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铁制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硫酸铁控释片、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05例不诊于血液科门诊的缺铁性贫血患者,按照入选标准,以随机区组的方法随机分入3个治疗组,分别予以硫酸业铁控释片(福乃得,500mg,每日1次)、琥珀酸业铁(速力菲,,0.1g,每日3次)、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0.15g,每日2次)治疗8周,每1-2周随访1次,随访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及药物的不良反尖。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检查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等有关铁参数。结果与结论 以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恢复正常作为完全缓解的标准,硫酸亚铁控释片、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3种药治疗8周,缺铁性贫血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4%、76%、40%(P=0.004),总的有效率分别为81%、89%、76%(P>0.05)。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3种药中以多糖铁复合物的不良反应最少,其次为琥珀酸亚铁,硫酸铁控释片的不良反应最常见,但大多数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2.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的生物学特征及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人们对于铁代谢机制的研究,一种新的反映机体内铁贮存状况的指标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erumtransferrinreceptor,sTfR)逐渐被人们认识和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及疗效观察。为了便于对于sTfR的了解,现就sTfR的有关生物学特性及临床...  相似文献   
3.
发病率上升青壮年好发 最近,年仅30岁的抗癌女漫画家熊顿因患淋巴瘤去世;之前,电视播音员罗京、主持人英子、青年演员李钰、二人转演员李政春、歌手阿桑等也都因为淋巴瘤而令人扼腕地早早离世.淋巴瘤,这个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名称一次次进入大众的视线.在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而好发的年龄段恰恰就是青壮年.  相似文献   
4.
多种雷公藤单体抑制HL-60细胞腺苷脱氨酶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多种雷公藤单体对HL-60细胞腺苷脱氨酶(ADA)的影响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方法分别用雷公藤春碱、雷公藤内酯甲、雷公藤乙素、雷公藤黄素、雷公藤呋喃南蛇碱、雷公藤定碱(10mg/L、1mg/L、0.1mg/L)与HL-60细胞共孵育24h后测定ADA活性,选出抑制作用最强的雷公藤内酯甲。将HL-60细胞与雷公藤内酯甲10mg/L、1mg/L、0.1mg/L以及0.1mg/L雷公藤内酯甲+腺苷0.5mmol/L、腺苷0.5mmol/L共孵育24h后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①雷公藤内酯甲和雷公藤呋喃南蛇碱均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ADA活性(P〈0.01),抑制作用与浓度成正比;雷公藤春碱仅在10mg/L浓度时有明显的ADA抑制作用(P〈0.01);雷公藤黄素、雷公藤定碱与雷公藤乙素无明显ADA抑制作用(P〉0.05)。②HL-60细胞与雷公藤内酯甲10mg/L、1mg/L作用均可见明显的凋亡,单加内酯甲0.1mg/L时或单加腺苷时与对照组比较凋亡率无显著差异,但同时再加入腺苷有很高的凋亡率,两者有协同作用。结论雷公藤内酯甲、雷公藤呋喃南蛇碱和雷公藤春碱等雷公藤单体在一定浓度下对HL-60细胞ADA有抑制作用,可能是ADA一种抑制剂。雷公藤内酯甲在抑制细胞ADA活性的同时也造成明显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病毒感染对造血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病毒感染对造血的影响陈波斌林果为许多研究已经揭示一些病毒的感染与人类的骨髓造血抑制有关,临床表现为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随着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及血细胞培养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一些病毒影响造血的机制有了更深的认识,以下就几种常见的病毒感染对造血...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8岁.因体检发现外周血白细胞增多4 d于2007年11月6日人院.患者入院前1个多月,因接触"肝炎"患者后自觉低热(但检测体温正常),伴乏力、双下肢肌肉胀痛,刷牙时偶有齿龈出血,外院检查发现Anti-HBs(+),ALT 90 U/L,未予以特殊处理.11月2日单位体检血常规示WBC 45.7×109/L,RBC 2.29×1012/L,Hb 94 g/L,中性粒细胞1.8×109/L,BPC 32×109/L,细胞分类幼稚淋巴细胞占0.85,考虑为急性白血病,为进一步诊治收住我院.病程中无骨痛、无鼻出血或皮肤出血点,食欲、睡眠正常.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最高血压180/90 mm Hg(1 mm Hg=0.133kPa),现规则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血压控制在140/90mm Hg左右;有吸烟史20余年,平均每日20支.  相似文献   
7.
