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过程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方法将5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行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各组在术前、术后1 d、术后3 d采血测定CRP、IL-2、IL-10含量,并按病理类型分为非单纯性阑尾炎腹腔镜组17例与开放组14例、单纯性阑尾炎腹腔镜组12例与开放组13例。结果非单纯性阑尾炎腹腔镜组与开放组CRP、IL-2、IL-10比较:术前CRP、IL-2、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P=0.645)(t=0.28,P=0.774)(t=0.44,P=0.660);术后1 d,CRP、IL-2、IL-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36)(t=2.29,P=0.029)(t=-2.16,P=0.038);术后3 d,CRP、IL-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P=0.000)(t=2.32,P=0.027),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9,P=0.759)。单纯性阑尾炎腹腔镜组与开放组CRP、IL-2、IL-10比较:术前CRP、IL-2、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7,P=0.333)(t=1.897,P=0.070)(t=1.99,P=0.058);术后1 d,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P=0.212),IL-2、IL-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P=0.032)(t=-2.32, P=0.029);术后3 d,CRP、IL-2、IL-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2,P=0.539)(t=1.28,P=0.212)(t=0,P=1)。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引起的CRP、IL-2、IL-10水平变化小,具有炎症反应小、免疫抑制轻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病种临床路径在农村老年胆囊结石患者双向转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60岁及以上患者4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23)和对照组(n=23)。试验组患者从入院手术到出院转回常熟市辛庄镇卫生院后续治疗均按胆囊结石单病种临床路径模式管理实施连续医疗护理;对照组患者则按传统治疗方法处理,痊愈后从我院直接出院。对两组患者的医院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总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总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单病种临床路径在农村老年胆囊结石患者双向转诊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解剖上基于修补耻骨肌孔的微创无张力疝修补术。作者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为25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免钉合经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稍有改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吸引技术(VSD)在治疗胃肠道手术后腹腔感染合并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胃肠道手术后腹腔感染合并切口感染15例患者进行切口处理,创面覆盖VSD,粘贴薄膜封闭泡沫及引流管出口,连接电动吸引器,泡沫立即塌陷表明封闭良好,设定负压-60~-80mmHg,连续负压吸引7~10日,保持负压引流通畅,7日后拆除泡沫和薄膜。引流物常规送检病原体检查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15例患者细菌培养10例为大肠杆菌,2例为粪链球菌,1例为克雷白氏菌,2例为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混合感染。发热患者10例,在切口VSD后体温均有明显下降,2~5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引流液3天后变清亮,有3例在引流6天后重新清理创面,去除线结等异物再次VSD引流,3例引流结束重新缝合。全组患者VSD后切口胀痛的自觉症状都明显改善,出院时切口愈合良好, VSD后7~14天后出院。结论:VSD技术是治疗胃肠道手术后腹腔感染合并切口感染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检测内皮素转化酶2(ECE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究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 例临床乳腺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正常组织样本,通过qRT-PCR 检测ECE2 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通过siRNA 介导敲低ECE2 表达,利用细胞增殖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划痕迁移实验和细胞周期实验分别验证敲低ECE2 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及凋亡的影响。通过分析与ECE2 共表达基因参与的信号通路,探索ECE2 在乳腺癌发展进程中的潜在分子机制,进一步通过细胞增殖回补实验进行验证。结果 20 例临床乳腺癌组织中ECE2 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上调(30.342±6.564 vs 21.753±8.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5,P=0.000)。转染敲低ECE2 表达后,siECE2#1 组和siECE2#2 组在24,48,72 h 的吸光度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409~211.681,均P < 0.01)。siECE2#1 组(0.515±0.014)和siECE2#2 组(0.511±0.006)细胞克隆形成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473±0.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152,P < 0.001)。siECE2#1 组(56.423±1.137)和siECE2#2 组(42.036±0.754)细胞迁移愈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8.124±1.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5.162,P < 0.001)。siECE2#1 组和siECE2#2 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细胞周期显著阻滞在G1 期。siECE2#1 组和siECE2# 组细胞中E2F1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03.020,136.301,均P< 0.001);MYC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F=613.395,102.573,均P < 0.001)。在敲低ECE2 表达的乳腺癌细胞中分别回补E2F1 和MYC 后,细胞增殖速率回归至正常水平。结论 ECE2 高表达诱导促癌基因E2F1和MYC 的高表达进而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阻碍细胞周期停滞在G1 期,参与乳腺癌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