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7例HBsAg携带者转归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HBsAg携带者的转归情况。方法对HBsAg携带者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了解HBsAg携带者发生阴转及转化为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甚至死亡的情况。结果对197名HBsAg携带者进行8年以上的回顾性调查,调查对象平均年龄46.2岁,回顾调查年限8~34年。在此期间2例发生HBsAg阴转;发生乙型肝炎33例、肝硬化9例,肝癌10例;死亡11例,其中9例死于肝癌,2例死于肝硬化;男性发生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男性比例(39/103)远远大于女性(13/94)(X^2=14.61,P〈0.05)。结论HBsAg携带者发生阴转的机率较小,应定期进行体检。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乙型肝炎疫苗母婴阻断效果监测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评价北京市现行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免疫策略的母婴阻断效果。方法利用北京市1999~2004年部分区对母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儿童进行HepB免疫后的血清学监测资料,对母亲HBsAg阳性儿童的血清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杭体(抗-HBc)水平以及疫苗保护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所监测的727名儿童中,HBsAg阳性率为2.5%。母亲[HBsAg、乙肝病毒膜抗原(HBeAg)]双阳性者HBsAg阳性率高于母亲单阳性者。抗-HBc阳性率为6.1%,母亲单阳性者和母亲双阳性者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抗-HBs阳性率为85.7%,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90.4毫国际单位/毫升(mIU/ml),且母亲单阳性者抗-HBs阳性率高于母亲双阳性者。HepB保护率为92.2%(95%CI:90.3%~94.1%),其中对母亲单阳性者的保护率为93.4%(95%CI:92.3%~94.5%),对母亲双阳性者的保护率为89.3%(95%CI:87.2%~91.4%)。结论北京市现行HepB免疫策略对母亲HBsAg阳性儿童的免疫保护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3.
敖秀  韩庆英 《疾病监测》2008,23(11):714-716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兴区性服务小姐艾滋病知识、 相关行为及艾滋病、 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娱乐场所的性服务小姐进行一对一匿名调查,并采血进行艾滋病、梅毒检测。结果 105名性服务小姐大多数为未婚,文化程度比较低,对艾滋病的预防及传播途径有一定了解,但蚊虫叮咬能否传播艾滋病回答正确率很低(36.19%),而且安全套使用率不高。检出HIV抗体阳性1例,阳性率0.95%;梅毒RPR阳性3例,阳性率2.86%。结论 大兴区性服务小姐人群中艾滋病、梅毒感染率较低,对该人群加强宣传教育和加大预防干预力度,是控制艾滋病蔓延和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大兴区慢性乙型肝炎患病率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大兴区人群慢性乙肝患病情况,填补资料空白,同时为全市、全国的调查提供基线资料,我们于2004年利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PPS法)对8个镇6072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6.
敖秀  韩庆英  高洁  李冬梅 《疾病监测》2007,22(4):233-234
目的 了解大兴区性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区的性病疫情年(季)报表汇总分析.结果 2005年大兴区累计报告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淋病、尖锐湿疣、梅毒、生殖器疱疹等5种性病443例,较2004年下降10.87%.疾病流行谱发生变化,尖锐湿疣位居首位;男女性病病种的构成不完全相同,男性以淋病最多,女性以梅毒最多;20-39岁性活跃人群的性病报告病例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70.65%.结论 2005年大兴区的性病报告数较2004年有所下降,但部分病种仍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生殖器溃疡性性病,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2668例监狱劳教所羁押收教人员艾滋病流行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监狱、劳教所羁押收教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与行为的关系等影响因素,为监狱、劳教所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措施依据。我们于2005年1—3月对辖区内部分监狱、劳教所中的羁押收教人员2 668人进行了HIV感染情况调查。1对象与方法对2 668例(男性1 637例,女性  相似文献   
8.
9.
北京市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规定,于2002年6~10月对北京市5 区(县) 7 912人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总感染率为2.9%,较1988~1989年第一次调查的总感染率(34.8%)明显下降(x=3 227.45,P<0.05)。表明肠道寄生虫感染已不是威胁北京市人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县)仍应重视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接种基因重组乙型肝炎疫苗6年随访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不同种类基因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对新生儿免疫后6年的免疫效果。方法连续对1996~1997年出生、母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接受过0、1、6个月程序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免疫的218名新生儿队列进行追踪观察6年,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对接种重组乙肝疫苗[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和不同剂量重组乙肝疫苗(酵母)的3组儿童进行免疫效果比较。结果免疫初期(1~3年)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转率总体趋势优于重组乙肝疫苗(酵母)(χ2=6.150~11.57,P<0.05),观察期间未发现HBsAg阳性者。免疫初期两种不同剂量重组乙肝疫苗(酵母)的免疫后抗体未显示出明显的差异。第6年随访了79名儿童,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者4名(占5.06%)。结论两种不同种类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对新生儿免疫后中期效果良好,母亲HBsAg阴性新生儿完成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在6年的随访期间,不同疫苗组间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浓度下降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