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毛滴虫引起咽部感染极其少见。我们应用生理盐水湿片法于2003年7、8月间在两位患者口腔扁桃体假膜分泌物中检出毛滴虫,现报告如下。病例1女,53岁,因受凉后气管炎复发,咽部痒、咳嗽、不适,自服感冒药及消炎药物。后经中药调理,仍未见好转。于2003年7月底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查体:  相似文献   
2.
浙北地区浅部真菌病及病原菌种类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浅部真菌病流行颇广,遍布于世界各地区,在我国也是常见病、多发病。浅部真菌病的病原菌种类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为了解浙江北部地区浅部真菌病的患病情况与病原菌种类的分布特点.笔者对2003年3月~2005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浅部真菌病患者作了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浙北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菌菌种分布特点。方法:对2016年真菌镜检阳性的1007例标本进行致病菌的分离培养和菌种鉴定。结果: 334例标本培养阳性,阳性率33.17%。皮肤癣菌148例,其中红色毛癣菌最多(136例);酵母菌108例,其中白色念珠菌最多(35例);霉菌78例,其中曲霉属最多(49例)。<55岁患者以皮肤癣菌感染为主,>55岁患者以酵母菌感染为主;52.34%指甲致病菌培养酵母菌阳性,58.74%趾甲致病菌培养皮肤癣菌阳性。结论:本研究中甲真菌病患者病原菌主要为皮肤癣菌和酵母菌,菌种分布与年龄和部位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面部皮脂溢出性皮炎及激素依赖性皮炎与蠕形螨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蠕形螨感染与面部皮肤病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纯刮法检查200例面部皮肤病患者(研究组),同时检查143例无面部皮损的其他皮肤病人(对照组),比较两组感染情况的差异。结果200例面部皮肤病人蠕形螨感染率59.5%远高于对照组的19.58%(28/143),(P〈0.01)。两组均显示蠕形螨感染无性别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大,蠕形螨感染率相应增加。纯刮法检查蠕形螨感染的阳性率以颊部最高(45.5%),其次为鼻部(26%)。结论蠕形螨感染与面部皮肤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在面部皮肤病治疗时可配合进行抗蠕形螨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毛滴虫引起咽部感染极其少见.我们应用生理盐水湿片法于2003年7、8月间在两位患者口腔扁桃体假膜分泌物中检出毛滴虫,现报告如下.病例1女,53岁,因受凉后气管炎复发,咽部痒、咳嗽、不适,自服感冒药及消炎药物.后经中药调理,仍未见好转.于2003年7月底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查体:右侧扁桃腺充血,水肿,其上覆有一层白色假膜状物,呈点、片状,不易擦除,口腔粘膜无溃疡.用无菌和生理盐水湿片镜检,结果镜检找到滴虫,随即取患者白带镜检未找到滴虫.细菌培养结果无致病菌生长.诊断:口腔滴虫病,治疗:给予甲硝唑0.2g口服,每天3次,连服7天,并辅以甲硝唑注射液清洁口腔,经治疗,不适症状全部消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种真菌药敏培养基,即改良Shadomy琼脂与亚甲蓝M-H琼脂对4种抗真菌药物的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的影响。方法将分离的141株念球菌用改良Shadomy琼脂和亚甲蓝M-H琼脂和4种丹麦Rosco抗真菌药敏片,分别进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这两种真菌药敏培养基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试验的符合率分别为100%,46.81%,83.69%和92.20%,敏感性分别为为100%,53.19%,80.85%和94.33%。这两种培养基对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的药敏试验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氟康唑和氟胞嘧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Shadomy琼脂与亚甲蓝M-H琼脂在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试验中可以相互替代,但在氟康唑和氟胞嘧啶的试验中符合率较低,结果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7.
浅部真菌病流行颇广,遍布于世界各地区,在我国也是常见病、多发病.浅部真菌病的病原菌种类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为了解浙江北部地区浅部真菌病的患病情况与病原菌种类的分布特点,笔者对2003年3月~2005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浅部真菌病患者作了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麻风病防治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维持基本的麻风病的诊断治疗服务能力显得十分必要。这其中,保证麻风病防治机构查菌的质量是一个关键的环节[1、2]。为了解目前浙江省麻风病防治机构查菌工作的质量,在荷兰麻风救济会的支持下,对浙江省部分麻风病防治机构近2年来麻风病查菌工作质量进行了考评。  相似文献   
9.
浙北地区甲真菌病及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甲真菌病在浙江北部地区的发病情况和病原学分布特征,我们在2004年5月~2006年4月对来我院就诊的435例甲真菌病患者的病甲标本进行了系统的检验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