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口服氟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和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透析时间超过6个月的MHD患者64例,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口服氟伐他汀(40mg,1次/d)治疗;对照组不用氟伐他汀。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末患者的ADMA、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结果治疗后6个月末,2组HDL-C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CRP、IL-6、TNF-α、MDA和ADM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明显改善MHD患者的血脂水平,同时可改善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和降低ADMA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郝晓萍  邬碧波  唐琦  张黎明  俞华  贾洁爽 《临床荟萃》2010,25(18):1589-1592
目的 观察口服羟苯磺酸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相关营养、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龄超过6个月的MHD患者62例,排除急性感染及其他活动性疾病,口服羟苯磺酸钙(2片,每日3次)治疗,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主要人体学指标、改良主观总体评价(SGA)评分、血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丙二醛(MDA)、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浆总半胱氨酸(tHcy)、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透析充分性(Kt/V>和蛋白分解代谢率(PCR).结果 ①治疗1个月后,MHD患者的干体质量、上臂肌围(MAMC)即有上升;治疗6个月后,患者平均干体质量、MAMC平均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改良SG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②治疗6个月后,MHD患者的血Alb治疗后(40±5)g/L较治疗前(37±5)g/L升高(P<0.05),PA(292±33)mg/L和血红蛋白(Hb)(95±14)g/L治疗后较治疗前(247±23)mg/L和(88±12)g/L明显升高(P<0.01).③CRP、IL-6、TNF-a、MDA、tHcy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④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脂蛋白(a)[Lp(a)]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PCR值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两组Kt/V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同时微炎症状态及氧化应激状态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口服曲美他嗪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86例,已排除急性感染及其他活动性疾病,随机分为患者治疗组46例,患者对照组40例.患者治疗组口服曲美他嗪20 mg,3次/d,治疗并观察随访24周;患者对照组不用曲美他嗪.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等.另选健康对照者30名(健康对照组).分析曲美他嗪对MHD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2组MHD患者的GSHPx水平[(584.37±215.70)、(580.87±309.12)μmol/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769.06±302.46)μmol/L](P均<0.01),SOD水平[(347.87±82.09)、(348.16±75.33)kU/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428.34±15.23)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MDA水平[(4.94±1.32)、(4.97±1.61)n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56±0.46)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OPP水平[(120.95±59.24)、(121.76±69.12)μ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7.69±20.1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患者治疗组的GSHPx、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MD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AOPP水平也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照组以上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但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MHD患者普遍存在氧化应激状态,使用口服曲美他嗪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机体对氧化应激的防御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尿液中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uL FABP)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早期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入选ADHF患者57例,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两组。分别在入院时、入院12、24、48小时测血清肌酐(SCr)、uL FABP。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到12、24、48小时uL FABP诊断AKI的诊断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AKI组uL FABP水平明显高于非AKI组(P<0.01),并且早于SCr的升高。ROC曲线分析表明,uL FABP入院12小时截断点为63.28 μg/g·Cr时AUC为0.78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83%和84%,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24小时截断点为86.12 μg/g·Cr时AUC为0.876,敏感度85%,特异度88%;48小时截断点为105.30 μg/g·Cr时AUC为0.911,敏感度94%,特异度89%。结论 uL FABP可作为早期预测ADHF患者AKI的发病有效标志物,较传统指标SCr能更早预测AKI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合并高磷血症的患者采用磷结合剂治疗,探讨血磷达标状况对M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AS)的影响。