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水囊引产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肝功异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6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肝功异常患者行水囊引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患者放水囊后均引产成功,无异常并发症。结论水囊引产可用于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肝功异常患者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2.
550株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50株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分析赵旺胜,周小玉,陈燕秋,童明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南京210029)关键词大肠埃希菌,喹诺酮类,药敏试验我们自1992年至1994年,从临床尿液标本中分离出550株大肠埃希菌,将其对诺氟沙星(NFLX)...  相似文献   
3.
一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来,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时有发生,多发生于一些中小餐饮店和集体食堂。2006年2月16日海南省某学校小学部食堂发生的亚硝酸盐食物中毒事件,再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由于中毒报告及时,抢救措施得当未发生患中毒死亡事故,但中毒事件的原因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结合文献及3例临床所见,观察胎儿静脉导管(DV)异位引流至冠状静脉窦(CS)产前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胎DV异位引流至CS胎儿,结合文献复习观察其产前超声特征。结果 产前超声于3胎四腔心后切面均见CS扩张,内径分别为3.6、8.2及4.8 mm;DV异位引流至扩张的CS。于1胎(序号1)见4支肺静脉汇入左心房(LA),DV经房间隔后方于左心房顶绕行至扩张的CS;1胎(序号2)三血管气管切面肺动脉主干左侧见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旋转探头追踪观察发现DV与CS相连;1胎(序号3)4支肺静脉均回流入LA,三血管气管切面见主动脉弓位于气管右侧、左锁骨下动脉起自降主动脉起始部。结论 产前超声观察胎儿DV异位引流至CS四腔心后切面可见CS扩张,并可合并其他血管畸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儿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判定围产儿生存及预后状况,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使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10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和8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胎儿脐动脉(UA)及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末期最大血流速度和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之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同时观察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双顶径、股骨长度、胎儿体重),并记录新生儿出生体重、1min阿氏评分及胎儿窘迫、FGR、低体重儿的发生率。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胎儿UA的S/D、PI、RI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为UAS/D≥3和S/D3两组比较其妊娠结局,前者1min阿氏评分7分、胎儿窘迫、FGR、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为MCAS/D4和S/D≥4两组比较其妊娠结局,前者1min阿氏评分7分、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存在胎盘-胎儿循环障碍,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阻抗增高、血供不足,这些病理生理变化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彩色超声多普勒可以检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儿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在预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发展趋势和预测围产儿结局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沿海城市IDD易感人群尿碘测定海南省卫生防疫站(海口570203)冯礼明,魏海春,邱世千,陈燕秋,王飞为了解沿海城市人群碘营养状况,1994年我们对海口、三亚两个城市的育龄妇女和7~14岁学生抽样测定尿碘。对象与方法:从当地中小学校及居民中抽7~14...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海南省小学生因摄食有毒野果造成食物中毒事件屡屡发生,给省内小学生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为有效控制小学生有毒野果中毒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4年4月~2006年12月对海南省小学生日常活动区域有毒野果暴露状况及影响小学生摄食有毒野果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1对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海南省餐饮业餐饮具的卫生状况,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安全,为制定卫生管理政策奠定基础。对2006年和2008年我省统一随机抽检的3976份餐饮具的卫生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2009年食品污染物监测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海南省食品污染现状,给食品风险评估和政府部门强化监管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海南省东西南北中部有代表性的5个市县。随机采集了27个种类的食品进行重金属、食品添加刑、农药等12项的检测。结果监测的食品中铅的合格率为92.4%,镉的合格率为95.8%j汞的合格率为99.2%,无机砷的合格率为60%,二氧化硫的合格率80%。不合格的食品主要有大米、蔬菜、海水鱼、淡水鱼、猪肝、猪肾、鲜食用菌、软体类、黄酒、酱腌制蔬菜、白南瓜子、鱼翅、干辣椒。结论海南省经销的大米、蔬菜、白南瓜子、鱼翅、酱腌制蔬菜和本省出产的海鱼类、淡水鱼、猪肾、软体类确有污染重金属、食品添加剂存在,应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海南省居民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海南省36个居委会,村委会,1800个住户中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制问卷实施入户调查及体测。结果样本人群BMI正常居民占60.1%,低体重或消瘦人群占31.9%,超重与肥胖人群占8%。男性BMI均值为20.6,女性BMI为21.0,男女BMI值均低于2000年全国水平,而均高于1992年海南省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地区类型、城乡差异、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等因素为BMI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海南省居民超重率呈上升趋势,在海南省营养不良、消瘦的情况比超重肥胖更加严重。海南省年轻人营养不均衡,必须注重主要影响因素的改善,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