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对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预防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进行对比观察,了解两者的疗效。方法将85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治疗组42例及法莫替丁对照组43例,对照两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结果奥美拉唑组出血率为4.77%,法莫替丁组出血率为20.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更能减少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从而降低应激性溃疡出血致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脑室系统注入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观察其对神经功能损伤修复的影响及其在脑内的存活、迁移、分化情况。方法:实验于2004-03/12在中国医科大学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①将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模型组(n=8),梗死半球移植组(n=7),健侧半球移植组(n=7)。②除假手术组外,其他3组大鼠采取longa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梗死后次日将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悬液(10μL,约1×105个细胞)注入梗死半球移植组和健侧半球移植组大鼠侧脑室,模型组注入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③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观察大鼠脑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移植入脑的骨髓基质细胞的存活、迁移及分化情况。结果:28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功能缺损评价:假手术组动物无神经功能缺损。移植前各组梗死后大鼠神经功能损害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移植2周后梗死大鼠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但梗死半球移植组、健侧半球移植组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6.71±0.49,6.86±0.38,8.63±0.52,P<0.05)。②大鼠脑病理改变: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大脑中动脉梗死大鼠的缺血区脑组织稀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间隙增大。假手术组则无此表现,表明大鼠脑梗死模型制作成功。③脑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可见来源于骨髓基质细胞的细胞(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暗棕色)在脑组织内存活,并且聚集于缺血梗死区域。在梗死半球移植组对侧半球脑组织内未发现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在健侧半球移植组仅在移植损伤道周围发现少量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应用免疫双标染色随机选取10个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区域计数发现大鼠脑梗死后14d约1.2%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同时表达神经元标志蛋白特异性烯醇化酶,约6%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同时表达神经胶质细胞标志蛋白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结论:经脑室移植的骨髓基质细胞对梗死后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不同脑脊液途径移植的骨髓基质细胞对神经功能缺损的修复无明显差异。经脑室系统途径移植的骨髓基质细胞可在脑组织内存活,血管下间隙为骨髓基质细胞在脑组织内迁移提供途径。脑损伤是骨髓基质细胞迁移、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特性、增殖分化能力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多潜能应用及其作用机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4-01/2004-12与骨髓基质细胞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修复相关的章,检索词“bone marrow stem cells,central nervous system,并限定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1/2004-12相关的章,限定章语言种类为中,检索词为“骨髓基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资料选择:就检索到的200余篇献进行筛选,选择以骨髓基质细胞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修复的基础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献60多篇,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5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优先,排除综述类献和Meta分析。资料提炼:将筛选的22篇献进行分类,7篇研究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5篇与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相关,10篇与骨髓基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相关。资料综合:骨髓基质细胞修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巨大潜力。通过局部、脑室系统及动脉、静脉植入骨髓基质细胞均发现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长时间存活并集中于损伤区,且有着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表现。脑内特殊微环境对其迁移、分化起着重要的诱导作用,同时通过移植骨髓基质细胞可改善损伤的神经功能,此外,骨髓基质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干细胞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可促进神经再生及可塑性的增强。但目前在骨髓基质细胞的分离、鉴别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适宜条件下可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能在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起到修正和更改的潜在作用,但其对神经功能损伤恢复的具体机制仍不是十分明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特性、增殖分化能力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多潜能应用及其作用机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4-01/2004-12与骨髓基质细胞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修复相关的文章,检索词“bonemarrowstemcells,centralnervoussystem,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1/2004-12相关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为“骨髓基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资料选择:就检索到的200余篇文献进行筛选,选择以骨髓基质细胞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修复的基础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文献60多篇,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5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排除综述类文献和Meta分析。资料提炼:将筛选的22篇文献进行分类,7篇研究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5篇与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相关,10篇与骨髓基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相关。资料综合:骨髓基质细胞修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巨大潜力。通过局部、脑室系统及动脉、静脉植入骨髓基质细胞均发现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长时间存活并集中于损伤区,且有着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表现。脑内特殊微环境对其迁移、分化起着重要的诱导作用,同时通过移植骨髓基质细胞可改善损伤的神经功能,此外,骨髓基质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干细胞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可促进神经再生及可塑性的增强。但目前在骨髓基质细胞的分离、鉴别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适宜条件下可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能在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起到修正和更改的潜在作用,但其对神经功能损伤恢复的具体机制仍不是十分明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脑室系统注入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观察其对神经功能损伤修复的影响及其在脑内的存活、迁移、分化情况。 方法:实验于2004-03/12在中国医科大学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①将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模型组(n=8),梗死半球移植组(n=7),健侧半球移植组(n=7)。②除假手术组外,其他3组大鼠采取longa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梗死后次日将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悬液(10μL,约1&;#215;10^5个细胞)注入梗死半球移植组和健侧半球移植组大鼠侧脑室,模型组注入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③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观察大鼠脑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移植入脑的骨髓基质细胞的存活、迁移及分化情况。 结果:28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功能缺损评价:假手术组动物无神经功能缺损。移植前各组梗死后大鼠神经功能损害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移植2周后梗死大鼠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但梗死半球移植组、健侧半球移植组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6.7l&;#177;0.49,6.86&;#177;0.38,8.63&;#177;0.52,P〈0.05)。②大鼠脑病理改变: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大脑中动脉梗死大鼠的缺血区脑组织稀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间隙增大。假手术组则无此表现,表明大鼠脑梗死模型制作成功。③脑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可见来源于骨髓基质细胞的细胞(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暗棕色)在脑组织内存活,并且聚集于缺血梗死区域。在梗死半球移植组对侧半球脑组织内未发现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在健侧半球移植组仅在移植损伤道周围发现少量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应用免疫双标染色随机选取10个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区域计数发现大鼠脑梗死后14d约1.2%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同时表达神经元标志蛋白特异性烯醇化酶,约6%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同时表达神经胶质细胞标志蛋白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结论:经脑室移植的骨髓基质细胞对梗死后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不同脑脊液途径移植的骨髓基质细胞对神经功能缺损的修复无明显差异。经脑室系统途径移植的骨髓基质细胞可在脑组织内存活,血管下间隙为骨髓基质细胞在脑组织内迁移提供途径。脑损伤是骨髓基质细胞迁移、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