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两孔法全胸腔镜(VAT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开展两孔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12例。腋中线第7或第8肋1.5-2 cm切口为观察孔兼副操作孔,腋前线至锁骨中线第3-5肋3-5 cm切口为主操作孔,均加行纵隔淋巴结清扫。其中右肺上叶5例,右肺中叶3例,右肺下叶1例,左肺上叶2例,左肺下叶1例。结果无中转开胸,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无死亡。12例手术时间80-270 min,平均122 min。术中出血50-250 ml,平均160 ml,每例清除淋巴结7-13枚,平均9.2枚。术后住院时间7-10天,平均8.3天。术后病理:腺癌7例,鳞癌3例,腺鳞癌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TNM分期:Ia期3例,Ib期5例,IIa期3例,IIb期1例。结论两孔法全胸腔镜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艾迪注射液联合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毒副作用。方法:将64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用艾迪注射液配合联合化疗;对照组30例,单纯联合化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2.9%,对照组总有效率43.3%,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提高率分别是67.6%和53.3%(P<0.05),治疗后治疗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P<0.05。主要的不良反应:白细胞下降发生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1.1%和60%,消化道反应分别为47%和63.3%,两组比较P<0.05。结论:DCF加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可以提高近期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在胸外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4例胸外伤患者施行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4例全部治愈。结论VATS诊治胸部外伤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 对我科2005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15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15例患者2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5天后无漏气顺利拔管;其余13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在胸腔镜下行胸腔粘连松解+肺修补术,8例行单纯肺大疱切除术,2例开胸行肺大疱切除 +肺减容术.术后所有患者胸闷、气促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未见气胸复发. 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自发性气胸患者,肺功能均较差,如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对部分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是安全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胸外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3年9月胸外科采用常规纤支镜或床旁纤支镜及术中经气管导管纤支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镜下直视活组织检查和刷检找脱落细胞、床旁吸痰及术中明确大咯血出血部位。结果:366例胸外科门诊及住院肺占位患者中经纤支镜检查、活组织检查或刷检,明确诊断肺癌182例(50%)、良性病变26例(7.1%),良性病变中经支气管复查4例,提示为癌;胸部手术后或胸部外伤排痰困难并发肺不张患者,经床旁纤支镜吸痰,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其中2例胸部外伤患者经过2次床旁吸痰治疗,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高于治疗前(P<0.01);33例大咯血患者行术中纤支镜出血部位定位,其中32例术中经纤支镜明确定位出血部位,有1例患者因气管内出血凶猛,纤支镜无法准确定位,终止手术,患者死亡。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在胸外科疾病诊疗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院主要针对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治疗房间隔缺损进行相应的临床分析。方法:主要运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治疗,这种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体外循环而造成心脏不停跳下行房间隔缺损ASD补片的修复性手术。结果:手术之后,患者具有早期的并发症,主要为胸壁皮下气肿,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右胸积液以及活动性出血等等。5例患者患有迟发型右膈肌麻痹,本院针对这种症状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一段时间以后得以痊愈,其他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运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治疗房间隔缺损是一个良好的手术方式,具有切口小、恢复速度快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院主要针对非胸腔镜下微创Nuss术矫正漏斗胸的临床效果进行相应的研究。方法主要针对2010~2012年到本院进行治疗漏斗胸的5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随机抽取其中的25例患者分到实验组,所进行的方法为非胸腔镜下微创Nuss术矫正漏斗胸治疗方法,将剩下的25例患者分到对照组,所进行的治疗方法为胸骨翻转术进行治疗。然后通过治疗后的各种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在治疗一段时间后,本院通过各个方面指标的观察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在统计学上有着明显的差异。结论运用非胸腔镜下微创Nuss术矫正漏斗胸有着比较好的临床效果,所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巨大左心室伴心脏瓣膜病的重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自2003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210例巨大左心室伴心脏瓣膜病的重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中,患者体外循环的时间为58~288 min,其主动脉阻断的时间为31~178 min。共84例出现术后的并发症,予以对症治疗后,有58例康复,26例死亡。其中LVEDD在80 mm以上,以及LVESD在65 mm以上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7.8%,而病死率则为19.6%,其中LVEDD在80 mm以下,以及LVESD在65 mm以下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7%,而病死率则为6.8%,两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对二尖瓣的瓣下结构予以保留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病死率均低于未予保留者。结论在术前予以周密的准备,在术中对心肌予以必要的保护,并尽量保留患者心内结构,在术后对各种并发症予以及时正确的处理,系对巨大左心室伴心脏瓣膜病的重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关键,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帕洛诺司琼和盐酸托烷司琼预防晚期胃癌因全身化疗引起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设计方法,选择60例含铂类和(或)5-Fu方案全身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分别采用盐酸帕洛诺司琼和盐酸托烷司琼止吐,化疗后5d内观察患者呕吐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化疗后24h内,盐酸帕洛诺司琼组0度呕吐为21例,盐酸托烷司琼组0度呕吐为13例。24~120h内,盐酸帕洛诺司琼组0度呕吐为18例,盐酸托烷司琼组0度呕吐为10例。使用盐酸帕洛诺司琼与盐酸托烷司琼后预防急性及延迟性呕吐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晚期胃癌化疗所致呕吐的疗效优于盐酸托烷司琼,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胸外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3年9月胸外科采用常规纤支镜或床旁纤支镜及术中经气管导管纤支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镜下直视活组织检查和刷检找脱落细胞、床旁吸痰及术中明确大咯血出血部位。结果:366例胸外科门诊及住院肺占位患者中经纤支镜检查、活组织检查或刷检,明确诊断肺癌182例(50%)、良性病变26例(7.1%),良性病变中经支气管复查4例,提示为癌;胸部手术后或胸部外伤排痰困难并发肺不张患者,经床旁纤支镜吸痰,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其中2例胸部外伤患者经过2次床旁吸痰治疗,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高于治疗前(P〈0.01);33例大咯血患者行术中纤支镜出血部位定位,其中32例术中经纤支镜明确定位出血部位,有1例患者因气管内出血凶猛,纤支镜无法准确定位,终止手术,患者死亡。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在胸外科疾病诊疗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