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非常顽固和难治的痛症之一。应用胸椎旁介入技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癌性疼痛治疗不应该是单纯止痛治疗 ,而应该包括病因治疗、疼痛诊疗和心理治疗。我国疼痛教课书明确提出 ,治疗癌痛可以采用动脉插管治疗[1]。我院麻醉科从2000年8月~10月对7例癌痛病人采用动脉插管介入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麻醉科疼痛病房7例接受动脉介入治疗病人 ,男5例 ,女2例 ,年龄50~78(62.29±13.15)岁。其中肝癌2例 ,肺癌、肾癌、食道癌、前列腺癌和后腹膜癌各1例。病人分别表现胸壁痛、上腹痛、腰痛、胸骨后痛和会阴部痛。入院前有6例患者用阿片类药物止痛 ,未能控…  相似文献   
3.
颈源性肩背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源性肩背痛(Cervicogenic Shoulder and Backache)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颈椎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一类疼痛性疾病,主要以颈神经受累后所致的肩背部肌肉或软组织疼痛为主。特别是当病变严重刺激或压迫邻近神经根和硬膜囊时可产生头、颈、肩、背、上肢等相关部位感觉异常或运动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赵军  高宝柱  郑宝森  曹君利 《天津医药》2014,42(11):1084-1087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吗啡、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纳洛酮对切口痛大鼠痛行为学及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n=12):生理盐水(NS)组,切口痛(P)组,吗啡(5μg/kg)+芬太尼(0.25μg/kg)组(MFP组),吗啡+芬太尼+纳洛酮1(0.2 ng/kg)、2(1 ng/kg)、3(5 ng/kg)组(MFPN1、2、3组)。后5组行足跖肌切口。各组取其中6只于鞘内置管前24 h(T0)、造模前24 h(T1)、术后1 h(T2)、3 h(T3)、6 h(T4)、24 h(T5)、48 h(T6)、72 h(T7)检测机械缩足阈值(PWMT)与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剩余6只于术后6h即刻断头处死,取血浆以ELISA法检测MTL浓度。结果 MFPN2组与NS组各时点PW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NS组相比,T2、T5时点PWTL上调(P<0.05),其余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MFPN3组与NS组比较,T2、T3、T4时点PWMT、PWTL显著下调(P<0.05)。而MFPN3组与P组比较,T6时点PWMT及T3、T4时点PWTL下调更为显著(P<0.05)。P、MFP、MFPN1、MFPN3组与NS组比较,术后6 h MTL表达下调(P<0.05)。而MFPN2与NS组MTL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鞘内注射1 ng/kg纳洛酮抑制了吗啡+芬太尼对切口痛大鼠血浆MTL表达的影响,并能上调大鼠热辐射痛阈值,增强了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5.
间盘源性疼痛的介入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椎间盘突出是诱发脊神经源性疼痛的常见原因,对于间盘源性疼痛的治疗主要有保守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3种方法。微创介入治疗方法是近年发展的新技术,包括经皮激光间盘减压术、射频消融术、间盘电热疗法、髓核成形术、臭氧髓核消融术、化学溶解术等。本文就微创介入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胶原酶盘外溶核术中曲安奈德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和椎旁椎间孔行胶原酶盘外溶核术,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对照组(n=20)与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n=20),术中均注入曲安奈德,术前、术后24、48、72 h测定血糖值。结果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术后24h血糖增高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48、72 h血糖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术后24、7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胶原酶盘外溶核术中糖尿病患者可以注入曲安奈德,但血糖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椎间盘退变导致的下腰痛、腰腿痛、颈肩、背痛等慢性疼痛,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可能是治疗和预防椎间盘退变性疼痛的最好方法。本文主要介绍该病基因治疗的原理及载体选择。  相似文献   
8.
X线引导下阿霉素背根节损毁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治疗晚期癌痛多首选WHO推荐的三阶梯药物治疗方案,三阶梯药物治疗方案可解除约85%癌痛患者的疼痛,约15%的顽固性晚期癌痛患者需选用其他方法镇痛.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对58例经三阶梯药物治疗效果差的晚期癌痛患者实行在影像学引导定位下阿霉素椎旁椎间孔介入背根节损毁镇痛,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创新的软件面积测算法,与常规的VAS评分法比较,评定阿霉素椎旁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疾病进程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5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确定相应的穿刺脊椎阶段,在C形臂和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椎旁穿刺。对照组每个阶段给予0.5%利多卡因2ml,甲基强地松龙10mg/1ml;实验组依次注入甲基强地松龙10mg/1ml及1%阿霉素1ml。用软件面积测算法测定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3,7,14,30d疼痛面积大小,及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VAS评分、疼痛面积比较除第一天外皆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面积数值变化呈明显下降趋势;实验组组间面积两两比较第1天与第30天比较无差异(P>0.05),余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软件面积测算法所得面积数值变化趋势能反映阿霉素作用的有效性与顺时性效应,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治疗后疼痛减轻程度和疾病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X线和神经刺激器双引导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周围注射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78例,年龄29~89岁,病程6月~30年.在C型臂X线和神经刺激器双引导下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周围注射0.5%阿霉素0.5 ml,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当日、7 d、1、6、12、24月时评估疼痛缓解程度,计算有效率、优良率、完全缓解率和复发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卵圆孔穿刺和治疗.治疗后当日、7 d、1、6、12、24月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1%、18%、51%、45%、43%、39%;优良率分别为42%、41%、68%、65%、62%、54%;有效率分别为76%、82%、92%、91%、78%、70%;治疗后6、12、24月复发率分别为3%、20%、35%.眩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12%,复视发生率1%,面部肿胀、血肿的发生率6%,面部感觉减退发生率22%,患侧咀嚼无力发生率5%,均可自行恢复或对症治疗后恢复.结论 X线和神经刺激器双引导下,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周围注射0.5%阿霉素0.5 ml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一定的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