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玉玲 《海南医学》2003,14(10):117-117
现将2001年4月至2002年5月的110例甲状腺手术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10例,发病年龄16至69岁,其中男性25例、女性85例,以20—50岁的居多,多见于女性。在颈丛或高位硬膜外阻滞麻醉下施行单侧甲状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纳络酮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基底动脉缺血(ASVBI)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机理。方法将40例ASVBI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和纳络酮治疗组,检测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情况;同时选取3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并检测上述指标。结果纳络酮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疗效更佳,临床症状、MDA、SOD及BAEP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纳络酮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有效改善ASVBI患者脑部缺血、缺氧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WPBL教学法在"循环内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对我校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的课程中"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的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WPBL教学尝试,自行撰写PBL案例"我胸痛了"和"我心慌了"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设立以传统教学方式授课班级为对照组。通过考核和问卷调查形式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WPBL教学组的考试成绩平均分高于对照组(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21%的学生对WPBL教学法持肯定态度。90.68%的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并且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较大程度提高。结论:WPBL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能力的提高,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且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因此,WPBL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戊四氮慢性点燃大鼠即癫痫形成过程中海马区NF-Kb及其抑制蛋白I-kBα的动态变化及作用,并同时探讨地塞米松的抗痫作用机制.方法:将81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非用药组(P),用药组(D)即地塞米松干预组,除对照组外,均给予戊四氮(PIZ)35mg/kg·d腹腔注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时间点(4,7,11,15d)海马区NF-Kb、I-kBα的蛋白表达,同时行为学观察和脑电图确定痫性发作.结果:注射PIZ的各组大鼠海马区NF-Kb的表达随着注射时间逐渐增加,并于第15天达到高峰,且用药组相同时间点NF-Kb表达较非用药组减少(P<0.05); I-kBα蛋白量随着PTZ的注射逐渐减少(P<0.05),并于第15天降到最低,用药组相同时间I-kBα蛋白的减少较非用药组少(P<0.05);且地塞米松明显改善了大鼠点燃时的痫性发作程度,延长了发作潜伏期.结论:慢性癫痫的形成过程中海马区神经细胞中存在NF-Kb 的激活及其I-kBα的减少;NF-Kb介导了癫痫形成过程中的炎症反应过程,同时,地塞米松可能通过抑制NF-Kb活性发挥抗痫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糖调节受损(IGR)患者心脑血管病变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将114例老年IGR患者分为心脑血管病变组(病变组)61例和无血管病变组(无病变组)53例。病变组包括缺血性心脏病(IHD)患者35例、脑血管病变(CVD)患者26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及回归分析。结果病变组的年龄、高血压患病率、病程、C反应蛋白水平比无病变组明显增高(P<0.05);各亚组与无病变组的比较也有相似的趋势。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是老年IGR患者心脑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也是IHD和CVD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高三酰甘油血症与心脑血管病变及IHD分别独立相关。结论对于老年IGR患者,除了年龄、高血压外,高三酰甘油血症是心脑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6.
消化性溃疡是内科常见病,多发于胃和十二指肠,常以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证、或可伴有反酸、呕吐、暖气、腹胀等症状.其无并发症者多归纳于中医胃脘痛范畴.中医内科治疗胃脘痛方药甚多,但多起效缓慢,不能迅速达到止痛目的,解除病人痛苦.在多年临床过程中,我科对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制定的中药制剂胃舒安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速效止痛作用进行了临床观察和统计.  相似文献   
7.
背景:如伺使移植入脑的或自体激活的神经干细胞在迁移途中能大量存活并准确到达病灶部位,以修复和替代受损组织,是应用神经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损伤的关键问题。目的:观察转化牛长因子β1对以纤维连接蛋白为生长基质的神经干细胞定向迁移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3/11在佳木斯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材料:选取同一基因背景Wistar大鼠7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模型对照组、单纯神经干细胞移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神经干细胞联合移植组(简称联合移植组),每组24只,移植后1,3,7,14d每个时间点6只。方法:各组大鼠均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单纯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在左侧例脑室注入5μL已标记Brdu的神经干细胞悬液。联合移植组在左侧感觉运动皮质区注入100μg/L的转化生长因子2μL;左侧侧脑室注入5μL已标记Brdu的纤维连接蛋自包被神经干细胞悬液。各组分别于移植后1,3,7,14d取脑组织制备切片。主要观察指标:Brdu标记的的神经干细胞在宿主脑内的迁移。结果: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大鼠脑缺血模型后,在侧脑室F区,移植1d时,各实验组均有细胞存活,3d时细胞逐渐增加,到7d时,Brdu阳性细胞从侧脑室大量迁出,侧脑室下区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达到高峰,联合移植组的阳性细胞数多于其他两组,且迁移趋势明显。在皮质区,神经干细胞移植3d时迁移到皮质区的细胞数量开始增加,7d时达到高峰,各时间点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并且到达皮质区的神经干细胞最终能分化为神经元。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可以促进以纤维连接蛋白作为生长基质的神经干细胞定向迁移。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纤维连接蛋白在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方面可能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股骨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作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60例股骨骨折患者心理状态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股骨骨折患者心理状态表现不同,经χ^2检验,p〈0.05。结论临床上根据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消除不良情绪,能更好地配合治疗,促使骨折早日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他汀类降脂药阿伐他汀钙后体内两种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将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02/2003-12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阿伐他汀钙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38例。两组常规治疗(溶栓、抗凝、钙通道阻断药、脑保护剂、活血化淤类药物等)相同,在此基础上,阿伐他汀钙组加用阿伐他汀钙10mg口服,1次/d,连续服用12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观察血脂的变化。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72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①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水平:阿伐他汀钙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犤(181.43±16.76),(331.56±52.41),(311.45±47.68)μg/L,P<0.01犦。②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浓度:阿伐他汀钙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犤(49.21±6.1),(72.34±5.38),(67.28±5.08)mmol/L,P<0.05犦。③血脂变化:阿伐他汀钙组治疗后胆固醇、三酰甘油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结论:阿伐他汀钙能降低脑梗死患者体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水平,通过影响黏附因子的表达及行为,减少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方城县2007年麻疹发病情况,分析发病原因并探讨控制策略。方法对方城县2007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方城县2007年麻疹发病135例,发病率14.84/10万,其中流动儿童发病36例,流动儿童发病率38.71/1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5-8月份;<5岁年龄组发病97例,占发病总数的71.85%,<12月龄发病58例,占42.96%。有免疫史、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各占37.14%、30.48%、32.38%。结论应积极做好流动儿童的麻疹疫苗免疫工作,提高麻疹复种接种率是预防学龄前和学龄儿童麻疹发病的关键,应重视成人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