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护骨素基因C1217T多态性对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皮质激素(GO)在肾脏疾病、风湿性疾病、器官移植等领域应用广泛,其长程治疗相关的骨质疏松也逐渐成为肾科医师关注的重要问题。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仅次于绝经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而居第三位。护骨素(OPG)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OPG基因是调节骨量的一个候选基因。我们对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OPG基因内含子C1217T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骨量、骨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国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外显子6 C161T多态性与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方法测定208例正常健康人(Ⅰ组)、168例非GIO患者(Ⅱ组)和104例GIO患者(Ⅲ组)PPARγ基因外显子6 C161T的基因型。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股骨、腰椎等部位的骨密度。 结果 外显子6 C161T有CC、CT、TT 3种基因型。GIO组CC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CT和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非GIO组、应用激素组(GIO组+非GIO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C161T的CC基因型组各部位的骨密度有高于CT和TT基因型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GIO组和GIO组C161T的CC基因型组腰椎的骨密度明显高于CT和TT基因型组 (P < 0.05),分别为非GIO组CC型(1.04±0.17) g/cm2,CT+TT型(1.02±0.07) g/cm2;GIO组CC型(0.94±0.12) g/cm2,CT+TT型(0.83±0.08) g/cm2。经年龄、体重指数等因素校正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PPARγ基因C161T基因型在正常人和应用激素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它可能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无关。C161T基因型在GIO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它可能与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有关。PPARγ基因C161T多态性与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腰椎的骨密度有关。等位基因C可能是骨量的保护因子,它可能与应用糖皮质激素后骨量的丢失有关。  相似文献   
3.
叉头框转录因子O(forkhead box O,FoxO)是体内众多重要信号传导通路中的关键调控因子之一。FoxO作为调节细胞增殖、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细胞自噬、代谢和免疫反应等多种细胞功能的转录因子,主要通过转录和传导各种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信号发挥其生物学功能,其中FoxO1、FoxO3a在肾脏病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FoxO的结构、功能及其在肾脏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临床及病理与肾脏损害之间的关系,明确肾脏损害的相关血清学指标及病理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2例L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LN患者Ⅳ型和Ⅴ型的肾脏损害(蛋白尿、血尿、血肌酐)最重,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及补体C3降低在Ⅳ型多见.(2)血脂、血浆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均与肾脏损害明显相关(P<0.01).(3)肾脏损害指标升高时,免疫复合物C1q、C3、EM沉积均达90%以上;肾脏损害指标与AI、CI及其病理参数明显正相关.结论:血脂异常、低蛋白血症、贫血、抗ds-DNA抗体、核小体抗体及补体C3均为提示肾脏损害程度的血清学指标.Ⅳ型和Ⅴ型的肾脏损害最重,并且蛋白尿、血尿、血肌酐水平与肾脏的病理沉积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清Ⅳ型胶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名疫法对84例经临床上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45例正常人血清Ⅳ型胶原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患者血清Ⅳ型胶原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慢性肾功能衰竭期及尿毒症期血清Ⅳ型胶原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血清Ⅳ型胶原水平可反映肾脏损害的程度,常规检测血清Ⅳ型胶原水平,可作为一项辅助、无创伤性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情进展的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骨素(OPG)A163G、瘦素受体(LEPR)Gln223Arg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C161T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的关系。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患者采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法,在208例健康对照组、168例非GIO组和104例GIO组中分析A163G、Gln223Arg和C161T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股骨、腰椎等部位的骨密度。结果在单基因研究中,GIO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163G和C161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采用多基因联合分析,OPGGG纯合子中,PPARγTT纯合子GIO患病率显著增高(OR=2.04,95%CI1.26~3.67,P=0.02)。结论OPG A163G和PPAR γC161T多态性可能与GIO的发病相关;在GIO人群中,OPG A163G和PPAR γC161T多态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基因启动子A163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骨密度和骨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ELP)方法测定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208例正常健康人(Ⅰ组)和272例应用大量糖皮质激素的患者(Ⅱ组)护骨素基因启动子A163G的基因型;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股骨、腰椎等部位的骨密度,同时检测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启动子h163G发现AA、AG、GG3种基因型,各基因型分布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将应用激素组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和低骨密度组,各基因型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各基因型之间腰椎、股骨颈的骨密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分别为;腰椎从(1.04±0.12)g/cm^2、AG(0.98±0.09)g/cm^2、GG(0.83±0.08)g/cm^2,股骨颈从(0.84±0.09)g/cm^2、AG(0.75±0.07)g/cm^2、GG(0.69±0.09)g/cm^2。经年龄、体重指数等因素校正后,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Ⅰ组的各项指标和Ⅱ组的其他指标在不同基因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OPG基因A163G基因型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它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无关;A163G基因型在骨质疏松组和低骨密度组之间有明显差异,它与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有关;OPG基因A163G多态性与应用激素患者腰椎、股骨颈的骨密度明显相关,等位基因A可能是骨量的保护因子,它可能与应用糖皮质激素后骨量的丢失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护骨素基因启动子T950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04-03/2005—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就诊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六七个月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38例,另外选择126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调查和取样均征得两组受试者本人同意。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两组观察对象护骨素基因启动子T950C的基因型;应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定两组观察对象股骨、疆椎等部位的骨密度;同时检测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血清骨钙素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甲状旁腺激素应用化学发光法。 结果:进入结果分析应用激素组138例,正常对照组126例。①两组观察对象护骨素基因型的分布:启动子T950C发现TT、TC、CC3种基因型,各基因型分布频率正常对照组为TT26.98%,TC48.41%,CC24.61%,应用激素组为TT27.54%,TC48.55%,CC23.9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T950C不同基因型观察对象骨密度.生化指标的比较:正常对照组3种基因型之间骨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应用激素组各部位骨密度呈现CC〉TC〉TT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各基因型之间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的护骨素基因T950C基因型与正常人群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护骨素基因T950C基因型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无关;护骨素基因T950C多态性与各部位骨密度无明显相关,推测可能与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的骨量丢失无关。  相似文献   
9.
肿瘤坏死因子-α与慢性肾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5年 ,Garswell等发现接种“卡介苗”的小鼠注射多糖后 ,其血清中含有一种活性因子可引起肿瘤出血坏死 ,称之为肿瘤坏死因子 (TNF)。TNF分为三种类型 ,TNF -α和TNF - β、TNF -γ。TNF -α也是系膜的一个有丝分裂因子 ,除能刺激系膜细胞增殖外 ,还能刺激其分泌具有生物活性的TNF。慢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肾脏疾病所导致的肾脏功能的减退 ,它发生在各种肾实质疾病的基础上 ,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至衰竭。TNF -α是导致肾衰竭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炎性介质。本文为了进一步揭示TNF -α与慢性肾衰竭的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清Ⅳ型胶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名疫法对84例经临床上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45例正常人血清Ⅳ型胶原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患者血清Ⅳ型胶原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慢性肾功能衰竭期及尿毒症期血清Ⅳ型胶原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血清Ⅳ型胶原水平可反映肾脏损害的程度,常规检测血清Ⅳ型胶原水平,可作为一项辅助,无创伤性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情进展的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