γ射线辐照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γ射线辐照灭活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剂量-效应关系,探讨γ射线辐照血液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TA—GVHD)的合适辐照剂量。方法:取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用7.5、15、30Gy γ射线辐照,检测不同剂量γ射线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30Gy γ射线辐照可以有效抑制淋巴细胞增殖,15和7.5Gy辐照抑制作用不充分。结论:为了有效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和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30Gy是γ射线辐照的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别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肝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liver cancer-1,DLC-1)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探讨DLC-1启动子甲基化用于判断儿童ALL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34例ALL患者骨髓,5例正常骨髓和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6T-CEM,分别采用MSP和焦磷酸测序法检测DLC-1启动子甲基化,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5-aza-2'-deoxycytidine处理6T-CEM细胞前后DLC-1的表达.结果 经MSP检测,21例ALL患者骨髓中存在DLC-1甲基化,而在正常骨髓中未发现该基因甲基化.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的结果与MSP法完全一致,而焦磷酸测序法能对DLC-1启动子上的CG位点甲基化进行定量,DLC-1基因的甲基化与年龄、性别、WBC计数、FAB分类、免疫学分型、临床分型等临床病理学参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DLC-1基因甲基化阳性的18例获得完全缓解的ALL患者中有14例在12个月内复发,而甲基化阴性的12例获得完全缓解的ALL患者仅4例复发.采用5-aza-2'-deoxycytidine在体外处理DLC-1甲基化细胞6T-CET后,可使DLC-1恢复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从儿童ALL患者中检测到DLC-1启动子存在高频率的异常甲基化,DLC-1甲基化对预测儿童ALL复发具有一定意义.同时证明焦磷酸测序法是一种敏感、简单,并能对DLC-1启动子甲基化进行定量检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PCNSL患者27例,通过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和不良反应护理协助其顺利完成HD-MTX治疗。结果 27例PCNSL患者共完成130次HD-MTX化疗,部分患者出现Ⅰ~Ⅱ度的骨髓抑制、黏膜溃疡和消化道毒性,均在对症处理后获得缓解。结论 HD-MTX是治疗PCNSL的重要措施,但不良反应常见,严重时可致死。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轻HD-MTX引起的毒副作用,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化疗期,提高疗效,延长生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在无血清、无基质条件下对脐血干/祖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SCF、Flk2/Flt3配体(FL)、TPO、IL-6及IL-6受体的可溶性形式(sIL-6R)进行不同组合扩增脐血CD34^ 细胞。结果 ①SCF FL /-TPO组合能有效快速扩增脐血CD34^ 、CD34^ Thy-1^ 、CD34^ CD33^ 及长期培养启始细胞(LTC—IC);②该组合同时加入IL-6及sIL-6R后,脐血干/祖细胞显著增殖;单独加入IL-6(不含sIL-6R)时,早期CD34^ 细胞和LTC—IC含量无明显增加,而且CFU-Mix、BFU—E的扩增不如CFU—GM明显;③通过细胞凋亡早期膜变化标记FITC—Annexin—V检测细胞凋亡率,加入Flt3L和/或IL-6 sIL-6R后Annexin-V阳性细胞由15.2%~19.1%降至2.8%~3.5%。结论 在SCF TPO Flt3L IL-6 sIL-6R组合的无基质、无血清悬浮体系中,脐血既能产生大量定向祖细胞,又能保持一定数量的早期造血细胞,这一体外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