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5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终末期肾病患者普遍存在高磷血症,新近的研究证实了高磷血症是引起心血管病发病率增高的独立因素之一。本文就终末期肾病患者高磷血症导致血管钙化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及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观察肾小球及肾小管中MCP-1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及肾小管中MCP—1的表达显著上调。结论:MCP-1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膦甲酸钠 (PFA)对高磷诱导的牛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沉积和骨钙素 (OC)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磷浓度 (正常磷Pi1.5mmol·L-1、高磷Pi2 0mmol·L-1)及含不同浓度膦甲酸钠的培养液 ,体外培养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沉积及骨钙素表达。用甲ο 酚酞络合酮方法测定钙含量 ,BCA法测定蛋白含量。培养上清液中骨钙素浓度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用蛋白含量标化钙含量、骨钙素的浓度 ,RT PCR观察骨钙素mR NA的表达。结果 ①高磷组较正常磷组平滑肌细胞钙沉积增加 :细胞培养 6d后 ,高磷组 (77 187± 11 6 92 )mg·g-1Pro ,正常磷组 (2 5 76 8± 1 75 0 )mg·g-1Pro ,P <0 0 1;②膦甲酸钠能有效地抑制钙沉积 :培养 6d ,高磷 +PFA 1 0mmol·L-1组 (37 72 9± 5 899)mg·g-1Pro ,与高磷未干预组相比 ,P <0 0 1;③高磷组骨钙素表达明显增高。高磷组与正常磷组相比 ,培养上清液中骨钙素水平 :(1 5 0 3× 10 -2 ±2 6 0 1× 10 -3 )mg·g-1Pro对 (2 981× 10 -3 ± 8 382× 10 -4)mg·g-1Pro ,P <0 0 1;平滑肌细胞骨钙素mRNA表达 (OC/GAPDH) :1 886± 0 16 5对 0 75 2± 0 0 5 2 1,P <0 0 1;④膦甲酸钠能有效地抑制骨钙素的表达。高磷 +PFA 1 0mmol·L-1组与高磷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RT-PCR观察肾小球及肾小管中MCP-1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及肾小管中MCP-1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结论:MCP-1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姚迪  张红 《重庆医学》2015,(7):981-98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主要并发症之一,早期表现为肾小球肥大、基底膜增厚、系膜扩张,逐渐发展为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最终导致肾衰竭[1]。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其主要机制有高血糖、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等。临床上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如 ACEⅠ类及 ARB 类对其虽有一定疗效,但对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却不十分理想。GLP-1受体激动剂作为一种新型降糖药物,因其特殊的生理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GLP-1受体激动剂能通过多种机制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选择方案。本文就近年来 GLP-1受体激动剂改善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和脂联素(AP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T2DM患者40例、T2DM合并NAFLD患者40例、健康对照组20例,测定三组静脉血空腹血糖(FP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血清FFA和APN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的BMI、FPG、FINS、HbA1c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增高(P均<0.05)。T2DM合并NAFLD组BMI、FPG、FINS、TC、TG、ALT、AST、GGT、FFA水平和HOMA-IR均显著高于T2DM组,APN水平低于T2DM组(P均<0.01)。APN水平与BMI、FPG、HOMA-IR、TC、TG、ALT、AST、GGT、FFA水平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 FFA的升高与APN的降低可能是T2DM合并NAFLD关键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R)、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抗体水平的变化。方法甲减心脏病患者60例,根据患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等水平分两组,即心肌酶谱正常组、心肌酶谱升高组。观察患者TR、TPO抗体水平变化,分析甲减性心脏病患者TR、TPO抗体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肌酶谱的相关性。结果与心肌酶谱正常者相比,心肌酶谱升高组患者血清TR、TPO抗体水平明显升高(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TR、TPO抗体与各心肌酶呈正相关(P<0.05)。结论甲减性心脏病患者TR、TPO抗体水平明显增高,且与心肌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ystatin C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53例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测定血清Cystatin c、尿素氮(BUN)、肌酐(Scr),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随着尿中白蛋白尿量的增加,患者血尿素氮、肌肝和Cystatin C均逐渐升高.与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微量白蛋白尿组, BUN及Scr差异无显著性,而Cystatin C差异有显著性;大量白蛋白尿组,BUN及Scr有显著性差异,Cystatin C差异性更显著.结论 血Cystatin C是临床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张红  胡长军  陆卫平 《重庆医学》2012,41(4):349-351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及肾组织细胞外基质蛋白积聚的影响。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糖尿病吡格列酮治疗组(DP组)。DP组给予吡格列酮20mg.kg-1.d-1灌胃。8周后观察大鼠肾指数(KI)、尿微量清蛋白(MAU)、肾组织丙二醛(MAD)、过氧化氢酶(CAT)、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等,光镜及超微电镜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组织Ⅳ型胶原表达。结果 DM组大鼠KI、MAU、肾组织MAD水平显著高于NC组,并出现典型糖尿病肾病(DN)病理学损害,而DP组KI、MAU、MAD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组大鼠肾组织CAT、Cu-ZnSOD水平较NC组降低(P<0.01),DP组CAT、Cu-ZnSOD显著上升(P<0.01)。DM组大鼠肾组织Ⅳ型胶原表达明显增多,DP组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吡格列酮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轻细胞外基质积聚,对DN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3(TGF-β)及Ⅳ型胶原(C-Ⅳ)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DM组和糖尿病罗格列酮治疗组(DR组).10周后观察血糖(BG)、肾脏指数(KI)、尿微量白蛋白(MAU)及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皮质TGF-β及C-Ⅳ表达.结果 DM组尿素氮(BUN)、KI、MAU及肾皮质TGF-β、C-Ⅳ表达显著高于C组(P<0.01),并出现糖尿病肾病(DN)典型的病理改变;而DR组KI、MAU及TGF-β、C-Ⅳ表达较DM组明显减低(P<0.01).结论 罗格列酮可通过下调肾皮质中TGF-β、C-Ⅳ表达,对DN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