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尿管导管在临床中主要用于膀胱镜下逆行插管造影,以确诊病变部位、范围及性质,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是较常用而且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对15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导管介导进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现将其特殊的应用价值和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5月施行的16例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2.5岁,左肾肿瘤9例,右肾肿瘤7例.16例肾肿瘤均行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结果1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90~18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约30~200 ml,平均约50 ml;术后住院时间5~10 d,平均7 d;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5年,未见肾功能下降及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治愈率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9月~2017年8月,我院15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人,接受输尿管封堵器(英诺伟)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手术(URL),其中14例手术失败。本文报告手术失败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失败的原因,探讨处理对策,提高手术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治疗的85例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各项手术指标,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RUV)。结果:85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拔出导尿管后排尿通畅,6例出现急迫性尿失禁,予以托特罗定缓释片治疗1周后缓解。术后3个月IPSS评分6.1±2.5分,QOL评分1.2±0.5分,Qmax 21.5±2.5 mL/s,RUV 15.5±3.5 mL,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效果满意,加快手术速度,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是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气压弹道及钬激光技术的发展,输尿管镜腔内碎石逐渐成为处理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临床大量开展输尿管镜腔内碎石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由此带来的医源性损伤及医疗纠纷也时有报道。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6月使用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452例,其中失败48例,为总结失败原因,探讨相应对策,提高手术成功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小儿肾积水的临床治疗经验,评价小儿肾积水术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肾积水患儿病例资料.3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儿行Anderson-Hynes术,12例行膀胱输尿管再植术,1例输尿管下段息肉行息肉段切除输尿管断端吻合术,3例行患肾及输尿管切除术.结果 52例患儿一期治愈48例,1例二期治愈,3例失肾.B超显示术后肾积水程度明显减轻甚至消失,分肾功能受损严重的26个患肾GFR术前为(23.58±9.28)ml/min,术后半年增加至(33.25±10.63)ml/min,P<0.01,分肾功能明显恢复,有症状者症状全部消失.结论 小儿肾积水需早期手术治疗,解除梗阻或返流,能使肾功能得到更大程度地恢复.  相似文献   
7.
尿脓毒血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开展,近年来泌尿外科尿脓毒血症患者逐渐增多,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共收治12例尿脓毒血症患者,现将其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狭窄合并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狭窄合并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26~65岁,输尿管中上段狭窄合并结石8例,输尿管下段狭窄合并结石28例.36例均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开输尿管狭窄并碎石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并于术后半年复查B超、尿路平片或静脉尿路造影.结果 3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性手术;手术时间20~45 min,平均30 min;术后住院时间3~5d;8例有术后低热,经抗感染治疗缓解,无输尿管撕脱、漏尿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治愈32例(89%,32/36),有效4例(11%,4/36).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狭窄合并结石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治愈率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封堵取石导管在输尿管镜上段碎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封堵取石导管行输尿管镜上段碎石治疗62例( A组)及单纯行输尿管镜上段碎石治疗58例( B组)的临床资料,就两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结石清除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输尿管镜上段碎石术中联合使用封堵取石导管能增加结石清除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加患者满意度,不增加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手术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仰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对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 2014年1月本院110例经皮肾镜碎石术,分为仰卧位和俯卧位两组,每组55例,分别记录两种手术体位患者的术前、术中30min、手术结束各时间段血气分析的数据,比较两种不同体位上述数据的差异.结果 两组术中术后相比术前在PH值、剩余碱方面都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俯卧位下降更明显;在血钠、血钾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仰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两组对血气分析都各自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仰卧位相比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具有对血气分析影响更小、更轻,因此仰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对年老体弱、肥胖、身体畸形体位搬动不便和有慢性心肺疾患的患者尤为适用,是一种安全和便利的治疗肾结石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