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目的 探索经外周静脉穿刺至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ICC)新技术在基层医院的有效应用,石山地区医疗上推广应用该项新技术提供成功经验. 方法 观察记录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开展此项护理新技术应用于大手术、化疗及病情危重等患者共64例的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保留时间、并发症、病人及家属认可率和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等. 结果 一次置管成功60例,93.75%,次置管成功4例,6.25 %,置管成功率100%;导管保留时间为7-170天;穿刺部位感染0例;静脉炎1例,管堵塞1例,占1.67%;病人及家属认可率和满意度分别为100 %和98.3%,士工作满意度98.6%.结论 PICC操作简便,全,刺成功率高,置时间长,者的认可率和满意度高,得在基层医院中正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攀枝花市院前急救指挥调度信息,旨在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和指挥调度质量。方法对2008年1月至12月期间,攀枝花市"120"指挥调度中心受理的市民呼救病种构成、日呼救高峰时段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年受理的7391次市民呼救中,呼救病种的构成前四大类依次是:交通伤(32.67%)、除交通伤外的其它创伤(23.61%)、一般内科疾病(17.59%)、心脑血管病(9.74%)。日呼救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18:00~24:00(31.39%)。全年呼救高峰期在1、2、5、8、10月。结论攀枝花市院前急救的主要病种是创伤(56.28%),应重视创伤的急救,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在呼救的高峰时期,要作好人员、物资准备,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指挥调度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 入选符合国际心脏病的诊断和命名标准患者152例,分为正常对照组36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ACS组81例,其中ACS组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41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入选对象进行血清25-OH-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测定.结果 ACS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225.78±38.48) ng/L vs.(325.00±42.74) ng/L,(339.69±35.30)ng/L,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19.75±31.53) ng/L vs.(231.97±44.04) ng/L,P<0.01],正常对照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25-OH-D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ACS组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563.36±48.18) ng/L vs.(341.39±46.23) ng/L,(330.03±48.06) ng/L,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MMP-9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98.88±29.34) ng/L vs.(526.95±34.56)ng/L,P<0.01],正常对照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MMP-9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清25-OH-D在ACS发生发展过程中呈降低趋势,其变化可能与参与斑块的炎症反应有关,在ACS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2(TLR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作为免疫炎症因子与心房颤动(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关系.方法 入选125例房颤患者,其中阵发性房颤34例,持续性房颤49例,永久性房颤42例,选择窦性心律者3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中TLR2、MMP-9、HIF-1α的表达水平,同时测量左心房内径及射血分数.结果 TLR2表达水平在永久房颤组和持续房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847.3(1 047.7) ng/L、757.2(1 032.5)ng/L vs 744.8(652.3) ng/L(P<0.05);永久房颤组TLR2高于阵发房颤组847.3(1 047.7) ng/L vs 796.6(849.1) ng/L(P<0.05).MMP-9表达水平在永久房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447.1(491.9)ng/L vs 308.9(200.7) ng/L(P<0.05);永久性房颤组和持续房颤组MMP-9高于阵发房颤组447.1(491.9) ng/L、307.7(678.0) ng/L vs 264.2(303.3) ng/L(P<0.05).HIF-1α表达水平在永久房颤组和持续房颤组高于对照组57.2(48.8) ng/L、61.4(46.3) ng/L vs 46.7(29.6) ng/L(P<0.05);永久性房颤组和持续房颤组HIF-1α高于阵发房颤组57.2(48.8) ng/L、61.4(46.3) ng/Lvs 52.5(42.8) ng/L(P<0.05).永久房颤组和持续房颤组左心房内径较对照组和阵发性房颤组增加(45.70±6.71) mm、(42.67±6.83)mmvs (38.55±4.51)mrn、(40.82±5.45) mm(P <0.05).而持续房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和阵发性房颤组明显降低(49.47±7.14)%vs(54.89±6.25)%、(53.90±8.02)%(P<0.05);永久性房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持续性房颤组明显降低(45.60±8.02)%vs(49.47±7.14)%(P<0.05).结论 TLR2、HIF-1α、MMP-9作为免疫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房颤的发生及维持有关,提示炎症参与了房颤的发生与维持.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压疮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包括全髋、半髋置换)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压疮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定时翻身护理。详细记录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症状以及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时翻身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25-OH-VD)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疑似为冠心病312例患者,年龄范围为42~80岁,将无冠心病的98例做为对照组,确诊为冠心病的214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组)7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组)124例。征得患者同意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65例和多支病变组77例。对比分析其收缩压(SPB)、舒张压(DPB)、25-OH-VD、高敏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葡萄糖(GLU)、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结果观察组hs-CRP、TC、TG和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5-OH-VD、HDL-C、SPB和DP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25-OH-VD水平明显低于S组,hs-CRP和TG水平明显高于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支病变组25-OH-VD水平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25-OH-VD随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增加而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清25-OH-VD筛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维生素D,为冠心病的早期预测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关系.方法 入选 125例临床资料完整的心房颤动患者,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34例,持续性心房颤动49例,永久性心房颤动42例,窦性心律者3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中HIF-1α的表达水平,同时测量左心房内径.结果 永久心房颤动组左心房内径较持续心房颤动组(44.65±6.67) mm vs (41.15±5.53) mm(P<0.05),阵发心房颤动组(44.65±6.67) mm vs (38.62±4.63) mm(P<0.05)及对照组(44.65±6.67) mm vs(38.03±3.80) mm显著增加(P<0.05),持续心房颤动组左心房内径较阵发心房颤动组(41.15±5.53) mm vs (38.62±4.63) mm,对照组(41.15±5.53) mm vs (38.03±3.80) mm显著增加(P<0.05),阵发心房颤动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表达水平在永久心房颤动组明显高于阵发心房颤动组及对照组(83.12±26.39) ng/L vs (67.15±31.91) ng/L vs (55.97±18.01) ng/L (P<0.05);持续心房颤动组高于及对照组(75.02±34.89) ng/L vs (55.97±18.01) ng/L(P<0.05);持续心房颤动组与永久心房颤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心房颤动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作为免疫炎症因子参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及维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环肺静脉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009-01至2010-05就诊于我院住院部房颤患者123例,其中66例行环肺静脉消融治疗的患者(消融组)和57例同期入院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药物组),对所有入选的患者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SF-36量表)调查方式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后6个月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消融组与药物组比较治疗后6个月SF-36量表中除肌体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总体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和心理健康,以及躯体健康评分、精神健康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消融组患者按疗效分为成功者(41例)和未成功者(25例)分别进行比较,成功者SF-36量表中8个维度评分术后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5),躯体健康评分从(227.4±57.0)分提高到(293.4±54.3)分(P<0.001),精神健康评分从(243.8±51.7)分提高到(309.0±58.0)分(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环肺静脉消融较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房颤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消融成功患者中,环肺静脉消融治疗房颤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环肺静脉消融术(CPVA)对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SF-36量表对56例接受CPVA的心房颤动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和消融后6个月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随访(13±4)个月,43例(77%)患者维持窦性心律。6个月后SF-36量表中除肌体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总体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精神角色和精神健康均较消融前有明显改善(P<0.05)。总躯体健康评分从(68±15)分提高至(76±15)分(P<0.01),总精神健康评分从(63±16)分提高至(73±17)分(P<0.01)。结论:CPVA能明显改善心房颤动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在消融成功者中,CPVA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