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医院感染监控新理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面临更多的挑战,大量介入性诊断、治疗技术普遍应用于临床,放疗、化疗以及抗生素广泛应用,使得医院感染的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都发生了很大改变;频发、变迁和难治的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已对医疗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加大了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难度,运用新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使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做到科学、有效、实时、安全和降低医院感染率已成为临床医学和医院管理中重要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1阻断耐药致病菌的传播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核心1.1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已对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2009—2011年老年科常见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送检的老年科病房患者标本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试验结果判断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2007年版),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从1986份送检的标本中分离出311株病原菌株,革兰阳性菌30株,占9.6%;革兰阴性菌176株,占56.6%;真菌105株,占33.8%。金黄色葡萄球菌全部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0.5%,9.0%和9.0%)占革兰阴性菌的前3位,且鲍曼不动杆菌为泛耐药,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在65%以上。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率(19.0%)是真菌中最高的,对常用抗真菌药均敏感。结论:老年科病房细菌耐药情况不容忽视,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其耐药性可能与其产生的碳青霉烯酶有关。对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以及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不同时间干置无菌持物钳污染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临床护理中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十分普遍。传统方法是将其保存在 0 .1 %新洁尔灭及 0 .5 %亚硝酸钠的混合液中(简称器械消毒液 )。但上述消毒液为低效消毒剂 ,消毒液本身及使用过程中有再污染的可能。[1 ,2 ] 按沪疾控传发 (2 0 0 1 )字第 42号文件 ,无菌持物钳除一次性使用外 ,连续使用持物钳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灭菌剂 (2 %戊二醛、50 0mg/L二氧化氯及 1 0 % 1 2 1 0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剂 )浸泡 ,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对干置保存无菌持物钳的方法进行探讨。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以实验室、门诊、病房等所使用的 1…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强氧化离子水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方法用强氧化离子水、1%"文华”消毒灵、2%戊二醛分别对工作人员双手、镊子、胃镜进行消毒,并按消毒技术规范进行采样.结果强氧化离子水对手微生物的杀灭率为88.4%.强氧化离子水与1%消毒灵对被有机物污染的镊子作用类同,均会影响消毒剂的杀灭效果.强氧化离子水与2%戊二醛能100%杀灭大肠埃希菌和灭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率分别为99.73%、100%.结论强氧化离子水具有较强的消毒杀菌作用,对人体无毒、无刺激,对环境无污染,是新一代的消毒杀菌剂.  相似文献   
5.
在临床护理中,无菌持物钳的使用十分普遍.传统方法是将其保存在0.1%新洁尔灭及0.5%亚硝酸钠的混合液中(简称器械消毒液).  相似文献   
6.
灼伤后的细菌感染在临床治疗上是尚待解决的问题。创面细菌感染后可引起全身感染,发生败血症等严重后果。产生败血症的致病细菌大多从创面侵入血液。用抗菌素治疗局部感染或败血症有其一定效果,但长期应用可产生抗药性细菌,因此控制灼伤后的细菌感染如单靠抗菌素的作用而忽视预防交叉感染的方法将难以达到控制感染的目的。我院自灼伤病房成立迄今,对病房的消毒、灭菌、隔离等措施总结了以下几点:一、灼伤病人自身所引起的感染方面;灼伤局部感染的细菌可来自灼伤病人的本身。在正常人的皮肤、毛囊、汗腺、呼吸道均带有细菌,尤其在粪便中  相似文献   
7.
特大面积烧伤病员的许多治疗措施,如休克期的大量补液,抗生素的应用,手术麻醉、输血、水与电解质平衡的维持,营养液的供给等,都需通过静脉途径,但这类特大面积Ⅲ°烧伤病员的全身皮肤几乎完全被烧伤,未被烧伤的皮肤及Ⅱ°愈合的创面已廖廖无己,这些部位既要作为全身植皮的供皮区,又要作为静脉输液的主要途径。这样,必然对建立静脉输液途径带来极大的困难。由于我们比较重视静脉插管术后护理,掌握了静脉穿刺技术,所  相似文献   
8.
目前感染仍是烧伤后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统计烧伤科的6888例患者中,死于创面脓毒症和败血症者占死亡病例的70%。一、烧伤病人感染的发病机理、微生物学及分类皮肤因烧伤破坏失去抵御微生物的屏障,创面渗液与坏死组织是细菌孳生的培养基,机体抵抗能力下降。易感的原因有: 1.创伤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2.超高  相似文献   
9.
循证护理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祥龄 《上海护理》2004,4(1):56-57
1 循证护理产生的背景 1991年加拿大学者Guyatt最先使用循证医学(Eigence-based medicine,EBM)这一术语。循证医学的产生既发扬了西方自然科学实验与理性的传统,又体现了现代医学对患者个人价值观和期待的重视。循证护理(Evigence-based nursing,EBN)是受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它是用批判性思  相似文献   
10.
在抢救危急病人的工作中,时常需要同时用几种静脉滴注的药物,因此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静脉滴注药物的配伍和禁忌,以免因配伍不当而影响病人的健康及生命或造成药物的耗损。在阅读汪国芬等著“常用静脉滴注药物的配伍禁忌”(上海市医药学会联合年会论文汇编下册,1961,第379—391页)时,感到有些内容与护理工作关系很密切,故摘要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