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其病因一般认为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与死亡原因,兹选择8例高血压脑出血尸解材料,结合临床资料研讨如下:一、材料及观察方法8例标本均在死后24小时内进行病理解剖,用10%福尔马林固定7-14日,先对脑表面及切面进行肉眼观察,并对出血灶及可疑部分进行组织检查。二、病理观察1.脑表面改变:(1)所有标本的脑表面的小血管充血,脑迴变浅,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出血灶附近水肿较明显,全部标本均有不同程度的蛛网膜下腔积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明眼眶侵袭性纤维瘤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报导1例侵袭性眼眶纤维瘤病,结合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形态进行探讨。结果:1例21岁女性患,眼眶肿瘤侵入颅内损伤嗅神经及视交叉,引起嗅觉及视力下降。肿物质韧,光镜下为胶原纤维结缔组织,可见胶原纤维玻璃样变性及断裂,间质有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结论:眼眶侵袭性纤维瘤病为一种罕见的良性瘤样病变,但有明显类似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早发现、早手术,彻底切除肿物是预防本病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恶性淋巴瘤和未分化癌因组织形态相似且分化较差,依靠常规 HE 及组织化学染色,有时很难鉴别。依据肿瘤细胞通常仍表达其起源组织的抗原。本文对临检中85例未能确诊的恶性淋巴瘤和未分化癌病例应用多种抗血清标记,观察其分布情况,着重探讨这些标志物对某些恶性淋巴瘤诊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121例鼻及鼻咽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献瑜  吴秋良 《癌症》1992,11(4):267-269
本文对121例鼻、鼻咽恶性淋巴瘤作临床病理分析。121例中HD占15.7%,NHL占84.3%。男:女为1.95:1。患者最小3岁男性为淋巴母细胞NHL,最大74岁为混合B细胞NHL,大体形态分巨块型、结节型、粗隆型、溃烂型四个肉眼类型。镜下则分非何杰金淋巴瘤及何杰金淋巴瘤两大组织类型。还讨论了鼻咽淋巴瘤与鼻咽癌的鉴别诊断及如何确定原发及继发瘤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消化道癌肿中,盲肠癌最易被医师所忽视,以为本病少见,对它的临床病型认识不足,加上检查技术方面有一定困难,因而在临床上不易作出早期诊断。有些病例经手术后仍被误诊,这种情况国内国外均有报导。本院近年来发现盲肠癌2例,手术前亦未能确诊,在手术中作组织冰冻切片检查始予证实。为此,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技术实有提高的必要。现将本院2例,结合一些文献报导,着重对诊断问题加予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原发直肠上部的鳞状上皮癌罕见,国内少见报告。现将我院收治的直肠上部鳞癌一例报告如下:病例简介患者,女,58岁,已婚。因“右卵巢肿瘤”术后半年,腹部又出现肿块四个月入院。1985年12月在当地卫生院施“右卵巢肿瘤”切除术,据称切除的“右卵巢肿瘤”约10×8×5cm大小(未送病理检查),子宫及左附件大小正常;大网膜见二粒花生米大硬结(已切除)。1986年3月又觉右下腹疼痛,井出现腹部包块。发病后,胃纳差,时有恶心呕吐,大便秘结;但无腹泻及脓血便,逐渐消瘦(体重下降约20市斤)。  相似文献   
7.
机体对肿瘤产生免疫状态,近20年来国外有不少的报导。早在1940年Ewing氏指出,间质的“炎症细胞”浸润是一种防御过程。显著的“炎症细胞”反应意味着宿主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能力。有关乳癌的免疫防御性形态改变,国外有不少文章报导(Black M. M.及Watman W. B.等)。国内有关这类文章较少。程南俊氏等1965年对乳腺肿瘤间质变化作过论述。在我们长期工作过程中,亦发现各种癌的患者,即使其临床及病理的分期分型相同,但表现在癌灶内外的间质免疫防御性形态改变不同时,其预后亦异。癌巢内外间质淋巴细胞、浆细胞反应及局部淋巴结窦组织细胞反应明显者,癌根治术后的复发率及转移率较低。其五年生存率亦较高。现仅就100例乳癌根治术的标本切片检查,对其间质反应及腋窝淋巴结窦组织细胞增生情况进行复查分析,并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β_2-微球蛋白的原位表达关键词甲状腺癌,良性病变,β2-微球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杨毅,陆献瑜β2-微球蛋白(β2M)与维持HLAI类抗原在细胞膜上的三维结构有关,HLAI类抗原与抗肿瘤免疫的遗传调控有关,β2M表达异常有可能影响宿?..  相似文献   
9.
陆献瑜  杨毅 《肿瘤》1991,11(1):8-9
临床及病理学难免会出现恶性淋巴瘤误诊为癌,或将未分化癌误诊为恶性淋巴瘤的现象;特别对局限鼻咽及扁桃体的肿物活检常规HE切片,呈人为挤压变态时将恶性淋巴瘤误诊为未分化癌的可能性大,因这些部位发生癌比淋巴瘤为多。而两者的治疗方案不同;错误的诊断影响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组化ABC方法,我们对30例甲状腺癌和21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中浸润的免疫活性细胞进行了单克隆抗体(Leu4、OKT4、OKT8、B1、M718)的原位标记。结果显示甲状腺癌内浸润的单个核细胞(MNC)主要为T细胞和巨噬细胞及少量B细胞。OKT4/OKT8为1.35。M718+多核巨噬细胞在局部组织内存在为甲状腺癌的特征之一。相反,甲状腺良性病变内MNC量很少。本研究提示MNC和多核巨噬细胞的浸润与癌的类型及病人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