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药酒是我国传统中药制剂,因在祛风活血、止痛散瘀、强筋健骨方面有其独特的疗效,且服用方便,所以一直是广大患者乐于接受的剂型。但大部分药酒在放置一段时间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喉周按摩联合摄食训练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0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及康复科住院的148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喉周按摩组、摄食训练组、联合组, 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医院常规护理措施, 喉周按摩组、摄食训练组在医院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分别实施喉周按摩、摄食训练, 联合组在医院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喉周按摩与摄食训练。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2、4、8周, 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及中文版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WAL-QOL)比较4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2、4、8周后, 4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疗效评价优于干预前(P<0.05);SSA得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SWAL-QOL得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0.05)。联合组的洼田饮水试验疗效和SWAL-QOL得分均高于其他组(P<0.05), SSA得分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喉周按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五行音乐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以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70例脑卒中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五行音乐疗法,连续干预一个疗程,采用焦虑(SAS)、抑郁(SDS)及Herth希望量表(HHI)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的差异及希望水平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干预组的SAS、SDS总得分较对照组低,希望水平得分及积极行为、行为态度、积极关系三个维度得分较对照组高(均P<0.05)。干预组SAS、SDS得分较干预前有所下降、希望水平及三个维度得分较干预前增加(均P<0.05);对照组SAS、SDS得分较干预前稍有所下降,希望水平较干预前增加较少(均P<0.05)。结论五行音乐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希望水平,减弱或消除疾病对患者造成的身心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损伤急性应激障碍(ASD)患者发生便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10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脑损伤住院且发病后发生ASD的患者212例,使用功能性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便秘评定,将有便秘的106例脑损伤患者作为病例组,未发生便秘的10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调查表、患者疾病状况及其他因素调查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家庭功能评估表(APGAP)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性格类型、饮食口味、是否食用辛辣食品、日饮水量、入院后锻炼方式、住院床下活动时间、有无退休金、有无经济负担、有无慢性病、家庭关怀度与脑损伤患者ASD后发生便秘有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食口味(OR=0.073)、日饮水量(OR=1.003)、住院后锻炼方式(OR=8.435)、有经济负担(OR=0.028)、住院后下床活动时间(OR=4.661)、家庭关怀度(OR=0.283)是脑损伤ASD患者发生便秘的变量(P0.05)。结论:饮食口味偏重、日饮水量小于1000ml、住院后锻炼方式为床上活动、有经济负担、住院下床活动时间少于30分钟、家庭功能低是脑损伤后ASD患者发生便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OMATIS听觉-运动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应激障碍(ASD)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59例缺血性脑卒中ASD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日常护理,音乐组在日常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常规音乐训练,听觉运动训练组进行处理后的高低频转换的听觉-运动训练,连续干预28 d;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及Herth希望量表(HHI)比较干预前后ASD及希望水平的差异。结果干预前各组ASD评分、H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组警觉、分离、再历、社会功能损害及SASRQ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其中听觉-运动训练组在警觉、分离、再历、社会功能损害及SASRQ总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音乐组、对照组干预后(P<0.05)。音乐组警觉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SASRQ总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3组T、P评分及HHI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其中听觉-运动训练组T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P评分及HHI总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音乐组、对照组干预后(P<0.05);音乐组T评分及HHI总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TOMATIS听觉-运动训练可减弱或消除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ASD症状,提高其希望水平,缩短预后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伴有运动性障碍患者症状群对急性应激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于华北理工大学神经内外科住院的脑卒中伴运动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一般资料、颅脑创伤亚量表(brain injury subscale,BIS)、斯坦福问卷(stanford acute stress reaction questionnaire,SARSQ)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324例脑卒中伴运动性障碍患者资料,人口特征中文化程度、年龄、运动功能程度、合并功能障碍个数、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分级对急性应激障碍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伴有运动性障碍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得分为(99.60±13.69)分;症状群中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强迫症状(11.35±2.71)分,抑郁特征(7.44±1.86)分,敌意特征(7.23±2.26)分,躯体化(3.69±1.42)分以及精神病特征(2.81±1.09分);相关性分析结果,症状群中躯体化、抑郁、强迫、敌意、精神病分别与急性应激障碍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性(r=0.164、0.355、0.329、0.298、0.279,P均<0.001),症状群与急性应激障碍各个维度也均成正相关关系(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回归系数=7.682,95%CI4.930~10.435,P<0.001)、合并功能障碍个数(回归系数=3.937,95%CI0.268~7.605,P=0.036)、抑郁症(回归系数=1.662,95%CI0.727~2.597,P=0.001)对脑卒中患者ASD有影响。结论脑卒中伴有运动性障碍患者急性应激障碍水平为中等偏高,症状群特征较为明显,且与急性应激障碍成正相关关系,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脑卒中伴有运动性障碍患者症状群特征及急性应激反应水平,为避免疾病复发,提高生存质量提供针对性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二元应对在脑卒中偏瘫患者配偶照顾负担与负性情绪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配偶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311名脑卒中偏瘫患者配偶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照顾负担量表、二元应对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脑卒中偏瘫患者配偶照顾负担得分(59.49±13.90)分,二元应对得分(86.03±16.62)分,焦虑得分(54.75±6.14)分,抑郁得分(49.73±7.93)分。二元应对在配偶照顾负担与焦虑、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50.21%和47.27%。结论 二元应对是脑卒中偏瘫患者配偶照顾负担与负性情绪的中介变量。医护人员应尝试构建二元应对干预方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配偶的二元应对水平,减轻其照顾负担,改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二元应对在脑卒中偏瘫患者配偶照顾负担与负性情绪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配偶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311名脑卒中偏瘫患者配偶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照顾负担量表、二元应对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脑卒中偏瘫患者配偶照顾负担得分(59.49±13.90)分,二元应对得分(86.03±16.62)分,焦虑得分(54.75±6.14)分,抑郁得分(49.73±7.93)分。二元应对在配偶照顾负担与焦虑、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50.21%和47.27%。结论 二元应对是脑卒中偏瘫患者配偶照顾负担与负性情绪的中介变量。医护人员应尝试构建二元应对干预方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配偶的二元应对水平,减轻其照顾负担,改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焦点解决短程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以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100例脑出血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焦点解决短程治疗,连续干预4周,采用Zung's焦虑自评量表、Zung's抑郁自评量表及Herth希望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的差异及希望水平情况。结果 2组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A总得分较对照组低,希望水平得分及积极行为、行为态度、积极关系3个维度得分较对照组高(均P<0.05)。观察组SAS、SDA得分较干预前有所下降、希望水平及3个维度得分较干预前增加(均P<0.05);对照组SAS、SDS得分较干预前稍有所下降,希望水平较干预前增加较少(均P<0.05)。结论 焦点解决短程治疗可有效增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希望水平,减弱或消除疾病对患者造成的身心创伤。  相似文献   
10.
看完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笔者颇有些感触:康熙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圣君,历史上之所以有康隆盛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康熙过人的用人艺术,对现代医院而言,这种用人艺术仍然具有很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