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乳腺癌术后放疗致胸壁皮肤损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中胸壁皮肤出现放射性损伤极为常见 ,损伤形成后不仅影响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而且经久不愈 ,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3月 ,我们应用金因肽喷射和涂抹湿润烧伤膏暴露疗法预防和治疗 82例乳腺癌术后放疗皮肤损伤患者 ,并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 ,效果显著 ,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82例均为我科住院并接受X线、电子线照射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其中男 2例 ,女 80例。年龄最小 2 8岁 ,最大 76岁 ,平均 54岁。1 2 照射方法与剂量 乳腺癌作乳腺单纯切除术后或根治术后作放疗时需作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对压疮(pressure ulcer,PU)大鼠创面愈合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SD大鼠分为3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和LBP组。采用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制备PU大鼠模型并给予LBP干预2周。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后第1天、3天、7天和14天创面的治愈率。创面组织取材进行HE染色病理检测。采用ELISA进行血清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检测。Wnt1、β-catenin和GSK-3β的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qPCR方法和蛋白印迹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在第3天、7天和14天时,LBP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表明LBP可以减轻组织炎性浸润增加毛细血管数量。LBP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可以有效降低血清中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BP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可以明显提高血清SOD和VEGF表达水平,降低MD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LBP治疗后PU大鼠创面组织中Wnt1和β-caten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而GSK-3β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P在PU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发挥了抗氧化和抗炎的特性,同时通过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达到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指数(ESI)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分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1日~2017年1月31日就诊的20842例急诊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SI评分进行分诊;将2017年2月1日~5月31日就诊的23786例急诊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ESI联合MEWS评分进行分诊。比较两组分诊准确率、候诊时间、危重患者识别正确率、24 h不良事件发生率、72 h非计划转入抢救室率、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以及分诊耗时。结果:观察组分诊准确率、危重患者识别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24 h不良事件发生率、72 h非计划转入抢救室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Ⅱ、Ⅲ、Ⅳ级平均候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OSC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分诊耗时短于观察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I联合MEWS可提高分诊效能和分诊准确度,降低因分诊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提高急诊医疗质量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败血症的抗生素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极为普遍,但也存在着严重的滥用问题。我们感到滥用抗生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我国目前缺乏有关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政策和管理制度;二是有些临床医生对抗生素合理使用认识不足;三是有些临床医生存在着重诊断、轻治疗的倾向;四是忽视临床效果,单纯从经济效益出发有贵药不用贱药,并尽可能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认识,澄清一些是非观念,我们组织了一组“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的文章,这些文章从基础药理到临床药理,到临床实践,理论结合实际,对临床医生很有指导意义。考虑到基层医生的实际需要,组织稿件中我们没有排除非抗生素的抗菌药物,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5.
1986年1月,我院收治一例阴茎、阴囊皮肤撕脱伤,应用中厚游离皮片移植治愈,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23岁。在劳动中会阴部被机器绞扼、撕裂,造成阴茎、阴囊皮肤完全撕脱(图1)。查体:一般情况良好。阴茎除包皮内板外,皮肤全部撕脱,阴囊皮肤全部撕脱,左侧睾丸鞘膜撕裂,睾丸仅由精索相  相似文献   
6.
用血小板免疫粘附补体致敏酵母菌凝集试验,对烧伤在血小板免疫粘附功能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烧伤前及烧伤后24小时、48小时大白鼠的血小板进行了试验。烧伤后24小时和48小时血小板免疫粘附功能明显增强(P<0.01)。本文对血小板免疫粘附功能与 DIC 和烧伤早期致死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碘伏加复方紫草油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它是临床上许多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临床工作中比较辣手的护理问题.我科门诊2005年8月-2009年9月对60例Ⅱ期(炎性浸润期)~Ⅲ期(浅度溃疡期)压疮患者(均为院外带入),采用碘伏加复方紫草油和常规外科(凡士林油纱、庆大霉素盐水纱布)换药治疗及精心护理,疗效显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但放疗期间 ,特别是面颈联合野照射患者 ,口、咽粘膜及皮肤反应较大 ,常会影响到治疗的进程。故在放疗中口、咽粘膜及皮肤的保护及放疗后的正确护理非常重要。我科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对86例鼻咽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 ,无 1例因心理问题或放射反应重而终止治疗 ,全部顺利完成治疗计划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6例鼻咽癌患者 ,其中男 6 7例 ,女 19例 ,年龄 17~ 75岁 ,平均年龄 4 2岁。全部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2 护理2 1 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一种不用纯的C1q抗原制备抗人补体C1q抗体的简便方法。作为免疫原的富含C1q的优球蛋白组分是通过0.026 M EGTA 缓冲液透析血清,尔后在0.6%琼脂糖凝胶(pH8.6)中电泳等二步分离方法而获得。此免疫原产生的抗血清中的杂抗体,用已去掉C1q的血清经戊二醛交联而制成的免疫吸附剂除去。通过此法制得的特异性抗C1q抗体,用免疫电泳(IEP)方法测试,它与人全血清或纯的C1q反应仅在慢γ-区出现一条沉淀线,用双向免疫扩散(DID)法试验,它与纯C1q反应形成一条沉淀线且与标准抗C1q抗体的沉淀线呈现完全融合的反应,此外它能够凝集EAC1q细胞而不凝集EA细胞。 这些结果表明此最终产品是抗人C1q的单价特异性抗体制品。  相似文献   
10.
重度烧伤患者,由于液体的丢失、进食差,能量和蛋白质的消耗显著增加,如不及时补充够的营养物质,就可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影响创面愈合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合理选择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并给予精心的护理对重度烧伤患者的成功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