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从临床分离出的1 445株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在临床标本检出以痰液标本最常见,占32%,其余依次是分泌物(31.4%)、尿液(20.3%);大肠埃希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头孢替坦的敏感性均在96%以上;1 445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ESBLs阳性780株,ESBLs检出率为54%;ESBLs阴性的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高于ESBLs阳性者.结论:大肠埃希菌为我院呼吸道和创面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产ESBLs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株,临床应根据耐药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其产酶因素,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2011年住院患者不同标本的肺炎克雷伯菌162株,进行耐药性检测和产ESBLs菌株的确认,采用t检验、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16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65株,检出率40.1%;所有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耐药率为0,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普遍高于非产ESBL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仅糖尿病、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联用及机械通气是造成细菌产ESBLs的危险因素.结论 连续使用抗菌药物或使用不当易造成细菌产ESBLs,应及时加强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及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5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前往医院接受体检的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对象均接受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对比组间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水平较健康人明显更高,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联合检测的诊断率较单独应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检验更高,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发生之后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会出现上升,通过联合检测对于疾病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2011年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2011年1~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的临床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后,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测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wHONET5.4软件对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在临床所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49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704株占60.2%,以大肠埃希菌为首位,占20.78%,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4.19%),鲍曼不动杆菌(11.29%)、铜绿假单胞菌(6.1%);革兰阳性菌1019株,占22.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首位,占9.78%,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29%),屎肠球菌(3.63%)。4490份阳性标本中以痰标本为主,占51.9%;其次是分泌物,占16.03%,血标本占11.5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替坦敏感率均在90%以上;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率呈不同程度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吗啉恶酮的敏感率均为100.0%;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吗啉恶酮的敏感率分别为98.9%和82.4%。结论分离出的病原菌普遍存在耐药现象,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和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鲍曼不动杆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等药物,经常需气管插管和使用呼吸机、静脉插管、留置导尿等各种侵袭性操作,都是引起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1],其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目前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重要的院内感染菌之一,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粗短或球形、革兰阴性非发酵糖类细菌,属于莫拉菌科不动杆菌属.为了解本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分布和耐药情况,笔者对我院2011年1-12月临床分离的434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查该院就诊孕妇B群链球菌(GBS)携带情况,并分析其耐药特征及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采集该院500例孕妇阴道拭子标本,并采用Todd-Hewitt肉汤培养基、哥伦比亚血平板(BAP)培养基及GBS显色(STRB)培养基进行培养,并对其分离的GBS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将确诊为GBS携带者76例纳入观察组,未携带GBS者424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结局。结果该院孕妇GBS携带率为15.2%,观察组中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新生儿脑膜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BS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奎奴普丁、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等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达到了90%以上,而对环丙沙星(53.95%)、左氧氟沙星(50.00%)、红霉素(57.89%)、四环素(78.95%)等抗菌药物耐药性相对较高,且2016-2017年与2017-2018年所分离的GBS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不大。结论孕妇GBS携带率较高,且容易感染母体及新生儿,建议把GBS筛查列入育龄期女性备孕及孕妇产前检测的常规项目,对GBS携带者尽早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性治疗,以降低新生儿感染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血培养标本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住院及门诊患者2 228份血培养结果进行病原学和药敏分析。结果 2 228份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病原菌236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50.8%,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病原菌总数的22.9%和8.5%,革兰阴性杆菌为46.2%,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在革兰阴性杆菌中所占比例(54.1%)大于5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丁敏感;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敏感率为100%,对阿米卡星、头孢替坦敏感率均大于90%。结论血培养病原菌多种多样,而不同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不同,药敏试验结果可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美国德灵Microscan auto SCAN4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的细菌鉴定及药敏卡对送检标本进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64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中63株分离自痰标本,病区分布以ICU最多,占34.4%;其次为呼吸内科、新生儿科,占21.8%[1]。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氨曲南的耐药率为100%,头孢类、氨基糖甙类抗菌素耐药率均在80%以上,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70%,对罗米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敏感性相对较高,耐药率分别为10%、25%、27.5%。该菌耐药情况十分严重,常引起抵抗力低下患者呼吸道感染,而且各地区耐药情况差异很大,应建立本地菌株的耐药谱,并尽早根据药敏情况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