镜主要是在传统荧光显微镜的基础上改进了光源,价格仍较高,且对于已经具有光学显微镜的实验室,更换显微镜涉及重复购置和资源浪费问题。新近出现的二极管荧光适配器(light emitting diodes adaptor)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探索。这种适配器是在专门的物镜侧面连接一个发光二极管,通过物镜将二极管发出的蓝光投射到玻片上,激发荧光并进行检测。通过更换专用的物镜及其适配器,即可将现有的光学显微镜改造成LED荧光显微镜,对LED荧光显微镜的推广有促进意义。本研究从实验室诊断效果的角度对二极管荧光适配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腹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对结核性腹膜炎(TBP)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和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203例疑似TBP患者腹腔积液标本的实验室检测资料,纳入同时采用抗酸杆菌(AFB)涂片镜检(简称“AFB涂片”)、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培养”)、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和ADA检测的119例疑似TBP患者,其中确诊TBP患者73例、非TBP患者46例。以临床确诊TBP患者为参考标准,评价AFB涂片、MGIT 960培养、GeneXpert和ADA检测对TBP的诊断效能,并以ROC曲线分析ADA检测的最佳临界值和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在119例疑似TBP患者中,AFB涂片、MGIT 960培养、GeneXpert和ADA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4.1% (3/73)、11.0% (8/73)、12.3% (9/73)和86.3% (63/73),特异度分别为100.0% (46/46)、100.0%(46/46)、100.0% (46/46)和84.8%(39/46),符合率分别为41.2% (49/119)、45.4% (54/119)、46.2% (55/119)和85.7% (102/119)。ROC曲线分析显示,当区分TBP与非TBP的ADA检测最佳临界值为31.45U/L时,AUC为0.836。结论 AFB涂片、MGIT 960培养、GeneXpert检测腹腔积液结核分枝杆菌敏感度均很低,而ADA检测在早期诊断TBP时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检测效能良好,可作为临床诊断TBP的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