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ACI)二级预防病人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和强肝胶囊的降脂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1月于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病人 180例,病因分型为 TOAST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或小动脉闭塞型,合并高脂血症,既往无类似发作。入选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10 mg对照组、 20 mg对照组、 40 mg对照组和 10 mg观察组、 20 mg观察组、 40 mg观察组,均给予对应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每晚 1次;观察组额外加用强肝胶囊 2g,口服,每天 2次;疗程均为 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病人血脂[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和谷丙转氨酶( ALT)数值。析因分析比较用药种类、阿托伐他汀剂量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相同剂量组间比较: 20 mg观察组 TC水平显著低于 20 mg对照组[( 4.04±0.77)比( 4.69±0.91)mmol/L,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关于 LDL?C和 ALT水平, 10 mg观察组显著低于 10 mg对照组[(2.98±0.49)比( 3.34±0.42)mmol/L、  相似文献   
4.
当前对周围血管疾病截肢平面的标准大都是主观的,并常以临床判断作为决定手术的基础。Myers应用荧光素血管造影术来测定无活力皮肤的界限。本文采用此技术评估周围血管疾病截肢部位愈合的可能性,并介绍22例(27次)下肢截肢术应用此法的结果。材料和方法男性18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66岁(48~91岁),其中9例有糖尿病史,均为成人发作型;4例有高血压史;1例Buerger病;12例先前作过动脉再造术,其中5例也做过交感神经切除术;3例仅作交感神经切除术。21例一期截肢和附加1例膝下截肢18月后残端崩裂。10例需进一步手术治疗,但仅5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分步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我科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结合分步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28例,其中M cA fee分类,Ⅰ型15例,Ⅱ型10例,Ⅲ型3例,并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术后12个月以伤椎为中心的脊柱功能单位的前后缘压缩比,椎管侵占率和Cobb角。结果本组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时间12~16个月。患者均于术后2周后下床活动,无断钉、断棒、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无神经症状加重,术前脊柱功能单位前后缘压缩比、椎管侵占率和Cobb角与术后2周相比有明显差异,而术后2周与术后12个月无明显差异。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结合分步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在早期恢复脊柱前后柱的稳定性,避免了单纯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断钉、断棒的危险,从而能使患者早期无痛下床活动,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服用缬沙坦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符合筛选条件84例患者随机分为晨组和晚组各42例,缬沙坦80 mg/d,共治疗2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SBP均下降,晨组夜SBP下降6.9%,晚组下降9.7%;两组全天SBP达标率差异无显著性,夜SBP达标率差异显著,非杓型纠正为杓型比例差异显著.结论 非杓型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晚服用缬沙坦更理想.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评估脂康颗粒联合阿托伐他汀在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效果。方法: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2组再随机分为三个亚组。对照组3个亚组分别每日顿服阿托伐他汀片10,20,40 mg;观察组3个亚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脂康颗粒。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测定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时各组患者的血脂指标(TG、TC、LDL C)和ALT、动脉内 中膜厚度(IMT);使用析因分析比较用药种类、阿托伐他汀剂量、治疗时间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及各亚组TG、TC、LDL C等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ALT较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及各亚组TG、TC、LDL 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各相应亚组(P<0.05);两组40 mg亚组、20 mg亚组的TC、LDL C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10 mg亚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及各亚组TG、TC、LDL C等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进一步明显下降(P<0.05),ALT也进一步明显升高(P<0.05),两组IM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及各亚组TG、TC、LDL 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各相应亚组(P<0.05);两组40 mg亚组的TG、TC、LDL C水平明显低于本组10 mg亚组(P<0.05),20 mg亚组的TC、LDL C水平明显低于本组10 mg亚组(P<0.05)。析因分析结果:增加阿托伐他汀剂量显著降低TG、TC、LDL C和升高ALT(P<0.05)。延长治疗时间显著降低TG、TC、LDL C、IMT和升高ALT(P<0.05)。用药种类和治疗时间对降低TC、LDL C有交互作用,阿托伐他汀剂量和治疗时间对降低TC、LDL C和升高ALT有交互作用(P<0.05)。结论:联用脂康颗粒提高了阿托伐他汀在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丁基苯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明升  郭玮华 《中国药业》2009,18(11):52-53
目的观察丁基苯酞(恩必普)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脑梗死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27例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基苯酞,共20d;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组21例在对照组19例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基苯酞,共10d。结果脑梗死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用药后第11天和第21天神经功能障碍均有改善,好转程度(评分下降率)治疗组分别为32.3%和57.8%,对照组分别为26.1%和45.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好转程度优于对照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与总有效所需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丁基苯酞适合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主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AS).但是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AS的关系,目前仍存在争议[1].本研究探讨ICV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总体水平(tHcy)变化与AS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防治ICVD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0.
郭明升 《临床荟萃》2014,(8):853-855
目的探索急性脑梗死并发排便困难的危险因素。方法 3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有无排便困难分为2组,比较组间性别、年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卧床时间、汉密尔顿评分的差异。分别依年龄是否≥60岁、NIHSS评分是否≥3分、卧床时间是否7天、汉密尔顿评分是否20分分组,比较两组间在有无排便困难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年龄、NIHSS评分、卧床时间、汉密尔顿评分与排便困难的相关性。结果无排便困难组的年龄、NIHSS评分、卧床时间、汉密尔顿评分均显著小于有排便困难组(P0.05)。年龄≥60岁、NIHSS评分≥3分、卧床时间7天、汉密尔顿评分20分的组中有排便困难者均显著增多(P0.05)。Spearman秩和检验显示年龄、NIHSS评分、卧床时间、汉密尔顿评分均与排便困难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高龄、严重偏瘫、长期卧床、抑郁可能是脑梗死患者并发排便困难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