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提高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早期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因乳头溢液及疼痛就诊而临床触诊阴性、超声及钼靶 X 线检查未见明确病灶的8例患者,经手术证实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术前 MRI 图像———T2 WI 脂肪抑制(T2 WI-SPAIR)、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最大密度投影(MIP),并与术后病理对照,总结其早期病变的形态、分布、信号特点以及内部强化特征。结果8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病变隐匿,MRI 表现分为3类:(1)隐匿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仅见大导管扩张、未见明确实性结节3例(占37.5%);(2)条形扩张导管内见实性微小结节型3例(占37.5%);(3)沿乳腺末梢导管散在分布类圆形小结节型2例(占25%),结节最大径约0.4~1.0 cm,平均0.7 cm。导管内乳头状瘤早期表现多为隐匿型及条形扩张导管内实性微小结节型,占75%。病灶 T2 WI-SPAIR 以等信号、等/高混杂信号为主,呈导管样强化,ADC 值及动态增强 TIC 表现多样性,其诊断需结合形态学及伴随征象。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早期病变隐匿,MRI 可以敏感检出并定位,并对病灶的形态及功能成像具有优势,可为临床确诊及早期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810 nm微脉冲半导体激光照射对正常棕色挪威大鼠(BN 大鼠)视网膜的损伤。方法使用不同能量及负载系数(duty cycle, D C)的810 nm微脉冲半导体激光对130只BN大鼠眼进行照射。分别于激光照射后第1、3、7、1 4、28 d进行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组织病理学观察,并检测热休克蛋白(HSP-70)在视网膜的表达情况,用TdT介导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查细胞凋亡 。结果阈值及阈上能量条件下,低DC时激光照射部位无光学显微镜下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高DC时出现可累及视网膜内核层组织的严重损伤;微脉冲半导体激光照 射后1 d大鼠视网膜内核层细胞HSP-70阳性表达细胞即较正常视网膜明显增加,3 d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14 d时恢复近正常水平。HSP-70阳性细胞数量 随激光能量提高而增加。TUNEL染色可见激光照射部位凋亡细胞主要存在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外核层、内核层,甚至脉络膜层,其数量随激光能量增高而增多。在激光照射后第3 d,凋亡细胞数量最多。结论810 nm微脉冲半导体激光照射后,视网膜损伤程度与激光能量及DC呈正相关。低能量高负载系数(50 mW,50%)或高能量低负载系数(100 mW,5%~15%)时,损伤限于RPE层,避免了神经上皮层的损伤。激光照射后HSP-70高表达及细胞凋亡可能在组织损伤修复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122-126)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长效局麻药高位硬膜外阻滞(TEA)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或Ⅱ级择期乳腺单纯切除和部分切除术病人20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0例,分别用0.375%布比卡因(B组), 0.375%左旋布比卡因(LB组), 0.5%罗哌卡因(R组)和1.0%利多卡因 0.1%丁卡因(LD组).每组随机抽10例在硬膜外注药前、注药后10、15、20、30、45、60min监测呼吸功能,包括呼吸频率(RR)、呼出气潮气量(VTE)、吸气流速(PIFR)、吸气峰流率(PIFR) 、呼吸功(WOBp) 、吸气/总呼吸时间比(Ti/TTOT),以及手握力和感觉、运动阻滞情况.结果 四组注药后60min时的感觉阻滞平面均在C2~6.四种局麻药TEA对呼吸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按其抑制程度次序为 B组> LB组> LD组> R组,以0.5%罗哌卡因TEA呼吸抑制最轻.结论 四种局麻药液实施高位硬膜外阻滞对呼吸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0.5%罗哌卡因对呼吸功能影响相对较轻,适合用于TEA.  相似文献   
4.
海南地区溃疡性结肠炎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住院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及病例特点。方法调查1996年1月~2006年9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UC的海南籍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病理特点、治疗和转归。结果筛选出UC患者共105例。其中男女之比为1.76:1。年龄为8~83岁(平均48±15.2)岁。患者以轻度(47.62%),中度(39.05%)为主。临床类型主要为初发型(40.00%),慢性复发型(47.62%)。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血便。治疗以SASP/5-ASA为主。内科治疗有效(90.48%),外科手术治疗(2.86%),死亡(0.95%)。结论海南UC老年患者较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均多,以慢性复发型和初发型为主,病情轻,肠外表现和并发症少见。以SASP/5-ASA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MRIT1WI/WATS序列与MRCP在胆系低位梗阻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拟诊胆系梗阻36例患者均行MRCP检查及T1WI选择性水激励梯度回波成像序列,由两位有磁共振诊断经验医师分析,判断梗阻病变性质。结果:36例中,胆总管下段结石18例,胰头癌12例,胆总管癌4例,胰腺炎2例。4例误诊,诊断准确率为90%。结论:在MRI检查中,T1加权选择性水激励梯度回波成像序列与MRCP联合应用对胆系低位梗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昏迷患者常行气管切开术,不同的吸氧方式对其血氧分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我科对1例气管切开的重症患者在不同吸氧方式下做了血气分析检查,结果有较大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又称肺动脉栓塞是肢体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后较严重的并发症。据报道50%~60%肺动脉栓塞与下肢DVT有关,其中尤以髂静脉、股静脉等下肢静脉的血栓形成引起肺栓塞的可能性最大。DVT是一种静脉内血细胞凝集块阻塞性疾病。多与血流缓慢、高凝状态及血管内膜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中药配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或单纯中药比较对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提高作用。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和万方;同时手检相关期刊和会议论文集,纳入有关中药配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观察其对结直肠癌患者生存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按Jadad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对同质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文文献14篇(1081例患者)。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篇文献为5分,属高质量研究,其余均为低质量研究。Me-ta分析合并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和单纯中药相比,中药配合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0.5、1、1.5、2、3、4、5年生存率的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项分析结果显示:3个试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直肠癌,其1年生存率高于单纯化疗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个试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直肠癌,其2、3、4、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化疗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余试验均未能说明其试验用药合并化疗与单纯化疗相比,对治疗结直肠癌对其生存的延长有较好的作用。结论:中药配合化疗在延长结直肠癌患者生存与单纯化疗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试验用药的不同,纳入试验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偏低,并不能将某一试验中药推广到临床使用,期待同一试验用药的研究设计更合理、方法更科学、样本量更大、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为中药推广到临床提供更为可靠地证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蜡疗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并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主要采用蜡疗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的康复训练.治疗时间:1次/d,10次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采用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定.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 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蜡疗结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并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