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71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应用SSH-65A彩色超声心动图仪测量15例室间隔缺损(VSD)和4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的左房内径(LAD)和主动脉根径(AOD)以及VSD的直径(D),并与健康者及手术后所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患儿的LAD和LADI(左房内径指数)高于正常者(P<0.01)且LADI与D/AOD具有相关性,其回归方程为D/AOD=0.044LADI-1.21(r=0.85,P<0.01),但其在手术后早期无明显变化。提示测量LAD可为VSD和PDA患者选择手术治疗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3.
33例肝占位性病变MRI误诊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8年以来4000余例腹部MRI中,发现肝占位性病变误诊33例。所用机型为美国Disonics公司0.5T超导MRI,自旋回波序列(SE序列)、常规T1加权(T1WI)、质子加权(PDWI)、T2加权(T2WI),覆盖全肝。其中,PHC误诊为MHC5例、MHC误诊为PHC6例、PHC误为HHE5例、MHC误诊为HHE2例、HHE误诊为PHC6例、肝硬化结节误诊为PHC2例、炎性假瘤误诊为PHC3例、肝结核误诊为PHC1例、HCY误诊为HHE3例。本文从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和扫描技术方面详细探讨了误诊的原因和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30岁。右下肢浅静脉曲张伴酸胀痛10年。查体:右膝内侧、右大腿后下方和腘窝处浅静脉扩张迂曲明显,局部色素沉着,小腿有轻度可凹性浮肿,小腿浅静脉无曲张。用60%复方泛影葡胺60ml做右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见股静脉明显增粗,瓣膜关闭不全,造影剂逆流达腘窝部。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药莪术有效提取物 β -榄香烯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对乳腺癌组织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临床观察给药后肿块的改变并应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核苷酸末端标记法(TUNEL法 )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免疫组化检测方法 ,观察术前 β -榄香烯治疗组 14例和一期手术组 17例乳腺癌标本的凋亡指数、增殖指数和分裂指数的差异。结果 :β -榄香烯治疗组凋亡指数 (7.97±1.50 )明显高于一期手术对照组 (2 .2 6± 0 .4 9)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β -榄香烯治疗组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 (4 4 .54± 9.99)与对照组 (4 2 .80± 6 .78)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治疗组的分裂指数(3.92± 1.4 4 )与对照组 (3.88± 1.0 8)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14例术前 β -榄香烯治疗组等级相关分析凋亡指数与肿块缩小程度呈正相关 (r=- 0 .72 9)。结论 :给乳腺癌患者术前区域动脉灌注 β -榄香烯可缩小乳腺癌局部肿块其机理可能与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 1 988年 8月至 1 999年 1 2月间 ,收治了 8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继发窝囊肿的患者 ,术中同时行窝囊肿摘除及膝关节滑膜切除术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8例 ,男 6例 ,女 2例。年龄 41~ 6 5岁。双膝 1例 ,左侧 4例 ,右侧 3例。术前均诊断为窝囊肿 ,囊肿最大 4cm× 6cm× 1 0cm ,最小 2 .5cm× 6cm× 8cm。病程最长 2年余 ,最短7个月。1 .2 手术方法取窝部后正中切口 ,显露囊肿及其蒂部 ,予以摘除。术中发现囊肿内容物为高粘度血性液体 ,遂解剖囊肿 ,发现囊肿内壁…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1988年8月至1999年12月间,收治了8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继发窝囊肿的患者,术中同时行窝囊肿摘除及膝关节滑膜切除术,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汪波 《四川中医》2003,21(12):43-43
目的 :观察自拟方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同时期治疗的 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7例 ,对照组 31例 ,疗程均为 2~ 8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7% (P <0 0 1 )。结论 :自拟方治疗肝硬化腹水 ,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医院制剂实施GPP和ISO 9000族标准的必要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ISO9000族标准和GPP的发展历史,阐述了两的区别,论述了医院制剂同时实施GPP和ISO9000族标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胃癌的诊断过去主要依靠上消化道钡餐、纤维内窥镜和镜下活检,但这些检查方法有诸多不便。近年来,CT在胃癌诊断上的价值逐渐引起临床和影像诊断方面的重视,尤其是悯二维、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使病变的显示能力明显增加,胃癌分期的准确性显著提高,为临床手术提供了较大帮助,近年来,如何改进胃CT检查技术,进一步提高胃癌诊断的准确性,已成为众多CT工作者关注的问题。2004年至今,我们采用低张力胃充气技术,结合薄层横断位图像、MPR、CTVE诊断胃癌,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