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42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72篇
  3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上肢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干预7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常规入路为股动脉途径.自1989年Campeau[1]首次以桡动脉为入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以来,目前经桡动脉等上肢动脉途径进行PCI已逐渐在临床广泛应用.总结我院近年经上肢动脉途径对7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PCI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早期诊断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胜群  康薷匀  宋庆芳  王战建 《临床荟萃》2008,23(24):1781-1783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病变轻者无明显症状,临床上一旦出现下肢缺血的症状,治疗相当困难,因此早期检出其下肢动脉病变并探讨其发病原因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459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血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相似文献   
3.
《微创医学》2003,22(6):899-900
择时服药是以中医时辰学说为指导,通过选择最佳时间用药,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作用,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诱导紊乱的人体节律复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目前,临床上对中医的服药时间不太重视而且相当刻板,不分疾病种类、病情轻重缓急,均按每日1剂,水煎,上、下午各服1次的模式进行,而且对用药后护理也重视不够,均有碍于提高临床疗效.为此,笔者就如何确定服药时间以及服药应配合的恰当护理,作一疏理.  相似文献   
4.
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ngAAD)是极为严重的心血管病急诊,常由主动脉(Ao)中层的退行性变或破坏性病变发展而来。临床特点是起病突然、发展迅速、急性期死亡率高。近年来,因诊断技术提高,报告渐多,并非罕见。现结合收治的二例病人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特点 例1 (男52岁)突然发生持续性刀割样胸背部剧痛2小时入院,向腰部放射,有搏  相似文献   
5.
银屑病伴皮肤淋巴细胞浸润一例李灵匀,王莉红,胡亚贤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邮政编码110003)患者女,42岁。七年前周身散在出现鳞属性红斑,有点状出血及薄膜现象.诊断为银屑病。经治疗后病情稳定仅有零星皮疹。七年来偶见冬季皮疹增多,但夏季好转。二年前无明...  相似文献   
6.
匀诸 《大众健康》2007,(5):93-93
性冷淡是指女性长期无性要求,或对性生活缺乏足够的兴趣。女性无性欲,或性欲低下是一种很痛苦的病态,是导致家庭婚姻矛盾甚至破裂的重要因素,但并非不能医治。重视下述一些保健知识,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LabVIEW构架的多道心电生理记录仪开发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迄今多道生理记录仪已成为心脏介入术及医学基础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本研究首创用美国国家仪器 (NI)公司的 L ab VIEW开发系统为软件基本构架 ,自制低噪声多道前置放大器 ,配合 DAQ数据采集模块和通用计算机为开发硬件平台 ,研制了临床实用型多道心电生理记录仪。产品具有心电生理实时显示 ,数字高通、低通、5 0 Hz陷波和增益调节 ,即时存贮、任意回放和打印 ,基本程控刺激等功能。仪器小型化、经济实用、使用灵活 ,有利于心脏介入诊疗技术在医院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致病机制尚不明确,病情复杂多变,迁延难愈,治疗周期漫长,且无特效药。目前,UC的治疗多采用皮质类固醇、氨基水杨酸及生物制剂等西医手段,短时间起效快,疗效确切。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会出现耐药性和加剧病情发展,导致结肠癌的发生。有研究发现,氧化应激是UC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影响着UC的发生、发展。氧化应激是机体内氧化产物与抗氧化系统不平衡的一种应激状态,丙二醛(MDA)、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等氧化产物的过表达或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抗氧化酶的不足都会导致氧化应激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药作为我国独有的医学特色,运用中医药治疗UC疾病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研究表明,中医药一方面通过抑制代谢产物的堆积,有效抑制UC发生,另一方面,通过提高抗氧化系统,达到拮抗UC发展的治疗效果。因此,以中医药调节氧化平衡状态作为诊疗思路,可能是未来治疗UC疾病的新手段、新方向。基于上述研究,该文总结了氧化应激关键致病蛋白与UC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归纳了中药有效成分、单味中药、中药复方、针灸调控氧化应激上下游靶点蛋白,减轻肠黏膜病理损害,降低结肠损伤指数,以及丰富肠道菌群,增加结肠长度,改善UC临床症状,以期为扩大中医药治疗UC疾病的应用范围,提供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持续被动运动(CP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9例患者共24个全膝置换关节随 机分成两组。CPM治疗组14个膝关节于术后第3天开始治疗。非CPM治疗组10个膝关节作为对照。结果两周后 CPM治疗组膝关节主动屈曲度平均达到94.62度,比对照组大23.37度。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CPM治疗,可使膝关 节屈伸功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58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随机分为桡动脉途径组(R组,n=294)和股动脉途径组(F组,n=288),分别记录、比较两组间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首选导管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间造影成功率、首选导管成功率、手术时间及透视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R组穿刺成功率低于F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操作简便、安全可行、并发症少,可替代股动脉途径成为冠状动脉造影的常规血管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