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患者女,76岁,回族,主诉:反复呕吐10天余.患者于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后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进食物及胆汁,伴烧心及反酸,偶有腹泻,为黄色稀便,2次/d,无腹胀、腹痛、发热等,当地医院输液5 d后无明显改善,饮食差,平素大便干燥,2~3 d一次,小便正常,近2个月体重下降约10 kg.患者"高血压"病史20年余,长期口服"依那普利1片/d",2010年因腹胀就诊,诊断为肠梗阻,保守治疗后缓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改变在大肠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大肠腺瘤发展至大肠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炎性息肉、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中hMLH1和hMSH2蛋白表达和突变情况.结果 大肠炎性息肉hMLH1蛋白阴性表达率为4.76%,hMSH2蛋白的阴性表达率为0;大肠腺瘤性息肉组织中,hMLH1蛋白阴性表达率为21.66%;hMSH2蛋白阴性表达率为8.92%;在散发性大肠癌组织中,hMLH1蛋白阴性表达率为27.27%,hMSH2蛋白阴性表达率为13.64%.结论 本文的结果表明hMLH1和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从炎性息肉组织、腺瘤组织到腺癌组织逐渐降低,提示早在腺瘤阶段已经有MMR的基因的突变或功能异常,提示MMR基因的突变,尤其是hMLH1和hMSH2的突变可能是大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β-淀粉样蛋白(Aβ)_(25-35)刺激下的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中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对数期生长的BV-2细胞分为4组:正常细胞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加入40μmol/L Aβ_(25-35))、RNA干扰组(采用RNA干扰HMGB1后加入40μmol/L的Aβ_(25-35))和溶剂对照组(加入终浓度为0.1%的DMSO)。各组细胞孵育72 h后(Aβ_(25-35)处理24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MGB1和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CK-8结果显示40μmol/L Aβ_(25-35)为最佳造模浓度。选择30 nmol/L带GFP荧光基团的HMGB1-siRNA转染BV-2细胞,转染效率约为80%~90%。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HMGB1-siRNA片段干扰后BV-2细胞中HMGB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Aβ_(25-35)刺激BV-2细胞后,胞内HMGB1和核内NF-κB p65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HMGB1-siRNA作用后,HMGB1和核内NF-κB p65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RNA干扰HMGB1表达可减少Aβ_(25-35)刺激的BV-2细胞核内NF-κB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与抑癌基因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癌是常见的高危害消化系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为120万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结构的改变,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迅速,而且,发病年龄明显提前,目前,我国大肠癌中位发病年龄为58岁,比欧美等国家提前12-18年.大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的、涉及多个基因改变的复杂过程.许多研究表明,结直肠癌变是一个涉及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等多基因、多阶段、多步骤渐进演化的积累过程.与结直肠癌相关的抑癌基因有p53、APC、DCC、MMR等,原癌基因有k-ras、c-myc等.本文就以上基因改变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性的研究现状作一简单复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