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临床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将外科住院患者根据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 n=468)和观察组( n=43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后,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由9.40%降低为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49,P<0.01);患者满意度由(85.2±5.9)分提高至(98.3±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45,P<0.01)。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到外科护理中可以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陈丹霞  郑桑  陈荣生 《重庆医学》2015,(34):4842-4843
目的 研究对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应用PDCA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100例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同时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PDC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膀胱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PDCA管理后的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PDCA管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整体化护理干预对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椎弓根棒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功能恢复效果(腰背肌功能恢复优良率)、护理干预前后疼痛程度评分(VAS评分)、心理状态评分(SAS、SDS评分)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腰背肌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7%(51/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43/55),P<0.05;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及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5%(14/55),低于对照组的45.5%(2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整体化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减轻患者疼痛,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普外科不安全因素讨论制度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引起一系列情况的发生,如护理效果下降,激化患者的不良情绪,引发护患矛盾,进而导致医疗纠纷,甚至影响患者  相似文献   
5.
腹部手术患者由于麻醉、术中暴露、牵拉、切割、缝合以及出血、疼痛及炎性反应等原因,致使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暂时处于麻痹状态,功能减弱,加上术后切口疼痛,患者不敢移动身体、不敢用力咳嗽,更不愿意下床活动,因而极易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指在术后常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表现为精神错乱、焦虑、人格的改变、记忆受损。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接受腹部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模式在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以为临床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分别给予术后常规疼痛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模式1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改良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护理前后2组患者各指标进行测量,并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疗效。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过去24 h及术后经历的最严重疼痛评分及SRSS评分分别为(2.17±1.50)分、(4.00±2.12)分、(15.60±2.7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0±1.55)分、(6.39±2.61)分、(24.63±2.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10、7.095、5.621,P=0.011、0.006、0.015);观察组满意度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76.63%(χ^2=4.569,P=0.002)。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模式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且可为患者术后身体恢复、心理、生理状态调整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中心静脉穿刺留置导管(PICC)患者引进加强型护理模式,探讨其对相关性导管感染的控制,为临床输液护理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选取医院于2010年3月一2012年9月收治124例需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而研究组给予加强型护理模式,待治疗后第8周末,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结果 研究组发生感染3例,感染率为4.84%,对照组发生感染12例,感染率为19.3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置管距感染发生的时间为(52.83±7.59)d,而对照组为(41.73±13.68)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抽取导管血进行病原菌培养共检出病原菌8株,对照组共检出病原菌30株,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心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患者引进加强型护理模式,对感染的发生率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腹部手术患者由于麻醉、术中暴露、牵拉、切割、缝合以及出血、疼痛及炎性反应等原因,致使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暂时处于麻痹状态,功能减弱,加上术后切口疼痛,患者不敢移动身体、不敢用力咳嗽,更不愿意下床活动,因而极易出现术后并发症[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