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肘关节脱位并桡骨上段骨折临床上罕见,本院在1980~1986年6月共收治肘关节脱位192例中仅遇2例,占1.09%,经用手法与手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例1 腾某,男,40岁,1984年2月24日入院,住院号15005,X 线片号32876。患者于1984年2月11日在基建工地,从两米多高的工作架上跌下,当时右掌先着地,伤后其它部位未见破损,自觉右肘部酸麻痛,畸形,活动受限,经当地治疗13天未愈转我院。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72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动态检测和观察血清 HBsAg/IgM 复合物(HBsAg/IgMc)。结果:急性和慢性乙肝患者入院初期分别有42.9%和66.7%HBsAg/IgMc 阳性。其中,85.7%的急性乙肝患者随血清转氨酶(SGPT)下降而相继 HBsAg/IgMc 阴转。慢性乙肝则表现持续阳性(P<0.01)。经相关分析发现,急性乙肝 HBsAg/IgMc 阳性多伴有高滴度的抗-HBcIgM,并随后者滴度下降而转阴;早期 HBsAg/IgMc 阴转者 HBeAg 多可消失,并相继抗-HBe 阳转,预后良好。表明该复合物是急性 HBV 感染的早期血清学指标之一,并对预后的顶测和急慢性 HBV 感染的鉴别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虽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发生胆总管损伤这一严重并发症却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国外报告胆总管的损伤率为0.6%,国内报告胆总管损伤率为0.13~1.11%。1996~2008年,我院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00例,发生胆总管损伤28例,现将胆总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CBM)、万方、Pub Med、EMBase、Clinical Trials、Cochrane图书馆,收集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18年2月。然后,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进行质量评价,通过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随机对照试验,1 069例患者。试验组(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总有效率[OR=3.08,95%CI(2.22,4.26),P0.000 01]显著优于对照组(单用西医常规疗法);在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方面,试验组患者改善程度[SMD=-1.36,95%CI(-2.47,-0.26),P=0.02]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血清hs-CRP水平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MD=-2.57,95%CI(-3.10,-2.0),P0.000 01]。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时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有助于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5.
系统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循证医学参考。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 Med,收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4月,采用Cochrane风险评价表评价其研究质量,提取资料后通过Rev Man 5.3软件和State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共纳入30篇RCTs文献,累计3 23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对照组仅用西医常规治疗相比,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总有效率(RR=1.22,95%CI[1.18,1.27],P0.000 01)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D=9.42,95%CI[8.12,10.72],P0.000 01),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MD=-3.99,95%CI[-4.89,-3.07],P0.000 01)以及显著降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等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P0.01)。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但目前仍缺乏大型多中心临床随机试验对治疗结果的高质量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补体参与病毒性肝炎的免疫病理过程,测定有关补体成分,有助了解体内免疫状况及预测病情。本文拟通过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补体 C_3与凝血酶原的测定,探讨两者作为病毒性重型肝炎预后指标的可靠性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以肝细胞生长素(HGF)或联合综合治疗,治疗31例慢性肝炎患(治疗组),并与同期非HGF综合治疗的41例慢性肝炎患(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近期病死率(16.1%)明显低于对照组(39%),P<0.05;其黄疸、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缓解,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速率的降低及血清甲胎蛋白的增加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远期复发率无明显差别,但治疗组慢性活动型肝炎的病情活动频度低于对照组,认为HGF具有类似人胎儿肝悬滴液治疗的近期疗效。并在稳定肝功能,减少远期肝病活动等方面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总结60例感染性休克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抢救与护理。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采用3人小组配合抢救,同时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循症医学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PubMed数据库,收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1月,采用Cochrane风险评价表评价其研究质量,提取资料后通过RevMan 5.3软件和State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RCTs文献,累计200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比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在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显著提高患者总有效率[RR=1.28,95%CI=(1.21,1.35),P<0.000 01]和改善患者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值和肺动脉压(PAP)等肺功能指标,左心射血分数(LVEF)、心率和脑钠肽(BNP)等心功能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PaO2、PaCO2等血气指标。结论:结果揭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目前仍缺乏大型多中心临床随机试验对治疗结果的高质量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通过214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与尿液β2-微球蛋白(β2-MG)的动态检测,表明发病早期其血β2-MG。即高达6.85±2.2mg/L,随肾功能损害的出现,血与尿β2-MG均显著增高(分别为16.9±3.4和12.7±5.1mg/L)。尿β2-MG≥20mg/L者临床预后欠佳。当肾功能明显改善后,尿β2-MG显著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