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B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和维生素D3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AS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辛伐他汀5mg/kg)、银杏内酯B3个剂量组(8、4、2mg/kg),每组10只.灌胃给药4周后,各组取主动脉,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进行病变分级评分;取血清,ELISA法测定TNF-α、IL-1和IL-6水平.结果 银杏内酯B能改善AS大鼠的主动脉病变,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内酯B各剂量可明显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杏内酯B高、中剂量可降低血清IL-1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内酯B对大鼠AS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CPR)患者的临床特征, 探索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收住本院接受ECPR的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的存活状态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 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 探讨和死亡及预后不良相关的危险因素。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5例ECPR患者, 出院时死亡62例(65.3%), 存活33例(34.7%), 与存活组患者相比, 死亡组患者低血流时间[40(30, 52.5) minvs. 30(24.5, 40)min ]和总停搏时间[40 (30, 52.5) minvs. 30 (24.5, 40)min]更长、总住院时间[3 (2, 7.25) dvs. 19 (13.5, 31)d]和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辅助时间[26.5 (17, 50)vs. 62 (44, 80.5), h]更短,...  相似文献   
3.
心脏骤停致残致死率高, 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 随着我国急救医疗体系的不断发展及完善, 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较前提高, 但复苏后存活率及达到良好神经功能预后比例未见明显改善, 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2023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心脏骤停中心建设专家共识》[1], 其内容涵盖心脏骤停的院前急救、院内管理、康复随访、科学研究及数据库建设等范围, 为我国心脏骤停的规范化救治及科学性发展指明方向。目前, 心脏骤停救治中仍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每年都有大量的研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其中不乏新方法及新理念的提出。本文主要对过去一年来临床及基础研究中心脏骤停的救治现状及部分热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