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抗凝与静脉溶栓治疗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1月就诊的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早期患者8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抗凝组43例和静脉溶栓组41例,另取同期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抗凝组和静脉溶栓组予禁食、胃肠减压、纠正电解质紊乱、抑制消化液分泌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抗凝组予低分子肝素5000~7500 U每12 h 1次皮下注射,7 d为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静脉溶栓组在肠系膜血管造影后经导管注射尿激酶80万U,第2日改为尿激酶30万U/次、每日两次静脉注射,疗程1周,后改为华法林每日2~5 mg口服,连用4周。比较抗凝组和静脉溶栓组治疗前及对照组D-二聚体、病变段肠系膜上静脉管径、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抗凝组和静脉溶栓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结果抗凝组和静脉溶栓组治疗前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变段肠系膜上静脉管径小于对照组,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抗凝组和静脉溶栓组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病变段肠系膜上静脉管径增大,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升高,且抗凝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静脉溶栓组(P0.05或P0.01)。抗凝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高于静脉溶栓组的75.61%(P0.05)。抗凝组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静脉溶栓组(P0.05)。结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降低;早期予抗凝治疗的效果优于静脉溶栓,可降低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增加病变段管径,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金亚军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61-61,52
糖尿病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其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正迅速上升,而且糖尿病及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已成为老年人的重要死因之一。因此,应积极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在各种治疗措施中,营养治疗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且老年糖尿病病人中约有30%的患者采用营养疗法即可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孕期护理体会.方法 利用孕妇产前门诊检查、孕妇学校集中上课及咨询电话,对孕妇进行个别讲解或集体上课,对59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取健康教育、饮食及运动指导、胰岛素治疗护理、产前检查指导及心理干预等护理措施.结果 59例孕妇都能正视疾病,正确进行自我保健和监护,血糖控制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良好的孕期护理有利于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对改善孕妇的预后、防止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腹症患者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disorders, ASD)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唐山市开滦总医院2019年7月-2021年6月收治的96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急腹症患者ASD的相关因素。结果 急腹症患者ASD得分为(47.38±9.25)分,其中中度ASD患者17例(17.71%)、重度ASD患者32例(33.33%),患者ASD总发生率51.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文化水平、家庭月收入、婚姻状况、居住地、疾病类型和治疗方式与急腹症患者ASD具有相关性(P<0.05)。进一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与患者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tanford acute stress reaction questionnaire, SASRQ)得分呈负相关,疾病类型、治疗方式、婚姻状况及居住地与患者SASRQ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急腹症患者ASD发生率较高,与治疗方式、疾病类型等因素有关,临床治疗应掌握患者心理变化,给予社会家庭支持等干预降低患者治疗期间ASD...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法,从而促进专科护理教学改革。方法:选择2005级护理学专科专业学生9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名,以实验组为研究对象,将病案讨论式的教学法贯穿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全过程,并于对照组比较学生的能力。结果:实验班护生在学习兴趣、解决问题、协作及运用知识等方面有明显提高。结论:病案讨论式教学法能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强化知识应用能力,有助于实现培养有创造力的实用型护理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7.
杨云飞  金亚军  王建光 《河北中医》2012,34(8):1134-1137
目的观察胃大部切除术后莱菔承气汤灌肠对胃肠功能及血清瘦素的影响。方法将40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2组,同时选择2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莱菔承气汤灌肠。观察2组手术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第1、3、5 d观察3组胃电图的(EGG)主频(DF)、正常慢波百分比(N%)变化及血清瘦素变化。结果治疗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P<0.05)。治疗组术后第1、3 dEGG的DF、N%较术前下降(P<0.05),血清瘦素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第5 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1、3、5 d EGG的DF、N%均较术前下降(P<0.05),血清瘦素均较术前升高(P<0.05)。治疗组、对照组术后同期EGG的DF均较正常组下降(P<0.05)。治疗组术后第1、3 d,对照组术后第1、3、5 d EGG的N%均较正常组同期下降(P<0.05),血清瘦素均较正常组同期升高(P<0.05)。治疗组术后第3、5 d EGG的DF、N%较对照组同期升高(P<0.05),血清瘦素较对照组同期降低(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莱菔承气汤术后灌肠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与调节内源性血清瘦素的水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临床技能教学改革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产科护士职业压力主要来自于服务对象、工作性质、社会及个人生活四个方面,认为产科护士压力较大,应针对不同的压力源采取相应对策,以减轻护士压力,促进护士身心健康,从而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心理特征,为防治单纯性肥胖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共确定肥胖儿童62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1例。干预组儿童进行心理干预的综合治疗,对照组儿童进行单纯饮食疗法。结果:针对肥胖症的心理特征加入心理干预综合治疗后患儿体重和体重指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加入心理干预的综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