方法 1选择在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80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平均年龄(57.1±13.8)岁,平均透析龄(38.7±14.8)月;透析前血磷>1.78mmol/L,饮食保持稳定且依从性好;病情稳定,预期生存期>2年。2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降磷治疗,分别口服碳酸钙、醋酸钙、碳酸镧,共进行为期24个月随访,期间根据血磷和血钙的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品种和剂量。3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12、18、24个月末检测患者的血磷、血钙、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等;计算钙磷乘积和尿素清除指数(kt/V)。4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24个月末行颈动脉超声检测。5在随访结束24个月末将资料完整的80例患者,根据血磷水平分为高血磷组(血磷≥1.78mmol/L)和正常血磷组(血磷<1.78mmol/L),分析血磷达标状况对MHD患者AS的影响。结果 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12、18、24个月患者血磷、i PTH及钙磷乘积均显著下降、血钙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Hb、Alb及k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随访结束后分析发现,与高血磷组比较,正常血磷组血磷、i PTH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钙、Hb、Alb及kt/V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形成、颈动脉硬化的患病率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3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磷与i PTH及IMT、斑块形成、颈动脉硬化的患病率呈正相关、与血钙呈负相关(P<0.05或P<0.01)。4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磷、i PTH和年龄是MHD患者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磷血症是MHD患者并发AS的危险因素之一,血磷达标状况与MHD患者AS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浅述蜜蜂毒的抗炎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述蜜蜂毒的抗炎镇痛作用郝晓萍北京燕兴蜂业工程有限公司(100073)蜂毒是蜜蜂毒腺和副腺分泌出的具有芳香气味的淡黄色透明毒液。贮存在毒囊中,螫刺时由螫针排出。味苦,呈酸性反应,是一种有高度药理作用和生物活性的复杂混合物。蜂螫使人肿痛不适,这是众所周...  相似文献   
7.
乌头碱中毒致反复室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乌或川乌可用于治疗关节痛等症,但若服用过量或误服易发生中毒反应,我科曾抢救乌头碱重度中毒患者1例,患者反复发生室颤,经除颤和呼吸机辅助呼吸后抢救成功,现将其急救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钠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在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无明显出血倾向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78例,随机分成低分子肝素钠(LMWH)组38例和普通肝素(UFH)组40例。分别观察二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的血钙、血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的水平。同时观察患者出血、体外循环的凝血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①二组患者治疗前血钙、血磷、PTH、AK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MWH组随着透析时间延长,血磷及PTH水平逐渐降低,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FH组随着透析时间延长,血磷、PTH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二组治疗前后血钙和AKP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LMWH组透析5708例次,各部位出血共发生58例次,发生率为1.02%;UFH组透析6012例次,各部位出血共发生1310例次,发生率为21.8%,6例患者退出UFH组。LMWH组的出血发生率较UFH组明显降低(P〈0.01),二组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可使血液透析患者所存在的钙磷代谢异常得到部分缓解,提示低分子肝素可能有改善钙磷代谢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炎症因子对MHD患者左心室重塑的作用。方法 选择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64例,病情稳定,己排除急性感染及其他活动性疾病,分别检测患者的各种炎症因子、并应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的左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分析MHD患者炎症因子对左心室重塑的影响。结果 MHD患者血清CRP、TNF-帷L-1β、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MHD患者LAD、LVDd、IVST、LVPWT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LVEF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LVMI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有统计学意义;CRP、IL-1β、IL-6、TNF-α分别与LAD、LVDd、IVST、LVPWT、LVMI呈正相关(P〈0.05,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5);CRP分别与IL-1β、IL-6、TNF-α相互之间呈正相关(P〈0.05,P〈0.01);TNF-α、IL-1β、IL-6相互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并且可能参与了左心室重塑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肝炎病毒感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取110例血透患者(HD组)及108例非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ND组)血清,检测甲、乙、丙和戊型4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同时检测肝功能,调查输血史,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D组肝炎病毒感染率(61.8%)显著高于ND组(26.9%,P<0.01)。HD组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均显著高于ND组(P值分别<0.05、0.01),有输血史者的HBV感染率(75.9%)、HCV感染率(82.8%)均显著高于无输血史者(51.9%和9.9%,P值分别<0.05、0.01)。透析时间越长,HBV、HCV感染率越高(P值分别<0.05、0.01)。肝炎病毒感染者与未感染者肝功能的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0.05、0.01)。结论血透患者的HBV、HCV感染率较高,与输血及血透本身的医源性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