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0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合并COPD患者98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55.10%)、疾病控制率(75.51%)优于对照组(30.61%、4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LC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合并COPD患者疗效显著,能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组织化学和组织免疫学分析及超微结构的研究可观察到人类胆脂瘤基质中的郎格罕细胞和T淋巴细胞。郎格罕细胞在正常的鼓室中不存在。作者用单克隆抗体方法,发现在粘膜下层和胆脂瘤基质中郎格罕细胞的周围有淋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在流产后宫内组织残留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6例行清宫处理,刮出物送病理检查证实组织残留的超声检查资料,总结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彩色多谱勒能量图(CDE)和脉冲多谱勒(PW)特征。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子宫内膜线显示模糊或不均匀增厚、紊乱;宫腔内可见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实质性回声团块,其中56例(占65.1%)为中低回声,19例(占22.1%)为杂乱低回声中嵌以强回声,11例(占12.8%)为实质回声内混杂条状、片状不规则无回声区;78例(占90.7%)CDFI可见血流信号,呈点状、条状或火球状,PW检测平均阻力指数(RI)为0.49(0.4~0.58);8例(占9.3%)CDFI未显示明显血流信号,经CDE检测可显示少量血流信号,PW测得低阻力型类滋养层血流。结论:在二维声像图的基础上,应用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CD-FI)、彩色多谱勒能量图(CDE)和脉冲多谱勒(PW)对流产后宫内异常回声区进行检测,可显著提高宫内组织残留的准确性,并能进行定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后的应用时机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36例COPD患者,随机选取18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作为实验组,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压力支持通气(PSV) 呼气末正压(PEEP)方式行机械通气,待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拔除气管插管,改为经面罩BIPAP无创通气,逐渐脱机.余18例做为对照组,行常规有创通气,最后以PSV方式至撤机.现察两组病例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例数、病死率、机械通气天数、总住院天数、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实验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21.1±1.8)天vs(27.1±1.4)天(P<0.05);机械通气时间为(11.4±0.8)天vs(14.8±2.4)天(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0 vs 5例(P<0.01);死亡例数为1例vs 4倒.实验组撤机前后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撤机后pH降低、PaCO2升高(P<0.05).结论 对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早期有创机械通气,序贯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显著降低VAP发生率,提高撤机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产前超声筛查胎儿肺动脉闭锁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肺动脉闭锁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例经解剖证实的肺动脉闭锁胎儿的心脏超声资料,总结其声图像特征。结果在12例胎儿心脏超声各切面中:10例显示主肺动脉显著窄于主动脉,2例未显示主肺动脉;7例显示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骑跨,3例室间隔完整者均合并右室发育不良;11例心底部大动脉交叉存在,1例为右心室双出口;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11例动脉导管内均可见反向血流,5例可见三尖瓣反流。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出动脉导管内反向血流是诊断胎儿肺动脉闭锁的重要依据;三血管-气管(3VT)扫查平面是关键切面;产前超声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和皮下注射胰岛素在重症肺炎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无糖尿病史的有血糖升高的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甘精胰岛素和速效胰岛素进行治疗,另一组用连续静脉滴注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炎、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观察两组在空腹血糖(FBG)、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住院时间、APACHEII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死亡6例,病死率20%,治疗组的空腹血糖5.6±1.2mmol/L,MODS发生率8.3%,机械通气时间9±3d,住院时间20±3d,在治疗2周后治疗组APACHEII评分10±2.6分;对照组死亡7例,病死率23%,对照组的空腹血糖5.5±1.1mmol/L、MODS发生率8.6%、机械通气时间9±3d,住院时间20±3d,在治疗2周后治疗组APACHEII评分10±3.0分,两组在各种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可以很好的控制重症肺炎患者的高血糖,操作方便,无须另外建立静脉通路,减少医源性感染的机会,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7.
8.
近期,我们对2005年1月~2006年1月诊治的40例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扫查晚孕期胎儿单纯性动脉导管形态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23例晚孕期孕妇超声诊断为单纯性动脉导管迂曲的胎儿,使用心脏多切面扫查方式观察动脉导管的形态,测量动脉导管的内径,出生后随访2~3个月。结果 23例单纯性动脉导管迂曲的胎儿,其中11例动脉导管轻度弯曲呈"C"形,内径均匀;5例明显弯曲呈"S"形,内径均匀;另7例明显弯曲呈"S"形,内径不均,局部扩张形成动脉瘤。所有胎儿产后动脉导管均正常闭合,心脏结构和功能未见异常。结论胎儿动脉导管迂曲显著者可局部扩张形成动脉导管瘤;单纯性动脉导管迂曲但无心脏其他异常时可能不影响胎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328例住院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修定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 治疗组160例中,男性94例,女性66例;年龄2~64岁,平均38.5岁;病程平均20天;甲型病毒性肝炎7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64例,戊型病毒性肝炎9例,乙肝合并戊肝5例,甲肝合并乙肝4例;患者TBiL47.2μmol/L~452.7μmol/L,GTP61~2341U/L,GOT54~2047U/L. 对照组168例中,男性99例,女性69例;平均37.5岁;病程平均22天;甲型病毒性肝炎8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62例,戊型病毒性肝炎10例,乙肝合并戊肝6例,甲肝合并乙肝4例,丙型病毒性肝炎2例;患者TBiL40.6μmol/L~439.7μmol/L,GPT57~2534U/L,GOT54~2130U/L. 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